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全自动驾驶车辆段典型的运营场景入手,分析倒装与顺装方案对全自动驾驶车辆段的影响,总结出全自动驾驶模式下车辆段的特点,结合运营场景提出总体布局的设计思路。如在车辆段新增全自动运行区域,由信号系统实现列车的全自动驾驶功能;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增加与车辆段通信、信号、视频监控、火灾报警等系统接口,实现各系统的联动等。分析表明,全自动驾驶车辆由于其自动运行区和非自动运行区的划分,以及转换轨位置的不同,与传统车辆段总体布置有着较大的不同,在设计全自动驾驶车辆段总体布局时要充分考虑自动运行区的划分和车辆调车方式的不同,以及开通初期人工驾驶模式到全自动驾驶模式的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2.
介绍全自动驾驶模式下地铁车辆段洗车机的功能及构成,分析该设备与相关专业之间的技术接口界面和内容,提出在洗车机招标时,建设单位对招标范围合理划定的建议,以期为全自动驾驶模式下地铁车辆段设计或建设单位招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车辆段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地铁全自动运行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完善适应全自动运行技术的车辆段工艺设计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总结北京、成都、哈尔滨、深圳、济南等城市的全自动运行车辆段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对全自动运行地铁车辆段的总平面图和与全自动运行有关的设施的设计进行初步的探讨与研究。明确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后,都有哪些车辆段线路和设施受到影响,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对全自动运行地铁车辆段的防护分区原则、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尤其明确了周月检线、转换轨、试车线、回转线等车场线的分区属性,对车辆段总平面图的设计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对防护分区内的停车列检库、周月检库、洗车库、转换轨、试车线的设计提出具体要求和方法。分析地铁列车往返全自动运行区与非全自动运行区的各种工况,为信号系统设计和车辆段工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铁车辆段进行物业开发是今后车辆段建设的发展趋势,但目前物业开发车辆段首层盖板高度设计不尽相同,盖板高度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性需进一步分析研究。提出并分析物业开发车辆段首层盖板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主要影响因素对广州市轨道交通21号线镇龙车辆段首层盖板高度的设计及其对工程投资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说明。研究得出,镇龙车辆段首层盖板高度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合理取值,进而得出其首层盖板合理的设计高度并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全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现状。通过车辆段的全自动改造可以提高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全自动运行等级。既有车辆段存在库线长度较短而不能满足全自动唤醒后完成筛选及自动入库精确停车的问题。通过变更计轴区段划分解决唤醒后自动车及非自动车筛选问题;通过安全制动模型的变更及安装局部定位设备后入库停车控制流程的变更来解决自动入库停车的问题。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既有车辆段短库线自动化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阐述全自动运行系统的优势及国内外发展概况,提出地铁车辆段应用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必要性。分析车辆段总平面布局规划原则,包括功能分区划分、信号转换区段设置、围蔽设施隔离等。以哈尔滨地铁2、3号线车辆段为例,分别研究尽端横列式和顺接纵列式2种典型车辆段总平面布局,以及段内列车运用整备与检修作业流程,并对应用全自动运行系统后车辆段的其他变化进行阐述,可为全自动运行车辆段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东北线采用全自动信号ATC系统,列车在正线和车辆段全部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介绍了东北线信号ATC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移动闭塞的工作原理。简单描述了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总体情况,以及实现全自动列车驾驶模式的追踪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线路的车辆段中,列车库门与行车安全、行车效率密切相关。然而普通电动库门的控制器往往只关注电机的驱动和本地控制,无法实现与外部系统的多功能、安全联锁。因此,文章设计一种用于全自动驾驶线路的列车库门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三级控制模式:信号联锁下的自动控制、操作IBP盘的远程人工控制以及本地控制,并重点分析其接口电路的安全功能设计以及红外探测、障碍物检测等功能的硬件设计。该控制器应用于全自动驾驶线路的列车库门,可以提高运营效率,确保列车的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开发平台在未开发前具有雨水汇水面积大、径流系数大的特点,市政冲击负荷大。结合西安市某车辆段上设盖板平台的雨水调蓄具体设计案例,从合理性、合规性、安全性及经济性角度出发,提出采用车辆段盖板作为雨水调蓄池的设计理念,通过增加外挂檐沟侧壁高度、减小沟底雨水管管径等措施,达到降雨时盖板边蓄边排的目的。研究分析表明方案安全可靠,同时具有节约用地、节约投资、削减洪峰流量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代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167-171,176
结合东钱湖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设计实例,通过分析车辆基地用地边界条件、上位规划、物业开发需求、消防及结构设计要素,提出车辆基地总平面布置、盖板高度、消防设计、结构设计等设计思路.在车辆基地中创新性地应用了装配式检修立柱,介绍了智慧车辆段的创新技术,讨论了针对细节的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铁燕房线车辆段实现列车全自动出入段、洗车,通过车辆段控制中心(DCC)调度员上传列车派班计划,列车按照时刻表自动触发进路、自动运行。停车列检库增设地下通道,实现对进入全自动运行区域作业人员的防护。信号系统设置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TIAS),车辆配备休眠唤醒模块和辅助驾驶设备(AOM)达到远程控制目的。全自动运行减少了人工排列进路,不需人工整备列车,车辆段行车指挥人员减少8人,值守司机作业时间减少1 h。后续全自动运行车辆段建议在停车列检库A端与B端间平交道下建设地下通道,减少库内人员穿行对行车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全自动驾驶信号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计算机联锁与列检库、洗车库的接口功能和逻辑关系。根据车库门作业场景分析及其防护原则对联锁逻辑方案进行了设计,方案中增加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满足了全自动无人驾驶的设计要求。通过实际工程测试应用,本方案提高了列车出库、回库及洗车作业的效率,提高了车辆段、停车场列车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首先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列车对车辆段设计带来的主要变化,并分析不同段型的车辆段总平面布置的设计特点与注意事项;然后研究车辆段停车列检库、转换轨、洗车库的主要设计参数变化,并给出设计建议;最后分析全自动运行列车对车辆段设计带来的其他影响。此研究结论和建议可为车辆段总平面设计和工艺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全自动驾驶方式是城市轨道交通一个新的运营理念,对车辆段(尤其是运用库)的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影响很大,国内尚缺乏实践经验,亦未有相应规范出台。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运用库在投入运营一段时间后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检修人员的作业效率,使得运用库的整体运行效率低。本文分析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经济合理的全自动驾驶车辆段运用库布置方案,使得运用库不仅满足停车列检、双周三月检和补洗列位的流程要求,更做到工艺流程顺畅、空间流分配合理。该方案目前已运用到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  相似文献   

15.
列车在全自动运行驾驶模式下会出现丢失定位的故障情况,需快速获取定位或者运行至就近站台区域。结合列车在正线区间、折返轨、车辆段运行等场景,对全自动限速运行模式的申请流程、移动授权距离、场景处置等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全自动驾驶线路车辆基地安防系统的设计需求与智慧化安防系统的设计方案,以成都轨道交通 9 号线武青车辆基地的安防系统设计为例,对武青车辆基地全自动驾驶区与有人驾驶区的边界、全段区周界及段 内关键防控点,依据风险特点及智慧化感知需求进行精细化安防措施设计,通过场景图与设备状态及报警信息的 可视化、视频分析与异常事件监测的智能化、风险应对策略的自主化,实现安防平台的智慧化,辅以维保功能的 深入检测、专家系统及资产管理实现智慧运维,从面向用户的功能需求与面向运维的维保需求角度实现较为全面 智慧化的安防系统设计,做到有人和无人作业相互干扰的风险规避,满足全自动驾驶车辆基地运行效率的需求, 并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结合深圳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昂鹅车辆段设计实例,探讨车辆段场坪高程设计、全自动化运行车场总平面布置、车辆段道路设计等站场设计问题。车辆段场坪高程应结合百年一遇洪涝(潮)水位、线路条件、地形地貌、场地雨水排放、周边道路连接及工程投资等因素确定;进行全自动化运行车场总平面布置时,应合理划分自动化运行区和非自动化运行区,2个分区不宜相互穿插,应实现物理分隔,并设置转换轨;在设计车辆段道路时,应根据道路功能需求,合理选择车辆段道路路面、宽度及转弯半径。  相似文献   

18.
在满足对既有系统影响不大,成本增加不多,改造工作量可控的要求下,将既有ATO CBTC运营等级升级为DTO,使CBTC控制范围延伸到车辆段/停车场内,实现自动发车、自动开关门、自动出入库的全自动驾驶模式,提升全线尤其是车辆段/停车场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介绍了升级DTO等级需增加的设备和开发的功能,以及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铁无人驾驶技术发展迅猛,为了实现地铁车辆在段场内的自动控制功能,以郑州地铁6号线花园口车辆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自动无人驾驶段场在工艺布局、防护分区、无人区与有人区隔离等方面进行研究,设计了2个总平面方案并选出最佳方案,为今后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段总平面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地铁车辆段是地铁列车的停放、保养、维护及检修基地。列车清洗是地铁车辆段最重要的日常保养功能之一,各种布置形式的洗车线,对洗车效率和能力、出入段作业干扰程度等影响很大,在车辆段设计中,应结合用地条件,具体选择洗车工艺,优化洗车线布置。为此,对洗车模式进行了研究,然后分析了目前国内主要洗车线布置形式的优缺点,针对常用的咽喉区八字式洗车线,在分析其洗车工艺流程、作业效率及其制约因素等基础上,优化布置,形成一种新型高效率洗车线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