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以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韦五街东延段城市道路路基病害为例,综合考虑了该段道路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通过对该段路基的工程地质勘察,结合路基病害现状和高密度电法勘探,分析出路基沉降变形的原因,并对此段路基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处治建议,对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京九铁路涮江大桥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方案,并基于MATLAB语言编制了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计算软件.计算结果表明:涮江大桥桥上可不设钢轨伸缩调节器;锁定轨温取34±5℃时,桥上无缝线路强度、稳定性、断缝满足设计要求;桥墩纵向弯曲稳定性、墩身截面强度、合力偏心、墩顶纵向水平位移满足设计要求;桥墩基底应力、基底合力偏心、基础倾覆稳定性、基础滑动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桥台基底应力及偏心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日常对公路路基现场施工的踏查研究,原有路基是用粉质盐渍土来进行填筑,此段路基盐渍土碱性严重,含水量很高,两侧均有排水深沟排碱,抗剪强度非常低,土质弹软,压缩性高稳定性差等缺点。完成清表工作之后,基底换填前的压实度无法保证满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经业主及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探讨,需要对路基顶面以下150 cm的范围内的盐渍土采用天然砂砾进行换填。使其路基达到稳定性好,经得住外界因素干扰,抗剪强度高,保证施工质量,打造优质工程。经验所得,在此谈一谈。  相似文献   

4.
结合青藏铁路安多段冻土路基的设计与施工,从地基斜坡、地基强度、地表水和温度场四方面分析了影响沼泽化斜坡湿地冻土路基稳定性的因素,提出了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保证路基稳定性的技术措施,例如在路基下部设置1m厚的片石层、路基体内设置双向土工格栅、在路基上游设置隔水板和挡水堤等;在此基础上对安多段沼泽化斜坡湿地冻土路基的水平位移进行了长期监测,监测表明路基稳定,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桥上无缝线路的纵向力,由于梁轨相互作用,将通过桥跨结构传递到桥梁的墩台上。对桥墩进行强度检算和安全储备量分析,进而优化新建桥上无缝线路设计,使设计达到既安全又经济。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无缝线路发生胀轨跑道与断轨的原因,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特殊性能,提出了自适应无缝线路的结构方案,阐述了该线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对此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曲线地段无缝线路在改变线路参数条件下的稳定性问题,建立轨道框架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改变曲线半径、钢轨类型、轨枕类型、轨温等线路参数,计算长钢轨内部温度力,归纳总结无缝线路稳定性与线路参数间的关系.通过模型计算,无缝线路轨道框架与线路参数、轨温变化密切相关.随着曲线半径逐渐增大无缝线路的稳定性逐渐提高.升降温温差越大,无缝线路稳定性降低.采用重型钢轨可提高无缝线路稳定性.与Ⅰ、Ⅱ型轨枕相比,采用Ⅲ型轨枕时无缝线路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指导无缝道岔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探讨了不同线路间存在铺设锁定轨温差时,铺设锁定轨温差对无缝道岔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以及与道岔联结型式、道岔号码、辙叉型式和道床纵向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无缝道岔与相邻线路或相邻道岔间存在铺设锁定轨温差时,传递至无缝道岔上的纵向力增大,导致无缝道岔受力与变形增大.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的施工技术探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路基稳定性和强度较差是导致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路面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决定公路使用寿命和性能的关键因素,找到影响高填方路基质量的具体原因,针对具体的影响因素,对设计意图进行充分地分析和理解,为了提高施工技术可以通过对施工条件和施工工艺等措施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改善高填方路基质量的目的,以期增强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武广客运专线过渡段路基的整体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采用激振法(强迫振动)对武汉试验段涵-涵过渡段和路-桥过渡段路基的不同位置进行了激振试验,成功地获得了过渡段路基不同位置的相关指标,不仅为过渡段路基的强度、变形分析和仿真试验提供了必要的动力参数,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过渡段路基设计和施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LabVIEW的无缝线路钢轨温度实时监测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LabVIEW平台及NI相关硬件设备,开发了铁路无缝线路钢轨温度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传送、监控中心实时显示和储存及数据共享等基本功能。钢轨的温度应力由实时轨温和锁定轨温推算出并实现实时显示。通过对无缝线路钢轨温度的实时监测,提高对铁路无缝线路的管理,为工务维修作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川藏铁路有砟道床断面尺寸受限,所处环境地震多发、日温差大且变化剧烈,这些情况容易导致横向阻力不足,对无缝线路稳定性和震区轨道韧性提出挑战. 为合理设计轨枕底部设有箭头型凹槽的摩擦型轨枕,并量化其提升无缝线路稳定性与韧性,采用道床横向阻力试验,测量摩擦型轨枕对道床横向阻力增幅情况;合理设计并优化了轨枕底部凹槽,制作了3种不同箭头型凹槽,除去凹槽排列方式不同外,箭头型凹槽面积、尺寸完全一致;并且验证砟肩宽度减小情况下摩擦型轨枕提供的横向阻力是否可以满足川藏铁路运维要求. 结果表明:各型摩擦型轨枕均可增大道床横向阻力,可最少提升横向阻力7%,最高提升21%;单向箭头型双向阻力存在较大阻力值差异,相比于普通轨枕顺向可增大7%,逆向可增大24%,因此在曲线地段铺设时候,应严格注意铺设方向;砟肩宽度由50 cm降低到30 cm,采用单向箭头型轨枕逆向仍然可达到Ⅲ型轨枕砟肩宽度50 cm横向阻力值.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缝线路附加挠曲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原理,结合京沪高铁实际情况,建立了京沪高铁整桥双线有限元模型,以10跨32 m混凝土简支箱梁桥为例,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附加挠曲力及附加挠曲位移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列车在双线简支箱梁上单线运行时,其附加挠曲力值较小,4根钢轨的附加挠曲力值有所差别,但差别不大。钢轨附加挠曲力在桥台处较大,钢轨纵向位移则在桥梁中部较大,在桥台处较小。  相似文献   

14.
无缝线路钢轨在线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铁路系统的正常通行,对无缝线路的损伤钢轨应尽量进行在线修复。对目前我国采用较多的在线修复技术,如轮轨润滑技术、钢轨整修技术、原位修复技术、热喷涂(热喷焊)技术和钢轨在线堆焊技术的工艺方法、焊后组织性能及工程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指出了以上五种技术各自存在的局限性,可为我国钢轨在线修复技术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较大跨度的双线铁路连续梁,将无缝线路中的"线-桥-墩"理论应用于铁路结构中,分析铁路桥在大跨结构中的线-桥-墩受力性能;成功解决了大跨铁路连续梁的三向预应力配束以及大跨连续梁在高地震地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京沪高速铁路某铺轨基地,地基承载力不足,且部分地方存在软弱土夹层,而钢轨的平顺性要求又较高。为了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采用CFG桩对该地基进行了地基处理。给出了CFG桩的地基处理方案,计算了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各台座处的沉降值,对强度和刚度进行了验算,各方面均满足要求。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机械铺轨具有效率高、轨排制作规范、后续养道时间短、投入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安哥拉铁路大修工程(窄轨,1067mm、小半径曲线,150m)中采用自主研制的DPK18型窄轨铺轨机进行铺轨作业。介绍了铺轨机的结构及其性能,说明了窄轨、小半径曲线铁路铺轨施工对机械的特殊要求及应采取的措施,从而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保证。  相似文献   

18.
武康二线新刘家沟隧道起讫里程为DzK123+902~DzK124+772,全长870m,位于半径1600m的曲线上,隧道进口右邻既有线,DzK123+902~DzK124+020段距既有花果隧道较近,最小线间距11m,新旧线衬砌背最近距离为4.0m。进口紧接新建千字沟中桥安康端桥台,正下方为316国道,地势陡峭,自然坡度大,处于公路、铁路立体交叉的咽喉部位。由于隧道地理位置特殊,地质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较大。尤其是爆破施工很可能会影响到既有线结构稳定、运营安全以及316国道行车安全,施工安全形势尤为严峻。  相似文献   

19.
现有轨道精调和养护维修过程中往往只针对轨道的高低、方向、水平、扭曲等相关因素进行调整,对轨底坡的相关规定较少.对现有客运专线同一轨道的一段区间进行轨底坡现场测量,发现轨底坡变化较大.通过建立国内某时速250 km动车组车辆模型,考虑LMD车轮型面与标准60 kg/m(CHN60)钢轨匹配,分析了在同一轨道具有标准轨底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