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聂修军 《中国水运》2010,(10):117-119
针对船舶输水管道系统振动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了实验模型,研究了管道振动机理,分析了影响管道振动的因素,运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管系进行了模态分析,利用传递矩阵法,计算出流体在管道中的共振频率,对实验管道系统进行了压力、振动测量,得出其功率谱图,并对管道系统的振动、压力脉动信号进行了检测处理,分析管道振动的原因。应用分析的结果指导船舶管系优化设计,给出设计管系的合理步骤和方案。主要考虑各段管道的长度、弯头角度、不同支承条件、液体压力等因素对管道振动的影响;同时分析各种防振、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某轮在试航以及交付使用后,主机燃油管系振动剧烈,频繁出现马脚断裂、马脚螺栓断裂、燃油管路漏油等故障。简要阐述了燃油管系振动故障造成的危害,详细分析了引起管系振动的原因,并对管路的振动性能参数进行了现场测量,采取相应措施改造了管路,对改造后的管路振动性能参数再次进行了测量,管路振动幅度明显减小,验证了管路改造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林隆  赵华锋 《中国修船》2008,21(6):27-31
文章阐述了船舶改装工程中,对新旧船体对接处的管系切割、联接方式及修复,作出了要求和修理的工艺探讨,以确保改装后船舶管系的可靠性、安全性达到或超过原船舶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某船主机燃油供给管系振动问题,介绍了开展减振工程实践之初,利用仿真计算软件对改造措施的优化仿真计算分析及其结果,并结合改造工程实践对改造后振动综合治理效果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改造措施有效,管系降振效果较为明显,为更深入开展船舶动力输流管系振动治理研究提供了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某船用柴油机燃油管系低压管路振动强烈问题,实船测量了燃油管路和主机振动、燃油脉冲压力和管路固有频率,确定喷油泵柱塞间隙性进、回油诱导管路内燃油压力脉动是激励管路振动的主要原因。从结构和流体两个角度分析了管系减振的方法,通过加焊马脚改变管系的刚度和加装阻尼器降低燃油脉冲强度两种方法来降低管路的振动。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皆有效地降低了管路的振动,特别是阻尼器从源头降低燃油脉冲能量的减振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中国修船》2017,(5):23-27
文章以沪东重机有限公司承接的某型集装箱主机降功率改装项目为依托,通过对目标主机性能分析,动、静态现场勘验,结合新机桨匹配方案,选定新的额定功率点,经过计算机建模,性能仿真设计,通过更换增压器、增加压缩比、更换喷油器等调整方案,制定出目标主机降功率改装方案,并通过改装后的试航调试、试运行,确认改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某轮主柴油机滑油系统进水原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问题的处理方案并对主机滑油管理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某艇冷却器泄漏原因,发现原艇冷却器设计存在不足,文章就淡水冷却器和滑油冷却器的改装方案以及焊接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改装后的性能及经济性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9.
《舰船科学技术》2014,(7):14-19
舰船管系在设计布置过程中由于受到内部空间的限制,往往具有较为复杂的空间特性。本文建立一个典型的具有复杂空间走向特性的舰船管系,分析在关闭管系阀件后造成的流体瞬变对管系振动的影响,对管系的振动特性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离关闭阀门越近的管路,其由阀门关闭引起的管路振动越强烈,并且管路整体振动位移随着阀门关闭时间的延长而变小;对于固定约束自由度越多的管路,相比固定约束自由度少的管路,其振动位移越小,同价振动频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某船主机和齿轮箱出现淡水高温和滑油高温现象,疏通海水管路后,现象消除。为了指导机电管理人员有效处置相关问题,进一步从淡水系统、海水系统和齿轮箱滑油系统分析高温产生的原因,提出海水管系维护管理应从设计布置、正确使用防污防腐装置、定期清洗滤网和掌握疏通管路方法等几个方面着手,确保海水管系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有限元与统计能量混合法(FE-SEA)将计算低频响应的有限元法(FEM)与计算高频响应的统计能量法(SEA)结合起来,有效解决了FEM计算量大而SEA计算不准的中频域问题。提出在舰船弹性基座中引入刚性减振器,即在舰船基座与船体结构连接部位布设刚性阻振质量,并采用基于FE-SEA混合法的VA One软件对舰船刚性阻振质量基座的中频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刚性阻振质量对中高频结构噪声可起到明显的隔振作用,而对低频结构噪声的减振效果则不明显,甚至没有减振效果,这对刚性阻振技术在实艇基座减振降噪设计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2.
洪明  郑素青  徐超友  许俊臣 《船舶》2013,24(2):27-32
在82 000 t散货船的设计建造过程中,根据船舶机构减振设计的方法,首先,从设计阶段对主机和螺旋桨激励特性进行分析,确定采取一系列相应有效措施降低激励程度;然后,对船体总体振动特性进行分析,以避免出现总体共振。在详细结构设计过程中,应用结构有限元分析局部结构振动特性,设计上力求通过保持一定频率储备来避免出现有害振动。实船试航结果证明该设计过程不仅很好地处理了振动问题,而且测量结果也完全满足技术规格书要求的GB/T7452-2007对商船振动舒适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轴系纵向振动引起的船舶尾部振动噪声问题,提出通过集成式推力轴承减振器控制轴系纵向振动的方法,研究减振元件的刚度特性和应用减振器后轴系试验台架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设计的减振碟簧组刚度稳定,轴系应用该集成式推力轴承减振器后,一阶纵振固有频率偏移明显,轴系振动响应大幅衰减,提出的集成式推力轴承减振器可有效隔离螺旋桨激励振动向船体结构的传递。  相似文献   

14.
巨俪  窦培林 《船舶工程》2019,41(11):51-55
船舶总是会因其动力源、推进器、波浪以及其他外部激励的作用而产生振动,甚至有害振动。文章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某电力推进内河船不同功能区结构进行螺旋桨和主机激励作用下的振动响应计算,对比螺旋桨和主机激励作用下不同功能区的振动响应,并判断振动产生的速度及加速度幅值是否符合CCS相关规定的要求。结果表明,在螺旋桨激励作用下,不同功能区振动响应远大于主机激励作用下的振动响应,电力推进装置所产生激振力对电力推进船舶的振动几乎没有影响。由此,对电力推进系统助推的船舶振动计算分析及该类船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气动弹簧在绞吸挖泥船低频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绞吸挖泥船铰刀旋转切削岩石时产生的低频振动问题,基于气动弹簧的结构形式、受力分析及固有频率低的特点,研究气动弹簧在绞吸挖泥船上的应用方案,并利用船体和生活楼的位移反馈信号控制气动弹簧减振系统的工作状态,同时还介绍了船舶设计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40 000 dwt灵便型散货船设计建造过程中,为了控制船体出现的有害振动,对船体总体振动、上层建筑总体振动及船体艉部局部结构进行了振动预报分析.对船体总体振动和上层建筑总体振动进行分析,避免与主机和螺旋桨激励发生共振;对于船舶艉部结构,重点关注上层建筑各层甲板工作和生活等重要区域的振动情况,采用结构有限元法分析各层甲板的振动特性,设计时通过调整局部结构刚度并保证一定频率储备来避免共振,为船体结构减振设计提供依据.本文给出了设计阶段船舶总体、上层建筑总体及局部结构振动计算分析方法和过程,可对船舶设计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某船舶的噪声振动控制为目的,探讨了船舶结构声学设计技术。针对某船舶机舱结构,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运用FEM/BEM方法,对比了不同设计参数下的船舶振动响应和水下辐射噪声声压级。通过调整机舱段结构参数,避免船体结构共振的发生,确定了低噪声设计方案。模型试验表明,振动传递特性的计算值与试验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所建立的船舶振动噪声预报模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8.
船舶振动直接影响船体结构安全性和船员居住的舒适性,如何通过设计方案的改进降低实船振动响应,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应用有限元法,对某17万m3系列液化气(LNG)船总振动、上层建筑和机舱棚局部振动进行分析,并依据ISO 6954-1984/2000振动标准对该船的强迫振动进行详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大型LNG船在自主开发设计过程中,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可通过改进设计方案来降低实船振动响应的烈度。  相似文献   

19.
讨论内装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通过小型船舶的内装工程实例说明内装设计结合船舶结构、舱室布置、防火绝缘、减振降噪、地板敷料和家具布置等进行综合优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In considering the theory of structural dynamic optimization design, a design method of the structural style of ship composite brace with rigid vibration isolation mass was studied. Two kinds of structural dynamic optimization formulations minimizing the vibration acceleration of the non-pressure hull on the restraining condition of the gross weight of the ship cabin were established: 1) dynamic optimization of the sectional dimensions of the rigid vibration isolation mass in the composite brace; 2) dynamic optimization of the arranging position of the rigid vibration isolation mass.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sectional dimensions and the arranging position of the rigid vibration isolation mass with better performance in reducing vibration were gained, and some reference was provided for practical engineering designs as well as enrichment of the design method of a novel ship vibration-isolation br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