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卓 《铁道建筑》2007,(3):90-91
我国铁路的提速和客运专线的建设,需要焊接长定尺轨,文章根据国内首次进行50m长定尺钢轨的焊接试验,提出了利用既有铁路25m焊轨生产线焊接100m长定尺钢轨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京津城际铁路设计采用100 m定尺钢轨基地焊接成500 m长钢轨,再用500 m长钢轨一次性铺设、焊接、锁定成跨区间无缝线路,引进Gaas80/580闪光接触焊轨机及配套的除锈、四向调直、精磨等成套设备,对100 m定尺钢轨焊接500 m长钢轨的焊轨生产线布局、焊轨流程及工序、质量控制要点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铁路列车速度越来越高,为保证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轨道工程越来越多地采用无缝线路轨道技术。于是,厂焊500m长钢轨在铁路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合理确定钢轨焊接标准单价,对既有焊轨基地生产线进行了调研,根据钢轨焊接工作内容、工艺,对所需人工、材料、设备及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与探讨,并由此提出工程建设可参考的钢轨焊接单价标准:目前100m定尺钢轨焊接单价约为4.3万元/km,25m定尺钢轨焊接单价约为5.95万元/km。  相似文献   

4.
100m定尺钢轨闪光焊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运专线钢轨焊接采用基地焊(或厂焊),钢轨矫直、对中、精磨等手段齐全,可以有效保证焊接接头质量。25~100 m定尺轨在线上直接采用移动式闪光焊与基地固定式闪光焊比较,质量有一定差距。线上长轨条焊接可采用铝热焊、气压焊或移动式闪光焊(焊机带保压推凸功能)。100 m定尺钢轨焊接生产线应采用U形串列式布局,降低生产线长度,将生产线总长度缩短到1 000 m以内。  相似文献   

5.
百米定尺钢轨焊接基地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百米定尺钢轨焊接基地是为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思路,满足国内建设快速客运网、城际客运铁路及既有线铁路提速改造的需要而出现的新事物,没有现行的设计手册、设计标准、设计规范可套用,拟通过对焊轨基地的生产工艺和功能特点的分析,完善百米定尺钢轨焊接基地的设计.研究结论:进行百米定尺钢轨焊接基地设计时应借鉴既有经验,对修建焊轨基地需要从全路路网的角度出发,进行合理论证,结合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决策;焊轨基地的选址应以满足铁路枢纽规划为前提,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百米定尺钢轨焊轨基地平面布置设计时,应根据焊轨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做到布置紧凑合理,各种生产作业互不干扰;对基地总体工艺布局的合理性还应该通过生产实践不断进行总结,为今后同类设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百米定尺轨焊轨基地工艺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确保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铺轨所用钢轨的质量,要求采用百米定尺轨在基地焊接成500m长钢轨。目前国内尚无百米定尺轨焊轨基地,需设计新建。工艺设计是焊轨基地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工艺流程、总平面布置、设备选型等均是工艺设计过程中重点研究的问题。在研究焊轨基地的选址条件、设计规模和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N型工艺方案并进行总图布置,满足了用地条件,减少了占地面积并节省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7.
随着铁路建设和钢轨生产技术的发展,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线路轨道结构由12.5 m钢轨发展到25 m标准轨。随着100 m定尺钢轨的不断采用,轨道线路又发展到长轨无缝线路,大大提高了线路的稳定性。但采用何种施工方法铺设100 m标准轨轨排,此文以门式铺轨机为例,在阐述其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采用门式铺轨机组和液压倒装龙门架及专用平车直接铺设100 m标准轨轨排的工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100 m定尺轨焊接生产线的布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钢轨的平顺性,除了延长钢轨定尺,减少钢轨接头外,在专业焊轨生产线上焊接长轨条是主要的方法,文章重点阐述厂焊钢轨的焊接工序、工位的布局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客运专线无缝线路的钢轨焊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客运专线要求高质量的钢轨焊接接头,其外观质量严于常速铁路钢轨焊头;焊头质量与钢轨、焊接方法、焊工素质、焊轨生产管理诸因素相关。本文对不同焊接方法的钢轨焊头质量进行比较,提出线路上应优选移动式闪光焊焊接钢轨,并提出基地焊接长定尺钢轨的参考工位工序配置。  相似文献   

10.
王忠伟 《铁道建筑》2008,(2):105-106
铺设无缝线路用焊接轨采用百米定尺轨,极大地提高了跨区间无缝线路的行车安全性和舒适度.文章说明了利用既有焊轨生产线生产百米定尺轨的焊接工艺改造、百米定尺轨无缝线路铺设和养护方法,为今后百米定尺轨铺设及客运专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长定尺钢轨满足客运专线建设需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定尺钢轨可以大大提高钢轨的整体平顺性,钢轨长尺化生产可以大大提高其成材率.由于探伤后再锯切,可保证钢轨端头的内部质量,增加定尺钢轨的长度,减少焊接接头的数量,提高轨道运行的平顺性及安全可靠性.介绍长定尺钢轨的长度,指出发展长定尺钢轨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长定尺钢轨生产技术改造、运输、焊接及在我国铁路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2.
增加钢轨定尺长度可以减少钢轨焊接接头数量,降低焊接成本,提高重载铁路运行平稳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钢轨轧制技术的升级,重载铁路75 kg/m钢轨的定尺长度由75m增加至100m。为解决此类钢轨的运输问题,从车辆及座架安装位置、装载加固装置方面设计普通平车装运方案,计算车辆承重、横向力、座架结构强度及钢轨加固强度。通过现场试验,测试装运方案的装载加固性能、车辆承重、车辆动力学性能、地面小半径曲线和道岔轮轨动力响应,比较分析100 m长75 kg/m钢轨普通平车装运方案的经济效益。理论和试验结果均表明,提出的装运方案满足实际运输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以下简称安伊高铁)采用欧洲标准,选用意大利生产的36 m长定尺钢轨,采用现场闪光接触焊。为了减小铺轨基地建设规模,并且适应轨道工程作业面不连续的特点,按照36 m标准钢轨长度,选择轨排铺设法来实施轨道工程,并在现场焊接成无缝线路。36 m轨排铺设法不同于国内25 m轨排铺设法,由于采用了替轨,可以利用运轨小车将轨排直接运送至铺设位置,解决了单节轨排跨度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100 m定尺轨焊接500 m长轨的要求,济南铁路局在桑梓店站新建焊轨基地工程,"U"字形焊接工艺设计。基地建成后焊轨能力成倍增长。桑梓店焊轨基地工程为济南铁路局既有线提速改造和新建胶济客运专线、京沪高速等铁路铺设高精度、高平直度的长轨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用钢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钢轨是轨道结构的重要部件,是高速铁路重要的基础设施.根据高速铁路钢轨的服役条件以及出现的伤损特点,提出了高速铁路钢轨应重点关注的性能指标,介绍国外高速铁路采用的钢轨强度等级,论述国内钢轨生产厂家应进行的技术改造,讨论了高速铁路采用长定尺钢轨的可行性包括长定尺钢轨的生产、运输、焊接,以及钢轨焊接体系.  相似文献   

16.
铁路500m长钢轨生产工艺流程及规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目前铁路焊轨基地的实际,对长钢轨焊接工艺进行说明,通过工艺流程示意图,详细介绍铁路500 m长钢轨生产的工艺流程。原料为100、25 m钢轨时,分别计算日生产长钢轨能力,从而确定年生产规模。根据生产能力和实际调研,确定原料轨存轨台、长钢轨时效台、长钢轨成品台、工位规模及辊道线间距,为将来新建或改建长钢轨焊接基地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加长钢轨定尺长度,可减少接头数量、减轻列车振动,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旅客的舒适性。从钢轨的生产、运输和使用情况全面衡量,选择100m定尺钢轨,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比较科学合理。建议我国铁路推广使用100m定尺钢轨。在运输长定尺钢轨时,采用相应的装载和捆扎方式。在现场直接铺设无缝线路,用铺轨车运输长钢轨,若不直接铺路,应采用平板车运输;装载方式不能采用“梯形式”,而要采用“矩形式”。  相似文献   

18.
《成铁科技》2005,(3):F0004-F0004
为解决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所需的长钢轨运输问题.铁道部在成都局管内进行了100m长定尺钢轨普通平车运输综合试验。试验由成都局全面负责并具体指挥.齐文超局长对此十分重视.成立了试验领导小组,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张国力在现场组织指挥.总工、运输、机务、工务、车辆、货运、安监等处室和局直属焊轨段等单位的参试人员团结协作,  相似文献   

19.
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的测量一般采用电子平尺或钢板尺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规定,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测量位置分别为轨顶面纵向中心线、轨头侧面工作边上距轨顶面16 mm处的纵向线。在实践中,由于钢轨轨头部位廓形由多个弧面衔接而成,因此,行业标准中对于钢轨焊接接头轨距角处纵向平直度测量尚无要求。轨距角是与车轮匹配的关键位置,其平直度直接关系到车轮运行的平顺性,通过对60N新廓形钢轨轨头廓形弧面和工作面平直度测量结果研究,提出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测量的新方法——四位置测量法。对测量效果进行比较,为完善钢轨焊接接头外观质量测量标准及提高钢轨焊接接头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锯切应变片法与X射线衍射法,对75 m定尺在线热处理贝氏体钢轨全断面三维残余应力进行表征,研究两种残余应力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通过两种方法测得的钢轨头部、中部、尾部纵向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呈C形分布,即轨头和轨底为残余拉应力,轨腰为残余压应力;轨头轨面下30 mm深度范围内为纵向残余拉应力;内部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