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林 《中国水运》2002,(3):29-30
1990年建设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通航标准GB139-90>(以下简称"90标准"),它是我国内河航道规划、设计和管理所依据的重要标准之一.这一标准的颁布和执行,对于推动内河航道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快水运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标准的制订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的."90标准"执行十年来,内河航运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河水运的货种、船型、服务对象也有所改变,"90标准"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日益显露,如不及时修订,将对"十五"期及以后的航道建设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修订"90标准"不仅必要而且变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2.
根据苏北运河航道实际营运情况,对<内河通航标准>(GBJ139-90)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内河通航标准>(GBJ139-90,简称<内标>)自1991年施行以来,对促进内河航运的发展及航运的标准化、现代化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水运市场逐渐规范和完善,<内标>依据的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内标>的修改和完善就显得重要和紧迫了.  相似文献   

4.
内河通航标准(GBJ139—90)(以下简称《标准》)为航道部门对跨(过)、拦、临河建筑物的审批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其作用相当明显,本文简要介绍《标准》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5.
根据苏北运河航道实际运营情况,对《内河通航标准》(GBJ139-90)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浅议内河通航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河通航标准GBJ 1 39- 90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发现我国与西欧虽然均以船舶吨位大小划分航道等级 ,但存在着重大差异 ,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建议对该标准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作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7.
航道等级的合理划分是水运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本文分析了我国内河航道现状和国标GBJ139-90中等级划分存在的问题,建议提高最低航道等级尺度,并提出了高等级航道定义。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的两会上,贵州省代表委员热议内河水运发展,再次吹响了水运发展的号角. 两会代表呼吁重视水运 据介绍,近年来,贵州省政府对水运发展越来越重视,在全国两会上,来自贵州省的代表委员们关于水运的呼声不断得到了各界的关注. 在2011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原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彭伯元提出了关于加快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建设的意见,该议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也对该议案作出了批复,要求龙滩水电站项目建设通航设施.  相似文献   

9.
在执行GB 50139—2004《内河通航标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已有标准对跨河建筑的选址及通航技术有关规定要求和提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适应内河水运发展的要求,结合跨、临河建筑物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过河建筑物与已建临河建筑物间距、一孔跨过通航水域等名称理解问题分别提出修改意见,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美两国内河航运对比及加快发展我国内河航运的紧迫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健 《珠江水运》2005,(11):4-10
●目前,我国内河水运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10-20年也将是我国大规模治理河流的重要时期,内河水运必须抓住机遇,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将美国内河航道大规模建设和现代化发展两个阶段合并为我国内河航道现代化发展一个阶段,即必须瞄准现代化方向,按照国际先进水平,坚持高起点,实现我国内河航道在发展理念、发展过程和技术水平上的三维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内河通航标准》中有关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修订的GB50139—2004《内河通航标准》的应用情况,以及运河水运现状的调研结果,对限制性航道中代表船型及航道尺度、顶推船队在限制性航道和内河航道应用的适应条件、船舶变吃水、以及跨河桥梁净空尺度等问题提出看法和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全国“内河通航标准139-90”有关内容进行了一定分析研究,发现我们与西欧虽然均以船舶吨位大小划分航道等级,但存在着重大差异,造成了航道等级难以与国际接轨等一些不良弊端,建议在深入分析研究基础上作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13.
《珠江水运》2008,(6):67-68
从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内河航道分会获悉,经过50多年的建设发展,截至2007年底,我国内河航道的通航总里程已经达到13.3万公里,位居世界内河第一。据介绍,2007年,我国继续加强内河航道建设,全年共整治内河航道建筑物3296座,主要过船建筑物(含上行、下行)过货量达19亿吨,分别比上一年增加119座和1.72亿吨(不含三峡船闸)。目前,长江、珠江、淮河水系河段均可通航,  相似文献   

14.
徐峰 《水运管理》2012,34(5):4-6,30
长江干线是世界上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通航河流,航道条件十分优越。随着水运持续快速发展,长江黄金水道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等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地位日益重要。2011年1月,《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将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1-2]  相似文献   

15.
分析内河通航水域桥梁助航标志设置的标准,研究现代桥梁建造技术发展及现代航运安全航行对桥梁助航标志的需求,探讨了目前内河通航水域桥梁助航标志设置标准的不适应性,提出了修订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西内河水运建设发展概况广西是水资源丰富的省份,非常适合水运的发展。全区河流总长约4.3万公里,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1210条,拥有内河通航航道里程6074公里,其中规划Ⅳ级和Ⅳ级以上的国家高等级航道2399公里。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广西航运按照国家"两横一纵两网"航运干线规划,开展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由西江水运干线和右江、红水河、柳黔江水运通道构成的西南水运出海通道已初具规模。一是内河航道通航条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内河资源经过治理才能真正为内河运输服务。我国内河航道由80年代的局部治理,发展到90年代的全面和有计划的建设,2002年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达到12.2万公里,其中300吨级以上航道达到23510公里,1000吨级以上8222公里;长江、黑龙江和松花江干线航道可全线通航1000吨级驳船;京杭运河苏南段建成全国样板航道,恢复了南北水运大动脉的作用,运量超过2亿吨;2002年年底内河船队规模15.6万艘、1720万载重吨,船舶继续保持大型化、标准化发展趋势;西江、湘江、嘉陵江航电结合的尝试,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内河水运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内河航运占地少、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水运管理》2012,34(9):24-24
2012年8月27日下午,从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开工仪式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内河水运已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期"——2010年至2012年上半年,全国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达943亿元,增幅超过30%,内河通航里程、港口生产性泊位、船舶平均吨位均取得了长足进展,极大地带动了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安飞 《中国船检》2008,(6):52-54
日前,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内河航道分会披露,截至2007年底,我国内河航道的通航总里程已经达到13.3万公里,位居世界内河第一。欢庆辉煌之余,业内专家也在发出一种冷静的声音,内河通航里程的世界第一究竟含金几何?  相似文献   

20.
长江航运管理亟待"疏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飞 《中国船检》2005,(6):32-34
长江流域是我国内河水运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其长度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70%,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运量的80%,是真正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多年以来,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层出不穷,不仅交通、港监、水利、渔政、环保等纷纷涉足其中。而且地方各级政府也设立了不少同级别管理部门。据粗略统计,长江水系有关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机构已达3000多个,其中涉水部门不胜枚举。由于缺乏统筹管理,长江治水混乱的局面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使长江水运的健康平衡发展也备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