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2月23日,铁路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京组织召开了“JWDTP数据传输平台技术评审会”。评审组一致同意JWDTP数据传输平台通过技术评审。  相似文献   

2.
国敢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6,15(4):I0001-I0001
2006年4月21日,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召开2006年全所工作会议,会议回顾了“十五”的发展历程,总结了2005年的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展望“十一五”规划,部署了2006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和要求,动员全所员工统一思想,开拓,创新,学习,沟通,扎实稳固该所的核心业务领域,发展核心产品,强化执行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电子所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2006年底,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完成了“轨道交通双接触线更换施工工艺”的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4.
“2006中国高速铁路隧道国际技术交流会”第一号通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落实部党组“建设一流客运专线”的指示精神,满足大规模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建设需要,加强国际高速铁路隧道技术交流,提高我国高速铁路隧道修建技术水平,通过与国际隧道协会(ITA)协商,报请部领导批准,计划2006年11月在北京组织召开“2006中国高速铁路隧道国际技术交流会”。具  相似文献   

5.
北京铁路局和北京唐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智科技”)联合开发的“轨道交通运载设备故障诊断和安全监测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于2006  相似文献   

6.
2006年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大秦线2亿吨扩能改造牵;1供电系统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荣获特等奖,“铁道专用高可靠性110kV级牵引变压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谐波潮流分析软件”获一等奖,“接触轨闭合回路大电流测试装置”、“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承力索预型保护条”等5项成果分获二、三等奖。  相似文献   

7.
2006年9月14日,由湖北省科技厅在武昌主持召开了“广州轨道交通四号线直线电机车辆段综合施工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  相似文献   

8.
刘国军 《太原铁道科技》2006,(4):F0003-F0003
2006年9月15日,在太原铁路局科委的主持下,由太原铁路局、北京铁路局和太原理工大学等单位的多名专家组成了鉴定委员会,对太原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客车弹簧选配管理系统”进行了认真的测试和技术审查后,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中国高速铁路隧道国际技术交流会”目前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围绕客运专线隧道建设的热点问题和关键技术展开了热烈讨论,内容涉及隧道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运营维护等方面。造价管理作为隧道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国内外与会专家的高度重视。本刊根据会议内容和《2006年中国高速铁路隧道国际技术交流会论集》,整理出此,以飨读。[编按]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11日至5月24日由张副局长主持。局总工程师室牵头,会同机务、工务、运输、客运、安监等部门参与局管内旅客列车牵引试验的各项工作。这次管内旅客列车牵引试验室为了配合铁道部第六次大提速和“成都铁路局挖潜提效方案研究”(合同号CX0616)课题的实施,查定旅客列车区间运行时分,为2006年全路编制列车运行图准备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1.
国敢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6,15(9):F0002-F0002
2006年9月8日,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在京组织召开了“青藏铁路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总结表彰会”。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李中浩到会并讲话,中心副主任刑智明作工作总结讲话。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王富章代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联合体成员在会上发言。  相似文献   

12.
《铁道知识》2010,(1):54-55
位于祁连山脉东南端的乌鞘岭,2003年之初,迎来了数万筑路大军,他们以自己的睿智才学和勤劳双手,打造了中国隧道建设历史上又一件扛鼎之作。这座2006年3月1线开通、2006年8月Ⅱ线开通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全长20.05公里的双座长隧,打通了亚欧大陆桥上兰州至武威南段的“瓶颈”制约;隧道设计中采用的钻爆法快速施工技术、深竖井技术和耐久性设计等创新理念,已成为铁路建设之苑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1月21日.太原铁路局科研所研制的“机车机械电器间监视系统”通过了太原铁路局科委组织的技术审查。  相似文献   

14.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4):46-46
2006年6月7日,建设部黄卫副部长率标准司司长陈重、质量监督司司长徐波等一行7人来到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进行调研,并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研究”的建设部重大课题工作进行了研讨,委托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作为课题的组织牵头单位,并要求高效、务实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06年9月15日,由济南铁路局和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胶济线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FZk-CTC)”通过了由铁道部科技司、运输局会同部建设司、安监司、信息办、鉴定中心组织的技术审查。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1月26日.由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基于光电触发技术的电气化铁路用高压直挂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简称“电铁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顺利通过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这标志着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研制的电铁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获得了用户及鉴定委员会专家的高度认可,在产业化道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由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机辆部承担的“铁道车辆大型碰撞问题的理论模型和数值仿真研究”项目,于2006年1月11日通过了铁道科学研究院组织的技术审查。该项目在铁路领域首次采用假人模型模拟乘客。  相似文献   

18.
2007年2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广州地铁二号线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集成与应用”科技成果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是我国地铁行业中第一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综合性项目。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月11日,由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机辆部承担的“基于Magic Formula理论的液压减振器的理论研究、数值仿真与试验验证”项目通过了铁道科学研究院组织的技术审查。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底,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电气化公司完成了“高原多年冻土区光缆敷设施工工艺”的技术研究。该工艺是针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和沼泽地段通信光缆敷设所面临的积水、坍塌,以及冻胀、融沉对已敷设光缆的危害等难题开展的施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