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地铁2号线(R2线)西延伸段工程虹桥临空园区站是地下二层车站,概述车站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着重介绍与人防功能相结合、出入口及风井等地面建筑的环境布置。  相似文献   

2.
地下式冷却塔设计实例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介绍外滩观光隧道地下式冷却塔的设计,提出解决轨道交通地下式车站冷却塔布置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上海人民路隧道浦东风井为地下二层结构,南线隧道从其下部穿过。为完成隧道与在建风井垂直风道的连接,设计采用了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施工、运营阶段风井、垂直风道及隧道衬砌的内力、变形的变化情况,为该段结构设计提供指导,也为今后同类型设计、施工提供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铁工程设计实践,文章对结合暗挖法车站实施盾构接收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总结。通过综合考虑盾构吊出、风道施工、区间隧道旌工、车站施工、风道布置等因素,文章分析了各种方案优缺点及适应性并针对暗挖车站周边无单独设竖井条件。提出了利用车站暗挖竖井、风道、风井设置盾构吊H{井方案。通过设计验算,文章总结了超大竖井设计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交通条件、工期、车站形式为盾构井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车站风道设置盾构井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中山公园站是地下二层前折返岛式车站,结合该车站建筑总体设计的体会,着重介绍轨道交通建筑与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的新课题,以及出入口、风井等地面建筑的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6.
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部分区段采用了带敞开轨道区风口地下一层车站的形式,结合部分车站的建筑设计实例,介绍了不同层面的站台、站厅布置,以及轨道区直排风口设计布置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FDS软件对八达岭地下车站相关隧道段的火灾工况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是火灾强度为20 MW时隧道段的临界风速为3 m/s;采用一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分析了火灾发生在隧道段不同位置时的通风方案,结果表明:合理的利用竖井内轴流风机,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隧道内射流风机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城市大型地下空间开发项目较多采用桩基基础,上盖既有轨道交通车站及区间隧道的桩基沉降会对车站结构及区间隧道产生一定的影响。结合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工程,对桩基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以评估其对邻近既有地下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普遍采用单柱双跨箱形框架结构体系,但在结构设计中常遇到车站内部设备或外部地下构筑物与车站结构纵向主梁冲突的情况,造成纵梁局部被中断,并对该部位的结构受力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以国内某地铁车站工程设计为背景,对单柱车站结构布置、特殊部位结构设计处理以及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可供轨道交通设计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深圳地铁18标段(金水区间)施工进度,在已建好车站主体(19标段水晶岛站)中,利用车站风井作为施工竖井,增加工作面。通过对区间端头预加固,达到安全进洞的目的。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区间端头预加固方案、站内提升设备改进、洞内提升设备设计、破洞开挖方案、地下涌水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案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简要介绍了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的工程概况,对目前最为常用的全射流通风以及斜、竖井加射流风机组合的分段纵向通风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并充分考虑了正常运营、交通阻塞、火灾和换气四种不同工况下隧道内气流组织、通风及其控制等要求,提出了推荐方案:右线采用斜井集中排出式 竖井送排式 射流风机纵向通风,左线采用斜井集中排出式 射流风机纵向通风。本通风方案采用了一井两用的设计思路,即左线斜井同时对左线隧道和右线隧道进行集中排风;此外,考虑左线入口段火灾时的排烟,从右线竖井处设置了专用排烟通道连接左线。在满足通风要求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通风运营成本及运营安全、火灾排烟及火灾通风控制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地铁隧道采用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进行施工,一次推进完成上、下行区间隧道,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本文以上海轨道交通某标段工程为例,详细叙述了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于冻结法加固的土体中进行风井进出洞的施工技术和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保证了工程安全和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坑工程的实施往往会对周边已建或在建的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产生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介绍了上海市人民大道过街地道扩建工程中采用的一系列地铁保护、控制区间隧道变形、确保地铁正常运营的技术措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风系统是维系公路特长隧道正常服务的重要机电设施,通常设备规模和安装功率庞大,但实际建成通车后却出现较高的闲置率。为了降低通风系统规模、运营能耗和闲置率,合理的通风模式至关重要。以浙江杭绍台高速公路三座长度超过5 km的特长隧道通风系统设计为例,介绍了通风系统设计的理念。其中陈家山隧道和镜岭隧道采用了互补式通风方案,并设置小断面竖井以满足排烟长度的要求;大盘山隧道采用传统双竖井送排式通风模式,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通风设备的设置策略,推荐首先设定隧道内的设计风速不大于交通活塞风速,进一步确定竖井尺寸和通风设备规模。上述设计理念有效降低了杭绍台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通风系统设施的安装功率,为减少今后运营期间的设备闲置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全空气系统及变频多联体复合空调系统的分析和比较,以上海某地铁车站为例,对两种空调方式在初期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方面作了分析和研究。为地铁设备管理用房最佳空调通风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规模以及国内外竖井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同时结合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通风竖井的设计,探讨了其适用的施工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铁六号线东山口站为国内首例在周边环境复杂条件下实施"先隧后站、盾构隧道扩挖"修建地铁车站的工程。文章介绍了该站左线站台隧道在盾构隧道的基础上扩挖形成地铁车站的主要修建技术及施工特点和难点。实践证明,采用盾构与明(暗)挖法相结合修建地铁车站的施工技术,是城市繁华地区修建地铁车站有效解决区间盾构隧道与车站施工相互干扰难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地铁下穿既有线和扩大基础桥梁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地铁六号线朝阳门—东大桥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地铁二号线朝阳门站和二环主路朝阳门桥施工,工程难度极大,施工安全控制极为重要。为研究新建隧道施工过程对围岩与既有结构的影响,保证施工期间既有结构的安全使用、有效控制地表沉降,针对本工程拟定了不同施工方案并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GTS进行三维仿真模拟,分析其对围岩与下穿建筑物的变形控制效果。依据既有结构沉降控制标准,最终提出采用新建隧道与既有车站零距离刚对刚接触、自隧道两侧同时开挖、在既有车站两侧同时施做水平旋喷桩的方案。该方案将为六号线下穿既有车站和扩大基础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Su G.  Zan Y.  Sun W.  Cai W.  Hu Q.  Liu X. 《现代隧道技术》2018,(6):170-175
The vehicle-mounted GPR technique, a non-contact and long-distance detection method with air-cou- pled antennas, is a fast nondestructive detecting technique in the field of structural health safety assessment of tunnels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which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method of hand-held GPR antenna closely attached to the tunnel lin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tecting conditions and working principles of this technique used in health assessment of metro tunnels, and evaluates the feasibility of vehicle-mounted GPR to de- tect the metro tunnel i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test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technique could detect the metro tunnel at normal operating speed within the vehicle gauge, providing a new method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safety inspection of operating metro tunnels. © 2018, Editorial Office of "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