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地铁于2006年开展了一项更新计划,改造地铁列车,并对车厢内部实施重新设计,增大车内空间。运营商发现大多数乘客喜欢站在车门附近,而不是均匀地分布在车厢内,因而常会造成拥堵。这批新车于2008年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2.
谈向荣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4):后插36-后插37
地铁站内部装饰墙设计是服务于乘客的,让乘客有更多享受美好生活的可能性,让他们的出行过程更有品质.地铁站内部装饰墙设计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因素,而它的视觉传达效果也会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本文将对不同风格的地铁站内部装饰墙所展现的视觉传达效果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4):79-79
北京地铁5号线即将在2007年上半年通车,5号线样车已制造完毕,各种性能的试验接近了尾声,批量列车正在按照计划生产中。据介绍,新车车轮安装了降噪胶块.车厢遇紧急情况时乘客可通过紧急报警系统与司机直接对话。  相似文献   

4.
能力限制条件下的公交平衡配流模型和求解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道路网络和公交路线以产生便于公交分析的广义网络,它仅由节点和路段组成,节点代表车站和地区中心,路段代表公交路线、步行路段及换乘或下车路段。车内出行费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乘客数量无关的公交车在路段上的运行时间;另一部分与乘客数量有关的乘客感觉到的不舒适程度。乘客在车站的等车时间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公交车间隔决定的等车时间;另一部分是由于能力所限和拥挤导致一部分乘客上不了车而不得不等下一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车载乘客信息系统(PIS,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亟需提供更贴合乘客出行需求、能够与运营动态自适应的信息服务。文章在分析车载PIS发展趋势、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服务情景感知信息源的基础上,提出PIS情景感知服务技术方案,采用基于云边端融合的开放架构搭建系统,利用边缘端设备完成乘客服务情景感知信息的采集、传输、分析、调度处理能力,形成伸缩性强、性能更佳的弹性云平台,有助于提升车载PIS的自适应性,为乘客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6.
在地铁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突发事件影响列车运行并导致线网内乘客的出行时间显著增加。为应对单个线路区间通过能力下降的问题,采用小交路折返、暂停运行和上线运行3种策略调整故障线路时刻表,并利用缓冲时间协同调整与故障线路直接相连的其他线路。考虑列车运行安全、配线占用、车底接续等约束,构建以最小化乘客出行时间为目标的列车运行协同调整优化模型;根据策略选择方案和调整后的时刻表构建时空网络,更新乘客的路径选择;结合量子粒子群算法、时刻表推算算法和改进的Floyd算法求解模型。以某市地铁部分线网为例,结果表明:列车运行协同调整明显减少故障发生后乘客的出行时间,提高线网换乘效率,缓解故障线路换乘站的客流压力;故障发生在靠近线路中部的区间时,线网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7.
智能化控制、节能、舒适性已经成为轨道车辆空调系统的发展方向。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被誉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新里程碑”,该线路采用世界最高等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驾驶系统,不仅可实现无人驾驶,还可实现列车自动唤醒、自检、运行、休眠等全过程。文章介绍了北京新机场线轨道车辆所使用的智能型变频空调系统方案。该方案集成变频空调系统达成对客室内的精确温控,降低温度波动;采用压力波保护装置隔绝车外的气压波动,有效避免乘客出现耳部不适感,提升乘客乘车体验;配置低温等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对送入车内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并去除其中异味,进一步实现了客室内部舒适性的提升。同时,压缩机的变频控制精确匹配车内热负荷的变化,并对电能高效利用,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运营能耗以及成本。  相似文献   

8.
对国际流行的尼古丁口胶做为铁路客运部门一项控烟措施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61.9%的吸烟乘客品尝了该口胶,其中有69.7%的乘客感觉该口胶口味一般、良好;59.0%的吸烟乘客愿意在不允许吸烟的公共场所使用该口胶代替吸烟;食用尼古丁口胶与吸烟对吸烟渴望的抑制时间相似,说明尼古丁口胶达到了烟草对吸烟渴望的抑制效果;86.4%的被动吸烟乘客支持使用尼古丁口胶控烟。结果表明,尼古丁口胶可以做为铁路客运部门的一项控烟措施  相似文献   

9.
应用图论中关于无向连通图的算法,用“最短时间法”确定大部分乘客愿意选择的路径;根据乘客选择路径的概率,计算路径分配比例;根据线路提供的服务,计算线路的分配比例。作者建立了一个实用的软件模型,定义了一套系统参数,能够根据轨道交通的运营和发展情况,灵活、合理地给出车站对之间票款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一代欧洲之星快速列车在英国伦敦当地时间2010年10月7日举行了媒体活动。据悉,新车时速最高可达320km/h,最多可搭载900名乘客,车厢内新配备了无线网络系统,实时旅游信息系统和娱乐设施。新列车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夏季高温天气,车厢内的温度冷热不均成为了地铁乘客反映最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地铁车厢环境温度对人体舒适率的影响问题。方法:对7条地铁线路强冷和弱冷车厢的温度及湿度平均值进行实测分析;建立车厢模型,并明确模型的边界条件;根据地铁车厢环境温度的实测数据,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针对强代谢率乘客和弱代谢率乘客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PMV(预测平均评价)热舒适性评价指标,分析地铁车厢内4种典型截面处的人体舒适率。结果及结论:强冷车厢内的温度约为23℃,弱冷车厢内的温度约为26℃,强冷车厢和弱冷车厢的温度差约为3℃,且同一节车厢内的温度也有2~3℃的上下浮动;强代谢率乘客在20.7~22.0℃温度范围内的舒适率较高,在22.0℃时的舒适率达到最高,车内舒适率为41%。强代谢率乘客在20.7~22.0℃温度范围内的车内舒适率较高;弱代谢率乘客在23.0~24.3℃温度范围内的舒适率较高,在24.3℃时的舒适率达到最高,车内舒适率为42%。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俄罗斯新一代机车车辆设计队伍的组成及新的设计思想;自动化系统在设计工作的综合利用情况;为了满足旅客新的需求,新车总体布置和各项性能的改善情况,同时,对эд6型电动机组动力转向架的研制、电气设备、以及车辆模块化结构设计和可靠性设计原则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各车站在各时段客流进站速率的协同优化,考虑客流控制和客流承载过程中的各种约束,以列车车厢内客流聚集总风险最低和乘客在车站总等待时间最短为双目标,构建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多车站地铁客流协同控制模型。针对模型的非线性特点,设计基于变邻域搜索的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依托南昌地铁1号线实际客流数据构建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施客流协同控制后,研究时段内全部23列列车的满载率均未超过满载率阈值0.5,且客流聚集总风险值较控制前下降65.41%,乘客平均等待时间仅为3.87 min;随着列车最大满载率阈值的增加,乘客的等待时间呈指数下降趋势,而客流聚集风险则呈线性增长;缩短发车间隔时间能够有效降低列车满载率,但列车运行成本也会急剧增加;按实际发车间隔时间(10 min)实施客流协同控制后,所有列车的满载率均低于0.5,客流聚集总风险值下降22.36%,而乘客平均等待时间仅增加0.6 min,验证了模型及算法能更加高效地降低列车满载率。  相似文献   

14.
在简要介绍深圳地铁3号线电客车乘客信息系统(PIS)功能及客室液晶显示屏(LCD)电源控制原理的基础上,结合3号线列车出入库流程、检修作业项目、运营时刻表等生产组织情况,经过分析、计算,对PIS客室LCD屏进行节能改造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预期效益等进行了论证,对新车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铁乘客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深圳地铁乘客服务水平管理的实践,运用多变量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基于“以乘客为中心”的地铁乘客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确定了评价体系的递阶层次模型和统计处理方法,以对各地铁运营城市的乘客服务水平提供更科学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为缩短发车间隔时间,更迅速地根据乘客数量做出调整,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将为北京地铁10号线和奥运支线提供先进的信号及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7.
尽管对地铁列车内部布局稍做改动就能使其载客量有大的改观,但常常会损害乘客满意度。Peter Badcock先生关注斯德哥尔摩地方铁路运输公司(SL)如何研究同时满足乘客和运营商需要的车辆内部布局。斯德哥尔摩红色线路面临全世界许多地铁常见的问题———高峰时期非常拥挤。陈旧的信号系统意味着除非进行大量投资,否则运行间隔不能缩短。过度拥  相似文献   

18.
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可以采集大量乘客刷卡数据,可提供更全面的地铁乘客时空信息。对乘客的出行模式分析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预测地铁客流和制定运营策略。提出了分析地铁乘客出行模式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地铁刷卡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其时空信息生成乘客出行链;分析反映乘客时空特性的聚类变量;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各聚类变量进行乘客聚类;分析潜在的乘客出行模式。以深圳地铁刷卡数据为例,对提出的地铁乘客出行模式分析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FAO,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线路的不断增多,乘客信息系统(PIS,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业务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分析传统PIS媒体服务现状,针对列车跳停、站台发车、进站停车、清客、火灾等典型FAO场景,提出可与FAO场景联动、能感知行车区间的动态定制媒体服务方案,并对智能媒体调度、行车区间感知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该方案可增强PIS媒体服务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有效改善乘客媒体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重新评价路面电车的同时,乘客要求上下车更方便,所以日本也引进了海外的100%低地板轻轨车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