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中心实验教学工作以培养学生素质为核心,涵盖工程认知、工程基础、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项目注重先进性、开放性、创新性,注重体现专业特点,并结合工程理论研究和社会应用实践,围绕汽车产业链,将有关知识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有机废水处理实验,探索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三层次、六模块"创新教学模式下,开展"三级递进"式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战训练。实践表明,该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多层次实验室开放和渐进式科研训练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实训教学在让学生接受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养成严谨的求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采用"分层递进式"实验实训模式,通过基础技能型实验、专业提高型实验和综合设计型实验的实践教学,基本满足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锻炼了学生运用实验技能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训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工程岗位方向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网络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课程体系,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级骨干专业,从技能等级试点证书选取、模块化教学、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做好考前准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对"1+X"证书制度试点与国际工程教育相结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理论上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分类方法,探讨了如何确定合理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级技工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要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定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时间和内容,增加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本文阐述了汽车检测和维修专业的理论教学课时和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关系的改革;以及对课程设置的改变和实践教学时间的集中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8.
对接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分析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分解专业能力,在优化课程体系、增强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培养创新思维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路径,并付之于实践,为电子信息产业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概述了创办特色高职院校的必要性与"特色"的内涵,明确了"特色"高职建设的主要内容: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特色专业与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发挥示范院校的引领作用,带动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机械工程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优化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加强创新实践环节、建设创新人才基地以及建设适应"创新教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强化工程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掌握创新设计方法.提倡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土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被列为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为使我校专业建设以特色专业建设为突破口,带动相关专业的全面发展.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要求为依据,分析国家建设生产一线对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结合我校土木工程特色,从市场定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材与课件建设等方面介绍我校土木工程特色专业规划建设,并对建设后的效果进行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12.
反思我国工科高校工学人才培养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学类毕业生培养的基本工作能力呈现下降趋势;二是工学类专业学生实习和实践环节亟待加强;三是部分工学类专业急需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四是部分工学类专业急需改进教学方法。高校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到满足中国产业升级的需要,除了从人才供应量上补充,还需要从"质"上进行根本改革。为此,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工科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范畴,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工科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课题通过对船舶及航运行业的广泛调研,归纳总结了轮机工程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应具备的职业适任能力。围绕学生职业适任能力的培养,提出"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理念,将专业标准与行业规范有机融合,构建能力、素质并重,"双证"并举的课程体系,与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业共同设计适任能力评估标准体系,建立船员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校、企、政三方协同强化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有效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给排水专业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特点,分析了目前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材内容不合适、地域性特点强、时效性不强、学生缺乏对工程的认识等几个问题,提出编写合适教材、优化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授课计划、加强识图能力培养、强化课程设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港口装卸搬运机械"课程在实践教学模式设计上,应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构建逼真的企业环境,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提高学生的"零距离"上岗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结合新疆公路工程建设特点及特殊气候环境特征,对新疆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成因及特点进行研究,提出新疆公路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应采取的水土保持对策.可为新疆公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法规》课程是一门将法律规定与物流实务紧密结合起来的实务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实施项目教学,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自2009年立项为广东省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以来,专业建设组对接企业和市场需求,深入调研,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定位;形成了依托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平台,服务粤港澳交通一体化发展,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专业的建设思路;重点从"牢固2年基础,做活1年项目实训"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京杭运河徐扬段续建二期工程中三线船闸工程水位系统在新情况下所受的一些影响,主要有现行水位系统与相关《标准》及《规范》的不协调、与船型发展的不协调、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特殊自然条件的影响等几方面.提出了《规范》与《标准》应与实际需要相协调、应推行船型的标准化、应深入研究南水北调对徐扬段运河水位的影响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