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萍 《中国船检》2008,(9):50-51
●我国的年造船能力、年产量、手持订单均居于世界前列.标志着中国已经跨入了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 ●2007年.中国船舶工业创下了造船完工量世界第三,手持订单量世界第二.新接订单量世界第一的骄人业绩。 ●2007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3%,首次突破全球造船量的1/5。2008年1~6.PJ份.中国造船完工量1024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到26%。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造船、航运及其配套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保持了强劲的势头。2004年我国造船量880万载重吨,占全世界的14%,2007年我国的造船量达到1893万载重吨,增幅115%,占全世界的23%,居世界第三,目前,我国造船企业的手持订单已是世界第一;我国民用运输船舶拥有量增幅飞速,1997年全国水上运输船舶拥有量为4781.4万载重吨,2007年为11881.5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3.
《船舶工程》2007,29(4):I0004-I0005
2006年是我国船舶工业贯彻实施"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经各船舶企业的努力奋斗,使船舶工业呈现出了持续、稳步、健康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全国造船完工量达1452载重吨,同比增长20%,新承接造船订单达42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3%.我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9%,连续12年稳居世界第三,与韩国、日本等先进造船大国的差距大幅缩小;新承接船舶订单占世界份额的32%,位居世界第二;手持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4%.  相似文献   

4.
行业信息     
《船艇》2006,(7)
◆国内造船动态◆一季度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06年一季度,我国船舶工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实现良好开局。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一)新接、手持船舶订单量大幅增长,造船完工量有所下降全国承接新船订单7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8%;手持船舶订单446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0%;受造船周期规律性影响,全国造船完工量24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7%。按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我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5.4%、27.4%和19%。(二)生产持续高速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同步增…  相似文献   

5.
船舶配套:高消费压痛造船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中国造船业开创了超出想象的大局面。据预计,2004年造船完工量将突破800万载重吨,占世界份额的15%;明年造船完工量将超过1000万载重吨,占世界份额达18%以上。这已经超越了中国原来的预期目标(2005年占世界份额的16%)。 但我们仍然有不足。前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视察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时指出,虽然我国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我国造船工业和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我们的研发水平、建造水平和配套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我们不仅要做造船大国,还应做造船强国,这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的确,我们在惊喜之余,也不能忘记辉煌背后的疼痛。比如,船舶配套高消费现象,就是眼下制约中国成为造船强国的最大障碍。为什么船舶配套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如何才能走出高消费的误区,成了中国造船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记者前往全国一些地区进行了采访,以探其因。  相似文献   

6.
1中国船舶工业突飞猛进,船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产量看,200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已达880万载重吨,占世界当年市场份额的14%。我国已连续10年造船产量占世界第3位。据最近的预测,2005年造船完工量肯定能突破1 000万载重吨,约占世界2005年  相似文献   

7.
前言造船产业的大发展给船舶配套业带来了生机,据统计,船价的 40-50%是配套设备.船体占30%左右,其余是舾装与试验。2004年全世界造船量6020万吨,我国造船量855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 14%。世界造船产值突破500亿美元,其中配套设备约230亿美元。纵观造船产业近40年的发展情  相似文献   

8.
一、世界造船市场1.1974年以来的世界造船完工量自1974年以来,世界造船完工量1975年为最高,共计3420.3万总吨,以后就逐年下降。近年虽稍有回升,但1984年的完工量也只有1833.4万总吨,仅为1975年最高产量的53.6%。1974~1984年世界造船完工量见图1。  相似文献   

9.
1999年日、韩、中三国竞争态势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艇》2000,(2)
据外刊报道,目前全球75%的造船量集中在远东。世界造船市场形成日本、韩国和中国三足鼎力的格局。欧洲因建造油船和散货船的价格无法与远东竞争,所以占世界造船量份额不会很大。今后这一格局也难有所变化。报告预测,到2007年韩国和日本占世界造船量的份额仍有望双双达到35%,中国占15%,欧洲占10%。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与船舶工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新船订单、手持订单以及完工量三大指标已多年保持世界第三,2007年三大指标已跃居第二.根据现已手持订单测算,到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尽管如此,我国在造船理念、技术运用、管理效率等多方面与日韩等造船强国还存在很大差距.要实现我国世界造船大国、造船强国的目标,必须要从简单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向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来提高竞争力.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研究我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在9·11恐怖事件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下,2002年国际船市颇为清淡。但到2002年底,随着“威望号”油船失事,集装箱海运量猛增和伊拉克局势趋紧等一系列经济政治事件的发生,国际船市开始出现重大转机。进入2003年,国际造船市场和航运市场持续好转,全球新船订造异常活跃,世界新船订单量大幅增长,全年造船产量也将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数据分析表明,国际造船市场正处于罕见的兴旺时期,出现了继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新的造船热潮。 一、国际造船市场呈现罕见兴旺 2003年是世界船舶工业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世界新  相似文献   

12.
数据快报     
《航海》2010,(2):46-46
<正>74%2010年江苏船舶产业经济分析会上透露出消息,2009年,江苏省造船完工量为548艘共计154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4%,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2.6%,占全国份额36.4%,是我国造船完工量唯一过千万载重吨的省份。  相似文献   

13.
世界造船总量增加 1992年世界造船产量达到1860万GT,是197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劳氏船级社的年度商船完工报告显示,虽然1992年完工的船只仅有1506艘,比1991年完工的1574艘船只数量少,但从完工船的吨位看,1992年却比1991年多250万GT。日本和韩国的造船产量约占世界造船产量的三分之二。据报道,去年日本造船完工量为760万GT,比1991年增加了30万GT;韩国的造船吨位量为480万GT。  相似文献   

14.
<正>2014、2015两年,中国诞生了9几家航运保险中心,中国的航运保险真的成熟了?我国航运保险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远不及我国航运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实。虽然我国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国际贸易大国、第一港口大国、第二大造船国及第三大国际航运大国,但从航运保险这一个侧面来看,中国离航运强国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刘淮 《船艇》1998,(9):34-39
一、公司概况: 现代重工业公司(以下简称现代重工)是韩国最早建成的一家以造船为主的大型综合性重工业公司。1972年。当船厂建设还在图纸上的时候,现代重工就接到了第一艘VLCC订单,然后一边造坞,一边造船。1974年第一艘26万载重吨油船建成时,世界  相似文献   

16.
日本《船的科学》杂志报道,1985年7月召开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造船工作委员会上,日本造船工业会提出了对今后世界造船需量的预测(见图)。这一预测是基于以下考虑得出的:①世界经济进入低增长时期;②海运量的增长将继续处于低水平;③将有相当数量的船报废;④现在约有1亿载重吨油船和3500万载重吨干货船过剩,这将抵消部分需求量。  相似文献   

17.
造船强国:路漫漫其修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的一年,国际船舶市场急速攀升,世界造船产业加快向东方转移,令国人似乎看到了实现造船强国梦想的曙光。2003年中国不菲的造船业绩,使舆论和业界似乎都不愿再保持低调,赶超日、韩问鼎世界造船霸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从情势看,这种推论似乎是成立的,我国造船业已跻身世界三甲,并且坐稳了第三的位置,同时,我国还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成本低的优势,而这正是日、韩的软肋。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我国造船业已经具备了与日、韩抗衡的实力?未来世界第一造船强国的宝座非中国莫属吗?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远洋航务》2010,(1):39-39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至10月,我国新接造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超过韩国,居世界第一;造船完工量居世界第二。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认为,世界造船业存在一个演变规律,日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快速发展,韩国在两次石油危机中崛起。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造船中心也将加快转移,一些发达造船国家由于成本等因素进一步退出主流船舶市场,  相似文献   

19.
1969~1974年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第一次造船热。作为三大造船指数的新船订货量、手持订单量和造船产量均创历史最高记录。然而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新船需求不振,造船产量在1500万总吨上下徘徊。直至上世纪末,世界新船成变量开始上升,手持订单量不断增多,造船产量随之连年增长。特别是2003年以来,世界新船订单量再次大幅增长,全年造船产量也有望突破历史最高记录。数据分析表明,当前世界造船业正处于罕见的兴旺时期,世界已经出现新的造船热。  相似文献   

20.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世界十大造船集团中,两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九位。根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韩国现代集团以1230.1万载重吨名列2006年世界造船集团完工量第一名,占当年造船完工量16.1%的份额。世界十大造船集团中两家是韩国企业,2家是中国企业,6家是日本企业。2006年全球造船完工1778艘,744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再创历史新高。中国船舶工业造船完工1452万吨,连续12年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2006年造船完工量602万吨,新接船舶订单2652万吨,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