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研究目的:本文对秦岭输水隧洞施工废水进行了水质分析,主要污染物的组成内容,对施工废水处理性进行了评价,本工程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方案设计,对引汉济渭工程越岭段隧洞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进入西安集中饮用水源地而引起的水质污染问题,在对废水水质监测及水量进行科学预测的前提下,采用切实可行的、高效经济的废水处理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在引汉济渭工程的顺利实施的同时保障西安集中供水水源的水质安全。研究结论:(1)秦岭隧洞施工废水水质属于无机悬浮污染型水质,有机污染浓度较低;(2)6号支洞正常情况下每日平均废水量约为17 867 m3/d,最大水量为35 734 m3/d;7号支洞正常情况下每日平均废水量约为7 826 m3/d,最大水量为15 730 m3/d;(3)针对秦岭隧洞施工废水水质特点,提出以"混凝+沉淀+过滤+吸附"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处理后水质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Ⅱ类水体指标;(4)秦岭隧洞施工废水以"混凝+沉淀+过滤+吸附"为核心的处理工艺的研究成果,适应于公路、铁路隧道施工废水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2.
2006年1月21日,某铁路高层家属区发生一起由生活污水污染高层二次供水的事件,现将有关事件调查情况报告如下:是日15点,该家属区居民向供水部门反映,诉家中自来水有异味,供水部门随即对用户家庭末梢水多点采样检验,结果显示:该水样浊度、氨氮、亚硝酸盐氮均几十倍超标。18点,供水部门作出停止向高层家属区供水决定,并向铁路卫生监督部门报告。铁路卫生监督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深入供水现场进行调查。1污染原因分析该家属区供水方式为二次加压供水,贮水池为地下四格水池,内部互通,储水池水量由市政自来水供给,潜水泵再把贮水池贮水送入住…  相似文献   

3.
西格岭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通过现场施工监控及数据回归分析,获得了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变形、稳定性能及发展趋势,为确保施工安全、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如:仰拱、二次衬砌等)提供了依据,实现了动态施工管理及预警。也反馈了施工方法、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等相关信息,为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武汉地铁2号线越江区间联络通道,是国内地铁首次在长江底砂层中实施的联络通道,其中带有泵房的3#联络通道最大水头高度约56 m,高水压和高风险,结构设计尚无先例可以借鉴和参考,需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以保证结构安全和施工安全。研究结论:本文对位于江底埋深最大的3#联络通道及泵房,进行研究分析,有如下主要结论:(1)实践证明江底砂层采用冻结法加固地层,是安全可靠的,但应尽量优化泵房有效容积,减小集水池体量,降低冻结施工风险;(2)常规的矩形断面集水池设计,难以同时满足冻结施工和结构高水压抗剪双重要求;(3)联络通道采用结构墙体变厚度,集水池水平向采用近椭圆形断面设计方案,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不仅克服高水压抗剪的问题,而且新的结构型式大大改善结构受力,提高结构安全富裕度;(4)该种联络通道结构型式可为其它类似隧道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铁路旅客列车供水(水厢水)的卫生状况,又怀铁管内8个车次的旅客列车供水分别采样进行了水质检测,共采集水样140份,总水样合格率为79.3%,PH值和细菌总数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超标项目分别为浑浊度,大肠菌群,铁等,旅客列车供水水质受到了一定的污染,提示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改良水质,以确保供水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6.
按照相关法律、规范和标准对西安铁路局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进行调查评估,了解目前西铁局集中式、分散式、二次供水等供水水源安全饮用现状,以便更好地掌控全局水源,为保障铁路职工家属安全饮水服务,为决策部门进一步治理水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集中式供水水源卫生状况好于二次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水源,应加强对分散式和二次供水水源的治理。  相似文献   

7.
对某铁路特等车站客车供水系统的水质及其栓井出水管(即客车上水管)进行了细菌学监测,结果表明,经过客车上水管的水质细菌学指标超标,其中细菌总数超标率90%,大肠菌群超标率为95%;4条供水管线上的20个栓井客车上水管管口大肠菌群均阳性。客车上水管管口被污染是客车供水水质细菌学指标严重超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赵艳 《科技交流》2003,33(1):120-123
结合兰州车站站房改扩建,对消防工程统一考虑设计了消火栓消防系统,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取水采用铁路与市政双水源供水。特别对新旧建筑物内有管道布置,防止水池污染,消防泵自动巡检功能和防止水泵振动、噪声,提出了必要而有效的技术措施。对今后消防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铁路局部分给水所供水水质情况,为给水所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保障车站及列车供水水质安全。方法:对上海铁路局所辖的10个给水所的日常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并按照相关标准及规范对给水所的泵房水龙头水和车站水龙头水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本次调查各给水所的卫生管理情况基本符合要求,全年的检测指标中不合格情况较明显的是游离余氯和pH值(不合格率分别为30%和10%)。泵房水龙头与车站水龙头的各项水质指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4个季节水质的pH值、耗氧量、铁、细菌总数和游离余氯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浑浊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采样部位对水质影响并不明显,而不同季节对水质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柳局西线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辖区集中式供水水质的监测,结果发现,国铁组供水水质的大肠菌群合格率为38.5%;地铁组为84.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供水水质中大肠菌群合格率偏低,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做好供水水质的消毒工作,防止生物性污染仍然是铁路沿线站区饮水卫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围岩内衬式竖井(含中隔板)的特点,确定了滑模施工方案,设计滑模结构布置形式、模板、围圈、滑模盘、提升系统、液压系统、辅助系统,根据滑模荷载计算和结构具体情况确定千斤顶和支撑杆数量,进行提升架选择,介绍滑模施工的具体过程和施工工艺及组织,分析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台山核电海底隧道工程是我国首条盾构海底隧道,隧道外径9 m,穿越中风化岩层、软土、砂层及土石交界面,地质条件复杂且位于海底。主要工程特点:大直径、长距离、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施工。存在难点包括:隧道工法选择、纵断面设计、结构设计、盾构选型及刀盘设计、盾构穿越土石分界及孤石群处理方案。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和工程类比,确定安全合理设计方案。研究结论:(1)本工程海底隧道设计采用复合式泥水平衡盾构,钻爆法结合盾构法施工,通用管片+二次衬砌的复合式衬砌模式,能有效解决复合地层长距离水下掘进难题;(2)复合式盾构刀盘设计、水下孤石爆破处理能有效地解决盾构在土石交界面掘进高风险、低效率的难题;(3)通过实践证明本工程设计能有效地解决海底隧道相关技术难点,施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可为今后同类工程及海峡隧道研究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用水的卫生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对于二次供水污染的投诉越来越多,相关的卫生规范不断修订和出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型二次加压供水设备——无负压供水设备在国内供水领域诞生了,并在实际使用中得到人们的高度认可,继而在铁路给水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无负压(无吸程)管网增压供水设备非常适用于铁路小区的供水情况,充分体现无人值守、节能、节地、节水、防污染等诸多优点,从而确保安全、优质、不间断地供水。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在近几年大规模铁路建设中,铁路客运专线明挖隧道施工技术发展迅速。为优化沿海富水地区铁路地下隧道混合支撑基坑围护方案、设计参数及施工技术,为土方开挖和隧道结构施工提供宽阔的空间和良好的条件,保证主体结构能够采用模板台车整体浇筑,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建设工期和工程安全,因此,有必要对沿海富水地区铁路地下隧道深基坑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论:海南东环铁路美兰地下隧道(含地下车站)是全线控制性工程。(1)该隧道及地下车站可采用明挖顺做法施作、钻孔桩+旋喷桩作为围护结构和钢支撑+预应力锚索作为支撑体系;(2)这种围护支撑体系在国内沿海富水地区是第一次大范围的应用;(3)采用该混合支撑体系,不但能节省大量钢材,而且能改善施工条件,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4)该研究成果可为沿海富水地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CAD绘图软件推出,设计人员从手工劳动向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带来设计行业的第一次技术革命。随着社会的发展,二维设计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三维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正在悄然发展。通过分析当前CAD二维设计技术在桥梁施工设计中的现状,依托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的施工设计,介绍BIM设计技术的特点及对桥梁施工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怀化铁路沿线配有消毒设施供水单位的卫生状况,确保为铁路职工、家属及旅客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方法实地调查供水单位卫生状况,对末梢水质微生物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卫生管理、卫生防护"等方面存在未索取或未备有涉水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等一些问题,末梢水质消毒合格率不高,多数水源不同程度地存在污染,56组消毒设施合格34组,23个水塔合格18个。讨论供水单位卫生状况较差,应采取加强管、供水人员的法律知识、卫生知识及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增强水源水质的防护、巡查、检测等综合措施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17.
在单一隧道及两重叠隧道施工后的弹性二次应力状态和单一隧道施工后弹塑性二次应力状态及三次应力状态的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交叉隧道的施工力学研究。分析了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施工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围岩类别及支护阻力),同时隧道覆土厚度、隧道间相对距离和土体强度对隧道相互作用也有较大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提出了预防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施工引起既有隧道应力变化较大的措施。为类似的交叉隧道施工的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提供经验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湘南铁路分散式供水的卫生现状,为分散式供水新、改、扩建工程及预防介水传染病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普查监测,结果表明湘南铁路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为29.82%,普遍受到大肠菌群的污染。结果还表明机管井水合格率明显高于砖混凝土结构井水合格率,深井水水质明显优于浅井水。改善铁路分散式供水条件,需多部门协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共同管理,也需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如何切合实际地开展对二次给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以某厂此项工作为例.介绍清洗消毒工作的步骤及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对二次给水设施的清洗消毒,虽然不是水质的净化处理,但确是防止生活饮用水再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软岩隧道的设计施工,由于围岩自身强度及外界因素(遇水软化,风化剥蚀)影响,隧道施工难度及施工风险较大。结合呼准线托克托至周家湾段增建第二线线下工程薛家湾隧道,介绍软岩隧道滑坡段施工采用初期支护应用的基本原理,在设计和施工时除遵循新奥法,还应加强支护,控制围岩松动变形,采用超前支护、初期加强、及时封闭、地质预报、紧跟二衬等措施,保证施工安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