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以来,我国对航道管理的要求逐渐增高。全球贸易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很好地为航道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发展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基础保障。而GIS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地理信息管理技术,可以很好地为数据信息管理的精准性提升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从航道管理中GIS技术的简要概述、航道管理中GIS技术的应用原理、航道管理中GIS技术的应用方法分析,三个角度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与论述,以期进一步地拓展GIS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研究云GIS技术的基础上,基于云GIS门户软件,开发航道云GIS资源管理与服务演示系统,初步探索云GIS环境下航道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的应用方法,研究航道行业信息模型接入与应用程序创建等,实现了长江航道数据资源的集中式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广东内河航道测绘数据格式不一致、基础数据体系不完整、数据资源共享不足和系统应用面较窄等问题,对广东内河航道测绘成果管理进行研究,构建广东内河航道测绘成果数据库,自主开发GIS基础平台,实现多源数据的无缝接入和展示,应用3D GIS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广东内河航道测绘数据采集、生产、更新、入库和共享利用的一体化管理,并在三维航道展示、航道典型断面分析、水深数据分析、浅点区分析、回淤趋势分析、工程应用等多方面提供支持,为广东航道管理部门在航道管理、维护方面提供信息化手段。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港口航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物联网和GIS智慧航道系统解决方案。系统重点用于解决港口运输船舶的管理、疏浚工程/航道养护管理、港作船舶管理、航保信息管理、水文泥沙信息发布等具体问题,并结合水运工程专业知识挖掘各类信息,从而指导港口航道的运营。  相似文献   

5.
刘礼勇  黄莉莉  刘柳杨 《水道港口》2005,26(Z1):159-161
针对中国面向21世纪的水运发展战略目标对山区河流航道管理水平提出的更高要求,文中系统介绍了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空间分析功能和丰富的图形表达方式,认为该技术是山区河流航道中长期规划、整治开发等方面一种可视化的有效辅助性管理决策手段.文中还探讨了将GIS技术与视频技术、三维技术、GPS定位技术进行有效地结合,为山区河流航道提供立体型、全方位管理手段.并对GIS技术在山区河流航道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航道整治工程中BIM技术无法管理条带状工程、难以表达工程周边地理信息等难点,通过梳理BIM与GIS数据特点,研究探索BIM与GIS融合技术,提出了通过格式转换、坐标转换和数据关联实现BIM与GIS融合的方法。将研究成果应用在蕲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验证了BIM与GIS融合方法的可行性,实现了BIM与GIS数据一体化浏览、显示、管理、分析等功能,解决了BIM无法管理大范围工程、无法反映工程周边环境的不足,为BIM与GIS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针对航道整治工程BIM技术应用问题,研究航道整治工程全生命期的BIM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和应用内容。采用欧特克BIM平台和City Maker三维GIS平台,建立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施工、维护管理阶段的BIM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并在黑沙洲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和燕子窝航道整治工程中进行了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应用于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全生命期,可为今后的航道整治工程BIM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航道整治建筑物维护分析手段单一、定量分析缺乏、系统性评估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IM和GIS的航道整治建筑物维护分析方法,实现整治建筑物损毁的定量分析和评价。将研究成果应用在界牌水道整治建筑物维护管理中,验证了BIM和GIS技术在整治建筑物维护管理应用的可行性,实现了三维展示、建筑物损毁分析、航道演变分析、整治建筑物状况分析等功能,解决了整治建筑物维护分析手段单一、系统性评估不足的问题,可为航道整治建筑物的维护管理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内河航道通航状态监测监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实现快速、准确的航道通航状态监测监控为目标,研究面向航道管理与通航服务的航道通航状态数据采集、基于空间信息技术(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数据综合集成方法,从软、硬两方面提出内河通航状态监测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实现内河航道通航状态的全方位监控。本方案可为航道管理部门在通航保障能力建设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曾文  王勇  周伟 《中国水运》2007,(4):22-23
我国现行的航道管理法规没有明确界定公共航道与港口航道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也没有划分港口航道与公共航道的关系。法律上的缺失,导致港口管理部门和航道管理部门对港口航道与公共航道的关系认识上出现分歧,给实际管理工作也带来不少的困惑和麻烦。  相似文献   

11.
当前船舶航道信息管理系统在对航道数据检索的过程中出现信息混乱,存在更新周期慢、成本高昂等缺点难以直观准确的显示航道图像。基于上述问题对航道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视化数据检索方法进行研究。结合GIS系统对可视化数据分析方法对船舶航道信息可视化信息管理和检索系统进行设计,以便快速有效的处理航道遥感图像信息。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实该方法能够精准的对航道边缘信息进行显示,从而实现对航道的动态管理。实验结果证实该系统性能可靠,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航道管理的工作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航道整治工程信息模型的集成技术,对三维GIS软件CityMaker以及Surfer、Autodesk Civil3D、Mike21等软件进行二次开发,高效方便地实现了GIS数据、整治建筑物BIM模型数据、河床冲淤演变数据、水动力模拟数据以及项目不同阶段参建各方的管理数据在CityMaker平台的集成与管理。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切实可行,能够为航道整治工程BIM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内河航道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HDMS)是交通部委托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研制开发的,目前正在全国各级航道管理部门中推广应用。HDMS从我国航道管理养护工作的实际出发,在设计上遵循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多级航道管理体系,即为交通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航道局——所属各航道处——所属各航道段等;在管理内容上分为航道技术管理、航道行政管理、航道维护技术管理、航道定级成果管理四个方面;在使用功能上包括报表、统计分析数据、查询具体数据、航道技术档案、航道行政管理档案、航道维护技术档案等。现就HDMS在我省航道技术管理方面的应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袁占全  曾威  郑松  宋涛  王涛  牛作鹏 《水运工程》2022,(11):184-190
针对航道整治工程各参建方基于BIM沟通汇报时无法准确反映工程实际情况、不能清晰表达汇报思路的问题,开发了航道整治工程BIM+GIS三维交互汇报系统。系统利用SuperMap GIS平台实现航道BIM+GIS数据集成和性能优化,通过Unity插件对处理后的BIM+GIS数据进行快速加载,实现了BIM+GIS数据与传统文档的灵活操作与高效融合。在武安段航道整治工程进行了实际应用,通过BIM+GIS数据与PPT文档融合的交互式沟通汇报,提高了参建单位之间协作与沟通效率,进一步促进BIM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1997年,广东省对全省航道管理体制做了一次重大的改革,将原来全省干流航道由省航道局及其下设机构管理、支流航道由地方政府航道管理站管理的模式改变为"干支合一、条块结合、省与地方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这一改革,大大地提高了广东省航道管理效率,避免了航道管理机构重叠现象,理顺了营运船舶航道养护费征收体制,对促进广东省航道管理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谭昆  何传金  周生利 《水运工程》2012,(10):169-175
长江航道变化复杂,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受到诸多不定因素的影响,因此进行项目动态管理,是航道整治工程内在的必然要求。针对动态管理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并结合动态管理在3个航道整治工程应用的成功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对于动态管理在长江乃至其他流域航道整治工程的运用具有较高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巍 《中国水运》2014,(11):29-31
在理清数字航道建设内容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数字航道运行下长江航道维护管理框架,针对助航设施、航道巡航、航道探测、航道测量、航道疏浚等传统航道维护业务展开深入分析,给予生态航道建设提出各业务的管理要求、管理模式以及数字航道下新模式的管理流程,并以武汉航道管理处为典型代表,详细阐述了具体业务的实施流程,构建了基本管理模式,为长江数字航道示范及全河段建设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8.
航道维护管理船舶是长江干线航道管理机构履行国家赋予职责、保障航道安全畅通所必需的装备,是航道维护管理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述长江下游航道维护管理船舶的标准化研究探索,旨在推进航道维护船舶的科学规范配置建设。  相似文献   

19.
胡颖  付莹  刘源 《珠江水运》2024,(8):48-50
为进一步提高内河航道管理的效率以及安全性,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数字航道技术在内河航道管理应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航道技术能显著提高航道管理的效率和精确性,优化资源分配,同时降低事故发生率和对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为内河航道管理提供了创新的技术应用路径,对于促进航道管理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赵鹏 《中国水运》2001,(8):27-28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用于获取、处理、分析传输数字化空间信息的系统。数字化航道信息以及对它的空间物理性的描述及定义(也就是建库)是GIS最基础最重要的一步。我们在设计内河电子江图及信息系统时,采用武汉大学吉奥信息工程公司开发的GeoStar及GeoScan GIS软件平台,在Windows NT、SQL Server环境下建立长江航道GIS数据库。本文结合课题探讨内河航道电子江图及信息系统实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