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上期的介绍,大家对RBR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要想玩好,还得通过拉力学校的学习和考试才行。在这期,我就来给大家说说如何顺利地通过拉力学校的考试。可别小看了拉力学校,虽然这只是游戏,当你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你会发现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2.
约束沙土流动提高车辆沙地牵引通过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试验分析方法,研究了车轮在沙地上的牵引通过性,探索约束沙土流动对牵引通过性的影响,指出了提高车轮在沙地牵引通过性的有效途径,为开发轮式沙漠车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荆州长江公路大桥斜拉桥中跨合龙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志辉 《中外公路》2002,22(5):92-93
通过对原设计合龙方案进行力学分析,对合成方案进行了修改,并通过对斜拉索索力的实测分析,确定了临时固结约束的解除顺序,进一步优化了合龙方案,确保了大桥合龙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高盛强  青杰 《川汽科技》2000,(2):18-18,32
本文通过对5吨单梁起重机小车平衡运行的机构分析,找出问题的所在,通过改造后,提高了起重机小车使用性能,满足了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某柴油机失效分析,设计了正时传动部分的优化方案,提高柴油机的可靠性,并通过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越野车通过性能在越野车整车性能中的重要作用,考察了近年来越野车通过性评价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现代汽车工业向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经过一系列的调研提出了一个新的试验方法,即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越野车辆通过性试验和评价系统。在此基础上简要叙述了现代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越野车的通过性评价试验中的可行性,然后结合实际的情况,给出一个方案设计和具体的实现步骤。最后指出了虚拟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也必定在车辆通过性试验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公路工程中多资源受限时工期最短优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传统的单资源受限时工期优化问题的分析,找出其不足之处,给出了改进方法和措施,建立了数学优化公式,为编程求解提供了方便。最后,通过一个工程实例,给出了详细的求解步骤。  相似文献   

8.
通过有限元建模,利用ANSYS软件对钢板弹簧进行非线性接触CAE分析;通过分析,提出了结构改进方案,消除了钢板弹簧的非线性振劝,并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三亚大桥旧桥分析,提出了改造方案;通过合理划分桥面功能,有效地利用部分旧桥,降低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工期,对旧桥改造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粘性液压联轴节特性分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介绍了新型速度感应式限滑差速装置——粘性液压联轴节Visco-Lok,该装置存速度感应式限滑差速器基础上,在高转速差时通过加装剪切泵增大了限滑扭矩,提高了该工况下的牵引性,较好地实现了不同转速差下对车辆操纵稳定性、制动稳定性和牵引通过性的综合要求,并通过实车试验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应用冲压成形仿真软件Autoform所具有的模面设计功能,通过分析CAE计算结果快速调整工艺设计,实现了CAD/CAE无缝连接,使得定性思维方式可以快速通过量化手段实现,大大提高了工艺方案的可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卫锋 《北京汽车》2014,(5):8-11
通过对某皮卡车型制动系统设计验算,分析了制动性能差的原因,进而通过调整相关零部件的设计参数,提升和优化了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主动悬架最优控制整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董波 《汽车工程》2002,24(5):422-425
以一个车辆的整车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轴距预瞄信息,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一个车辆的悬架控制策略,通过模拟和仿真的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轴距预瞄控制对于改进车辆性能的能力,检验了所建立的整车模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钻探和试验,弄清了某公路大桥东接线工程路堤的工程地质情况和工程性质,分析了地基产生整体剪切破坏的原因,观测分析了路堤沉降情况,最后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深层搅拌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两种不同土样的水泥搅拌土室内试验,给出了不同龄期的水泥搅拌土的抗压强度与水泥掺入比的关系曲线和方程表达式,并通过对比,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了水泥搅拌土的强度随时间及水泥掺入比αw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水泥土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得到了两种土样的弹性模量值。  相似文献   

16.
周保剑 《汽车运用》2008,(12):53-53
近日,63979部队结合驻地气候特点、道路交通情况和车辆流动大等特点,积极开展安全行车常识教育,通过采取集中授课、分组学习的方式,对交通法规、车辆封存、日常保养、车辆行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学习,同时还通过笔记展评、理论考核、体会交流等多种形式巩固学习效果。通过教育,不仅突出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湖北三环气门公司是国内气门制造行业中第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国内定点专业生产内燃机进排气门的基地之一。2001年9月份经奥地利OQS公司审核,该公司以零缺陷通过了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12月份,公司又顺利通过了ISO/TS16949:2002的升级换版审核,实现了质量管理与国际现行标准的接轨。2003年10月份,三环气门公司还一举通过了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成为国内气门行业首家通过这两大体系认证的企业。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好,长假过后咱们又见面了,十一期间,相信大家都驾着自己的爱车饱览了身边秀丽的风光,上期的课程里,我们一起学习了通过乡村道路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怎样安全通过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9.
以上海中央商务区排水系统为例,系统性地讨论了在受限空间下,泵站及调蓄池的合建方案以及管网的施工方案。通过合理布局优化建设空间,在泵站用地仅《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建议值60%左右的情况下完成了雨污水泵房的布置,并通过纵向空间的利用,进一步实现了泵站与初雨调蓄池的合建;同时,通过对比分析,采用盾构法作为合流干管的施工工艺,较传统顶管法在主干道路上减少了50%的施工井数量,减轻了对现状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临界饱和状态下干线车流通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冲击波理论的干线双向信号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车速变化、转向比例、车道变化等因素的干线交通流模型,分析了临界饱和交通干线交通流运行状态与各参数间的关系。第二,构建了以干线双向通过量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通过优化干线公共周期和各交叉口绿信比以提高干线通行能力。第三,构建了以延误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二次规划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求解算法,通过优化相位差和相位方案实现了干线交叉口的信号协调。临界饱和交通干线协调控制模型由通过量最大化模型和延误最小化模型构成,考虑各交叉口间的制约影响关系,有效避免了排队滞留、溢出、交叉口“死锁”等现象。采用两阶段优化方法,通过通过量最大化模型优化周期及绿信比,继而应用延误最小化模型优化交叉口相位方案及相位差,获得干线系统双向信号协调最优控制方案。最后,应用临界饱和交通状态干线协调控制模型对南京市中山东路10个交叉口进行了信号协调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临界饱和交通状态干线协调控制模型能对双向临界饱和干线的信号控制方案进行优化,与对照方案相比,优化方案的双向总交通量提升了21.9%,车均延误降低了63.1%,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