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交通流无序转化过程的研究需要对交通流无序进行定量的描述。为了定量描述交通流无序,通过对有序、无序概念的分析,给出了一种交通流无序的定义;在此基础之上,应用交通熵理论提出了一种交通流无序的度量模型,并应用该交通流无序度量模型对实际道路交通流无序阂值作了分析。计算了9种不同道路交通流的无序阈值,通过其结果比较分析,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当阈值N为1.10时,实际道路交通流为交通流无序状态。此时,车速一般小于设计车速的30%。该模型成功地解决了交通流无序度量问题,为交通流有序与无序之间的转化过程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主干路基本路段交通流特性及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实测数据和交通流模型,对北京市的主干路基本路段的交通流进行了分析,发现主干路交通流呈现出不同的相位特征,应用“三相交通流理论”,在城市主干路基本路段的流量一密度平面中将交通流划分自由流、同步流和堵塞流3个相位,并具体讨论各个相位的交通流特性及交通流的状态转变,确定了各个相位的关键阈值,标定每个相位的区域范围,同时定义了城市主干路基本路段交通拥挤的范围,并用分类与回归树(CART)方法对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状态跃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北京市二环路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在高交通需求条件下的城市环路交通流特性,研究了交通流在临界密度附近的稳定性和车道间车流的同态性,即速度跃迁概率和车道间交通参数的偏差,结合三相位交通流理论中的同步流概念,将交通流状态划分为4个相位:自由流、高速同步流、低速同步流和堵塞,并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交通流在4种状态间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分析得到的交通流状态和状态间时空变化规律,对交通流的短期预测、控制和诱导具有应用价值,同时也为分析交通拥堵机理、建立合理的交通流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应用Vissim仿真系统,结合实测数据,对城市主干路基本路段的交通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仿真模型输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城市主干道交通流呈现出不同的相位特征,应用"三相交通流理论,在城市主干路基本路段的流量-密度平面中将交通流划分自由流、同步流和堵塞流3个相位,并具体讨论各个相位的交通流特性,确定了各个相位的关键阈值,标定了每个相位的区域范围.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交通流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认识理论,方法和数据在交通流模型研究中地位问题的必要性,提出并论述:在交通流模型研究中,交通流行为理论是基础,方法是工具,数据是原料,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交通模型成功的三个必要因素;同时,对理论,方法和数据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交通流状态演变机理的研究是交通流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以不同交通负荷下的城市快速路路段来研究城市快速路路段交通流状态演变的机理.由于无法进行大规模交通调查,所以利用Vissim仿真软件,仿真不同交通流量下路段交通流特性的变化情况.统计分析仿真数据,研究了不同交通状态下交通流的特性,并对各个交通状态转变的阈值作了界定,标定了每一种交通状态的密度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交通负荷下交通流呈现不同的状态,路段上的交通流状态呈现为自由流相、同步流相和宽幅运动阻塞流相3种状态.   相似文献   

7.
快速路汇入区是典型的常发性瓶颈,其交通流失效严重制约系统通行效率,影响交通安全。现有研究实证发现,大量汇入瓶颈存在早发性失效现象,这进一步加剧了瓶颈制约作用,而目前尚未有理论方法对这一独特现象进行建模仿真与致因分析。为探究瓶颈交通流早发性失效致因,系统分析了瓶颈驾驶行为新特征,并对其进行深度建模与仿真;进一步地,基于大量仿真试验,利用因果推断理论,探究早发性失效机理。作为系列研究的第一部分,重点探讨瓶颈交通流高精度建模仿真问题。基于上海延安高架虹许路汇入区轨迹数据,在对比分析现有汇入区建模仿真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传统驾驶行为建模单向交互、单次决策、单维博弈的确定性行为分析范畴,发现并定义了3类新的汇入行为:主动-回应汇入、并行式汇入、延迟汇入。根据对新行为决策过程的解耦,对汇入的动机生成、间隙选择、换道执行等各阶段均提出了全新的建模方法。进一步地,针对传统汇入仿真框架中各个阶段采用串行序贯决策的方式,忽略了驾驶人和环境状态的时变性,提出了多阶段时序决策的汇入仿真框架,并整合新汇入行为模型,形成了瓶颈交通流汇入仿真新框架。最后,基于该框架构建了汇入区瓶颈交通流仿真原型系统。该仿真原型系统能...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交通流控制仿真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控制理论和计算机仿真的角度,结合高速公路交通流的确定性和随机性共存的特点,提出了高速公路交通流控制仿真的若干问题,阐述了利用计算机仿真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详细列举了高速公路交通流建模,仿真优化,参数辨识,交通流状态估计,控制策略和方法的选择,控制系统效果评价及系统实现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叉路口的短时交通流建模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短时间尺度交通流预测是解决城市拥挤的关键。随着预测时间跨度的缩短,交通流的规律性越来越不明显,传统的预测方法难以凑效,章使用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模型ARIMA(p,d,q)对短时交通流数据进行建模预报,提出以城市交叉路口信号灯时间周期作为动态流量数列的时间刻度。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型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章提出的对缺失值的处理方法,提高了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交通流诱导与控制是解决现代交通难题的有效手段,根据Internet分组流管理的基本思想,研究了城市路网交通流的诱导与控制。从4个主要方面比较了交通流与分组流的相似性,从而证明了把后者的理论应用于前者的可行性。介绍了分组的路由算法和拥塞控制策略,提出并举例说明了动态诱导路径的分区分层算法,交通拥塞控制的分布式交通量均衡方法。实践证明了这一方法应用于交通流的诱导和控制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