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忌急躁心理。急躁心理直接影响驾驶操作的准确性,不利于单车标准节油率的提高。有些“急性子”驾驶员在起动车辆时,不按操作规程起动,而是只顾尽快出发,猛轰油门加温、打气,在冬季发动……  相似文献   

2.
脾气急躁的驾驶员事故发生率高。脾气急躁的驾驶员感情容易波动,好开“英雄车”、斗气车、冒险车等。据有关资料介绍。对750名肇事车驾驶员的心理性格进行调查测试,其中50%的肇事车驾驶员属于脾气急躁型。因此要特别重视制定对缺乏自控能力的驾驶员的对策,根据运输任务的性质、距离、道路以及个人性格、素质等因素的不同,按事故多发驾驶员、无事故驾驶员、优秀驾驶员等3类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赋予其相应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人方面①天气炎热,致使驾驶员睡眠不足,精力不充沛,容易产生急躁、厌烦心理。特别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这种心理表现更加突出。行车时,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分析、判断、处理情况的能力大大降低。②许多行人为了躲避强烈阳光的直射,  相似文献   

4.
自我控制能力,保持情绪稳定 天气炎热,心情急躁;时间紧迫,心情迫切,控制不住情绪而开快车。受到挤、压,心情激动,产生报复心里。出现这些情况,驾驶员要保持平稳的心态,积极地搞好自我调节,做到“礼让三先”,避免行车中出现急、抢、挤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天热心烦,进入闷热的夏季,心情变得急躁是很多人的表现,尤其是广大驾驶员,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开起斗气车。这时如果车辆再闹点小别扭,可就更加愁人了。其实车辆同样会受到高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忌急躁心理。驾驶员心情急躁会直接影响驾驶操作的准确性,不利于单车标准节油率的提高。有些“急性子”驾驶员在起动车辆时,不按操作规程办事,而是只顾尽快出发,发动机起动后猛轰空油加温、打气;在冬季发动机温度还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就勉强行驶;在行车途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急  相似文献   

7.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高峰里行动迂缓的车流却狂妄地消磨着人们的时间,也消磨着驾车人的好心情,似乎只有蔡先生不为所动,急躁、烦闷都被他的蓝色风云2挡在车外。蔡先生一边打电话安排着新一天的工作,一边随手打开音响,音乐顿时弥散在整部车内。  相似文献   

8.
小雨下的急躁,我心里蹦蹦猛跳。湿漉漉的赛道,雾气腾腾的挡风罩,雨滴噼里啪啦,秒表滴答滴答,弯心测速点的成绩看得我眼花……一场春雨让本来程式化的赛道测试平添几多凶险,当然,小心谨慎,提前制动,在赛道驾驶中总归是避免意外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祁华 《汽车运用》2003,(2):35-35
忌慌 驾车前应做好充分心理准备,情绪尽量放松,不要紧张。紧张容易造成心慌,使该做的动作不敢做,该走时不敢走,该停时停不住,容易引发事故。 忌急 驾车要胆大心细,不能急躁。情绪急躁,容易顾此失彼,造成操作失误。应该不急不躁,看清情况,能走时及时  相似文献   

10.
张俊川 《汽车运用》2009,(10):37-37
汽车流量的增加,道路上车流、人流的拥挤,导致车辆事故不断增加。于是,“车祸猛于虎”、“马路杀手”等描述车辆伤人的词语在各类报道中频频出现。遵守交通安全法、开好安全车、走好幸福路,是每个驾车者都明白的道理。然而,不少驾驶员面对川流不息的车辆、穿梭于道路上的行人和拥堵时长时间的等待,那种本该忌讳的急躁心情、侥幸心理,随着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11.
雨天安全行车对策 下雨影响视野,窗玻璃模糊,路面潮湿,摩擦系数降低,制动距离延长,危险性增大。因此要正确使用制动器,防止制动侧滑。行驶中应采用预见性制动,尽量避免使用紧急制动,防止出现侧滑甚至调头现象。另外,要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阴雨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驾驶员一定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不可急躁,细心观察,不开冒险车、侥幸车,随时注意突发情况,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2.
阿季 《驾驶人心理》2006,(12):14-14
中科院心理所工程心理学实验室的孙向红教授研究指出,人的外部行为反应是内部心理过程的体现,驾驶行为尤其如此。疲劳对驾驶员的心理状态会产生很大影响。驾驶人疲劳驾驶后,心理状态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比如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视野逐渐变窄,漏看错看信息的情况增多,反应迟钝、判断迟缓、动作僵硬、节律失调、思维能力下降、头脑糊涂、忘记操作规范、精神不振、郁闷嗜睡、自我控制能力减退、容易激动、心情急躁或开快车等等。  相似文献   

13.
一忌急躁心理.驾驶员心情急躁会直接影响驾驶操作的准确性,不利于单车标准节油率的提高.有些"急性子"驾驶员在起动车辆时,不按操作规程办事,而是只顾尽快出发,发动机起动后猛轰空油加温、打气;在冬季发动机温度还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就勉强行驶;在行车途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急于办事,就产生急躁情绪,因而不能平稳驾驶车辆,超速行驶,处理情况缺乏预见性,造成制动使用过于频繁.  相似文献   

14.
军车交通事故的主要成因 源头把关不严是诱发车辆交通事故的祸源一是心理素质差易发生事故。驾驶员对交通险情的态度与处置能力,不仅与驾驶技术有关,更受心理状态的影响。心理素质差的驾驶员,往往遇到交通危险就恐惧、紧张、惊慌失措,在平直路上极易感到单调枯燥、乏味疲倦,对拥挤的交通容易急躁,甚至采取不友好、不安全的举动等。二是胆汁型的驾驶员易发生事故。该类驾驶员易兴奋,遇有刺激容易发怒,驾驶车辆时表现为超速行驶和强行超车、会车以及争道抢行,  相似文献   

15.
秋宇 《驾驶园》2008,(8):69-69
高温下阻碍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因素:1、驾驶员容易疲劳酷热的天气,大量的体力投入以及强烈的日光照射等等原因使驾驶员工作条件变差。加之长时间工作,生理和心理状况产生一系列变化,情绪急躁,容  相似文献   

16.
怯场心理。驾驶员因某种原因造成情绪紧张,会使原来形成的熟练动作不能正常地发挥。如新训单放、考核、驾驶比武和事故后重新开车等时,容易怯场。图利心理。少数驾驶员由于私心较重,常利用工作之便贪图私利。在现实中,因图私利而导致车祸的并不鲜见。因此,驾驶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地做雷锋式的驾驶员。急躁心理。由于受任务、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少驾驶员心情急躁,主要表现为开快车。常言道:“十次肇事九次快”。这就要求驾驶员遇事冷静,做到事情急心不急,时间紧不超速行驶。忌医心理。驾驶员明知自己在驾驶技术和作风方面不…  相似文献   

17.
汽车交通事故与生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家在经过实践、研究后证实,每个汽车驾驶员都有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能力,但在驾车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或制约而发生交通事故。这些因素主要有心理、生理、环境、季节和昼夜节律等等。心理因素。如果汽车驾驶员处于苦恼、忧虑、愤怒或激动的心境,其情绪必然急躁,动  相似文献   

18.
汪韶峰 《汽车运用》2005,(10):36-36
行车安全常识千万条,对驾驶员来讲,主要是把好66个制控点。分别是:一不:车辆通过闹市受阻时不要急躁。二要:两车交会前要提前降低车速;车辆转变前要减速、鸣喇叭并靠右行驶。三查:对车辆安全部位,出车前要查,行车途中要查,返回车场后要查。四看:出车看气候;行车看风向;鸣喇叭看反应;遇人、车看动态。五不开:宽阔道路不开“英雄车”;复杂地段不开冒险车;熟悉道路不开麻痹车;任务紧急不开急躁车;遇到情况不开赌气车。六让:你追我让;你抢我让;你冲我让;你强我让;你挤我让;你急我让。七防:下雨要防滑;跟车要防前车紧急制动;见行人过马路要防急穿…  相似文献   

19.
晓夏 《中国自行车》2006,(10):45-45
一阵风吹来,清冷的空气中掺了一股金色的桂花香,由淡及浓,由远及近,带着雨后泥土的清香款款而来,清冽而醇厚。我抬起头,那因等待而急躁的情绪不禁松了弦。这味道熟悉而遥远,让我想起了家乡巷口的桂花树,陈旧的青石道、剥落的白粉墙、青苔  相似文献   

20.
(1)路上暂停勿离前车太近。新手上路对跟车间距很难把握,遇有堵车或红灯时,制动过晚,以致车头离前面车辆太近,加上起步要领操作不熟,常常会过于急躁,很容易在重新起步时撞上前车。另外,假如前车驾驶员也是新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