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在狭小的船舱空间中对数量众多的设备进行高效的维修一直都是舰船综合保障分系统设计的重要研究部分。良好的维修通道是实现舰船高效维修的基础。文章在船舱设备的维修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析大型部件吊运维修通道的4个指标。然后,基于虚拟仿真和层析分析法,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最后以辅机舱汽缸盖维修通道为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长岛县无居民海岛工程上部结构施工,对混凝土供应的工艺进行了分析。由于该工程施工地点属于外海孤岛,且施工场地狭小无法建立拌和站,最终决定采用简易拌和船配地泵及布料杆的工艺,解决了混凝土供应及质量控制的难题,通过一系列安全、质量保证措施,简易拌和船的设计与改造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履带式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由于船舶表面结构特殊,设计一款履带式吸附机器人应用于船舶检测,可以代替人工在相对狭小空间或危险的环境中进行船体检测工作。通过控制机器人的自由移动,实现测量方法的全方位改进,提高船舶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4.
李灼烁 《珠江水运》2011,(22):53-58
本文依托某工程实例,在同条件下,通过采用单增加竖向排水通道(水下排水板)与采用部分置换同时增加竖向排水通道(水下砂桩)两种不同方案得出的结果对比,分析在水下深层软弱地基加固处理中各自的施工效果及工期、费用情况等,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设计或者施工参考,同时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战斗舰艇各种舱室、人员和部门繁多,各种工况下人员部署复杂,本文建立以通行距离最小的简化舰船通道网络模型,通过分支定界法对完整网络和N-1损害工况下网络进行了优化求解,得到各工况下网络流量分布。计算结果可为通道网络的设计、验证和完善提供依据,对通道网生命力设计和损管决策和操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战斗舰艇各种舱室、人员和部门繁多,各种工况下人员部署复杂,本文建立以通行距离最小的简化舰船通道网络模型,通过分支定界法对完整网络和N-1损害工况下网络进行了优化求解,得到各工况下网络流量分布。计算结果可为通道网络的设计、验证和完善提供依据,对通道网生命力设计和损管决策和操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潜艇内部是一个狭小的空间,携带的器材、工具、给养等种类繁多。为了便于人员行动、设备维护及安全使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讨论了潜艇内条件下对设备安全性、操作性和维修性的特殊要求,对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有关设计单位和科研院校组织开展了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设和葛洲坝枢纽船闸扩能的前期研究,本文对三峡升船机建设运行及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57 000 DWT散货船检验通道的详细设计及三维设计在检验通道设计中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阿芙拉型成品油/原油船边压载舱通道的设计与优化,并在满足IACS关于检验通道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使该通道更便利,同时降低建造成本.  相似文献   

11.
南通电厂码头输煤通道需跨越天生港水道和横港沙,为减少输煤通道对天生港水道通航的影响,设计分别就输煤通道采用桥梁方案和隧道方案通过天生港水道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对两种输煤通道方案的比较和分析,提出在现阶段实施桥梁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船舶设计的角度总结永久检验通道(PMA)的规范要求,并结合实际船型的设计要点进行介绍,为油轮检验通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型水面舰船工作空间通道作为舰船内部人员流动的载体,其通行能力是人员流动性能与工作效率的衡量指标,在保证水面舰船技术性能指标的前提下,舰船总体方案设计应考虑舰船内部工作空间通道的通行能力,为完成具体作业任务操作的人员流动提供便捷的通道。本文通过对大型水面舰船工作空间通道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指标以及舰船通道人员流动特性的分析,依托人员流动仿真技术构建舰船通道人员流动仿真模型,模拟分析通行设施设置参数变化时内部人员的流动情况,以横向直行走廊通道为例进行设施设置参数与通行能力分析指标关系模型的说明。  相似文献   

14.
在错综复杂的水路巷道中,舰船需要通过航向通道系统的计算,来完成对舰船航向路径的规划选定。其中,海量数据在综合计算过程中会出现信号间的相互抑制,抑制信号会转化为判定误差,造成舰船航向通道控制出现偏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舰船航向通道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嵌入式技术,组建前端数据独立计算平台,通过数据处理硬件对多项数据进行分离计算。通过设计融合策略对独立计算后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计算,最后,通过非线性控制算法对通道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判定,实现自适应的自动控制效果。通过设计仿真场景对设计系统进行数据模拟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船舶的安全进港航行,岛式防波堤堤头一般需设置导航灯,而作为导航灯桩的基础结构及其检修所需的通道设计暂无相关规范可以参考。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在岛式防波堤导航灯桩基础及检修通道设计过程中逐步调整和优化,提出了一种合理可行的岛式防波堤导航灯桩基础及检修通道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综合考虑了导航灯桩基础在波浪作用下结构的整体稳定、导航灯桩基础对人工护面块体安装的影响、检修通道使用的便利性以及现场施工的可行性等众多因素。该岛式防波堤导航灯桩基础及检修通道的组合结构可为类似港口工程项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构检验通道(PMA)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船员、检验员等在检修时可以进行近观检验和结构厚度的测量,合理设计布置PMA在整个船舶舾装通道设计中非常重要.对81 500 DWT单壳散货船的PMA进行了设计,经实践证明,本文所提供的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客船设计应确保提供安全的脱险通道,使船上人员能安全、迅速地撤向救生艇和救生筏登乘集合区。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不断地更新和补充相关的规范、规则,完善和优化客船的脱险通道设计体系。阐述客船脱险通道设计涉及的主要规范、规则、决议和通函,介绍ARANUI 5豪华客货船的脱险通道设计,对客船上起居处所和服务处所的脱险通道设计及关键点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8.
客船设计应确保提供安全的脱险通道,使船上人员能安全、迅速地撤向救生艇和救生筏登乘集合区。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不断地更新和补充相关的规范、规则,完善和优化客船的脱险通道设计体系。阐述客船脱险通道设计涉及的主要规范、规则、决议和通函,介绍ARANUI 5豪华客货船的脱险通道设计,对客船上起居处所和服务处所的脱险通道设计及关键点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9.
深中通道工程采用东隧西桥方案,建设期75个月,期间通道与通航船舶相互影响,安全风险较大。航标是通道水域的基本助航设施,在确保通道安全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方案设计也是通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重大海上工程航标配布原则,分为施工期(隧道施工区、桥区和锚地)和营运期(水上引导标志、人工岛位置标和警戒标、通航孔桥梁标志)对航标布设方案进行了设计。本文将为今后我国进行重大海上工程通航安全保障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船舶在设计过程中,受设计需求影响,将舱室与通道空间设计空间缩小,增加了安全隐患。本文通过构建相应的监控系统,将智能控制技术引入其中,在联动装置启动的基础上,能够确保对水上船舶的实时监控,并且及时发现船舶安全隐患,有效提高船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