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根据《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中的直埋水平转角管段应力验算方法,对直埋水平转角管段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弹性抗弯铰解析法,通过改变不同的设计参数,对直埋供热水平转角管段的受力情况进行了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明确了影响弯头应力的主次因素,发现弯头的曲率半径、管顶埋深、管径和循环工作温差对直埋供热水平转角弯头的应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影响的规律不同。通过计算,绘制了部分工况下的应力图,可以直接在图上查找相应数据,对进一步优化直埋供热管网布置,提高管网可靠性,降低投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竖直90°弯管在水力输送固料过程中的两相流动及压力特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分析不同弯径比的固液两相流竖直90°弯管内流场和固相颗粒分布规律以及对弯管段和直管段的压力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弯径比影响弯管内固相颗粒分布状态是不同的,弯径比的增大会加强颗粒移至管道中心的效果,弯管内的二次流现象的明显程度也受弯径比的影响;管道内压力最大的区域分布在弯管段上侧,弯径比越大弯管段上侧压力越小,弯管段内部压力分布越平缓,且不同弯径比对管道上下游直管段的压力也有影响,其中对下游竖直直管段压力影响最大,直管段所受压力变化随弯径比的增大,其梯度变化也在降低。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目前热煨弯管加工过程中工艺管连接方法存在的不足,在分析热煨过程中弯管后直管段与工艺管连接处受力状况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操作简便、能耗低的弯管后直管段与工艺管连接方法.  相似文献   

4.
铁磁构件缺陷参数对漏磁场的影响较复杂,磁荷模型在理论上可以定量分析该磁场问题,但只能适用于简单缺陷形状情况。因此,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技术更具灵活性。为了进一步分析油管缺陷参数对漏磁场的影响,建立了油管缺陷漏磁场仿真模型,研究了裂纹深度、裂纹宽度、裂纹深宽比、裂纹倾角对漏磁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漏磁场强度随油管缺陷裂纹宽度的减小或裂纹深度、裂纹角度的增加而增强;对于深度比,相对于裂纹宽度,裂纹深度对漏磁场的影响更明显。仿真结果为缺陷检测系统设计和缺陷信号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Abaqus软件,分析了拱肩裂纹对直墙拱形隧道整体稳定性和强度的影响,归纳了模型的破坏规律;数值模拟计算出了隧道周边各点的Tresca应力和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YI和YⅡ,并采用模型试验对模拟结果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拱肩处的贯通裂纹会降低直墙拱形隧道的整体稳定性及强度,随着裂纹与侧壁夹角θ的变化,裂纹对隧道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当θ=130°时,裂纹对直墙拱形隧道的整体稳定性及强度影响最大,裂纹尖端的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YⅡ也最大,应力集中现象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根据BS7910-99<焊接结构缺陷验收评定方法指南>和<压力容器缺陷评定>,对一台天然气缓冲罐筒体焊缝中的裂纹进行了安全性评定.首先,通过超声波和X射线探伤确定了4条焊接裂纹的位置,然后根据缺陷规则化原则对焊接裂纹进行了规则化处理,得出等效裂纹值.在计算焊接裂纹应力并对比材料性能数据的前提下,以Lr为横坐标δr为纵坐标绘制了平面缺陷筛选评定失效评定图,发现所有的点均在安全区内,并且有一定的安全余量.由此评定得出,在正常操作条件下,该缓冲罐是安全的.但考虑到裂纹可能继续扩展,建议尽快更新或返修.  相似文献   

7.
注汽管道承压能力评估和实物试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失效评估图技术对某注汽管道进行了承压能力评价,给出了管线在不同腐蚀壁厚情况下的极限承压能力和极限裂纹尺寸。并利用实物爆破试验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对爆破断口进行宏观和微观分析,发现管段的开裂属于脆性开裂。  相似文献   

8.
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天然地应力的平衡状态将会受到破坏并进行应力重分布,在构造应力场或自重应力场作用下将会引发裂纹的起裂、扩展和贯通,从而导致隧道的失稳坍塌。文章采用数值模拟和室内模型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了裂纹位置、长度、深度等因素对马蹄形断面隧道围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其中,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围岩的破坏形式及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隧道模型试验研究了裂纹对隧道模型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较为吻合;(2)裂纹位于马蹄形隧道的拐角处或裂纹倾角为45°时,对隧道的稳定性削弱作用最大;(3)隧道围岩内裂纹的长度越长,隧道模型的抗压强度越小;(4)裂纹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裂纹深度对隧道的危害性作用基本呈线性增加的趋势;(5)裂纹缺陷对隧道围岩应力重分布及破坏形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验证高清漏磁内检测技术对焊缝处裂纹型缺陷检测能力,对西气东输二线一处裂纹型缺陷管进行了牵拉试验研究。牵拉试验结果表明:在4 m/s牵拉速度内,裂纹型缺陷信号特征明显,数据分析时可进行缺陷特征识别。在4.61 m/s最大牵拉速度下,缺陷特征信号幅值最大衰减达77%,缺陷特征仍存在,但因信号平缓,识别较困难。对利用高清漏磁内检测技术检测焊缝缺陷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沉管隧道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田村重四郎和冈本舜三提出的沉埋隧道地震响应分析的数学模型,对南京长江越江隧道(沉管段)方案进行了地震响应的纵向受力分析。分析中采用了隧址处100年超越概率为2%的人工合成地震加速度,考虑了不同管段的联结方式和不同的计算参数,对初步设计中沉管段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论证,所提供的数据曾为设计单位所采纳[1]。  相似文献   

11.
ERW输油管道试压爆裂原因分析及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新建的273.1mm×6.0mmX52ERW输油管道在试压过程中发生了多起爆裂事故。对输油管道爆裂事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爆裂的管线管断口和裂纹进行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对管线管焊缝质量和材质进行了全面试验分析。认为管线管爆裂原因主要是在电阻焊过程中工艺不当,产生了未焊透缺陷和裂纹,在试压过程中管线管从这些原始的焊接缺陷位置发生了爆裂事故。采用失效评估诊断技术和Mente-Carlo失效概率技术对试压合格的管线进行了适用性评价(Fitness-forser-vice),认为管线管经过压力试验后仍存在小的未焊透缺陷和裂纹,带有这些焊接缺陷的管线按设计的压力运行可能会发生爆裂事故,因此该管线应当降压运行。经过分析给出了该管线最大运行压力。  相似文献   

12.
以哈萨克斯坦让那若尔油田-KC13天然气管道工程为例,阐述了中方专家对俄罗斯监理误判的6道“焊接裂纹”(实际为焊接气孔)进行的认真分析。首先,从底片成像的分析上,对裂纹的判定提出了疑问;进而,从工艺分析上,排除了冷裂纹和热裂纹的可能性;最终,综合判定该缺陷为链状条虫形气孔。同时,说明了为减少低温环境下的焊接缺陷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为中国施工单位在中亚地区进行类似的焊接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铁一号线越江隧道运营期结构变形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广州地铁一号线珠江越江隧道运营期结构变形监测实施要点,以及根据沉管段结构特点,对监测系统完善的过程;并分析了沉管段的变形规律,对变形原因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今后对类似结构的建(构)筑物如何进行监测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含轴向内表面裂纹管道极限载荷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获得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是结构极限分析的基本任务。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技术,通过新的极限载荷确定方法一停机点法,对内压作用下含轴向内表面裂纹管道的极限载荷进行了系统的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无量纲极限内压(pB/pP)主要和裂纹深度与管道厚度比(A/T)、管道厚度与直径比(T/DO)有关,裂纹长度与管道直径比(L/DO)对其影响可以忽略。建立了含轴向内表面裂纹管道无量纲塑性极限内压数据库,可供缺陷管道安全评定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某3000 m3内浮顶成品油常压储罐罐壁存在"十字"形焊接缺陷,不符合GB 50341-2003的规定,取样后经室内检测和解剖发现,焊缝还存在未焊透和较严重的错边缺陷。为评价上述缺陷对储罐承压能力的影响,将未焊透缺陷简化成裂纹型缺陷后,用API 579-2000中的裂纹型缺陷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同时用静强度方法对错边缺陷进行了安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未焊透缺陷对储罐承载能力没有影响,但错边缺陷导致储罐最大允许液位降低,安全液位高度为8.562 m.  相似文献   

16.
长输管道宽频超声内检测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宽频超声检测技术开展了旋转探头和阵列探头管道超声内检测器 (BUS-Pig)研究,实现了数据处理,管道腐蚀缺陷超声检测B、C扫描图像化和缺陷的三维图像化.实验结果表明:达到了管道腐蚀测厚精度±0.5 mm、腐蚀分辨率10 mm×10 mm的要求,并可检测评价管道截面尺寸.另外,对管道轴向裂纹的超声检测技术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介绍了穿越各种中小型河流管段的方法和经验,并提出对穿越管段进行综合维护的五种方法,对穿越河流管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本文对油气输送管道的安全和维护管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某条输油管道为例,建立基于完整性管理的专业性检测技术体系,开展基于完整性的专业性检测,并对管道缺陷进行合于使用评价,分析占压管段的安全可靠性,为输油管道安全管理和预知性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中分析了国内外热收缩带质量差异的原因及后果,介绍了美国瑞侃(Raychem)公司、加拿大卡努沙(Canusa)公司产品实际试用的情况。在技术经济对比的基础上,确定定向钻管段补口应选用进口的定向钻专用热收缩带,顶管段、水下段和大开挖管段补口最好也选择进口的通用热收缩带。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输油管网检漏系统在胜利油田的应用,给出了系统的通讯方式及泄漏点的定位方法.该系统采用数传电台通讯及CDMA无线通讯方式,定位方式分为直管段定位及分段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