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地铁车站暖通BIM正向设计中,在计算空调负荷时,需在焓湿图确定每个房间的设计参数,费时费力、信息交互性差,无法充分利用BIM模型信息,难以发挥BIM软件优势.针对地铁设备区空调系统,基于BIM模型特点和Dynamo软件可视化编程,通过自动读取模型信息,编制房间人数、设备发热量等数据库,实现不同空调系统、不同房间的空...  相似文献   

2.
高煌 《铁道建筑技术》2012,(Z2):107-110
设备及管理用房是地铁能够正常运营必要的场所,设备用房的温度控制直接影响到车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地铁车站设备用房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时间、负荷特点等进行分析,并与既有通风空调系统形式比较,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系统形式,同时对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地铁环控系统能耗在地铁车站能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设计阶段准确计算空调负荷可有效挖掘系统节能潜力。对屏蔽门系统地铁车站空调负荷组成要素和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目前该系统负荷计算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指出当前对屏蔽门渗漏风和出入口渗透风采用估算方法是造成负荷计算不合理的主要因素。结合国内外研究者实测及模拟结果,对屏蔽门渗漏风和出入口渗透风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屏蔽门渗漏风的定量分析尚未有统一的结论,出入口渗透风是造成负荷偏大的重要因素。探讨快速准确测量屏蔽门漏风量的方法,开拓更加符合我国地铁建设环境的模拟软件,以及充分利用出入口渗透新风减少机械新风负荷是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地铁车站通风空调节能技术应用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是地铁车站的能耗大户,有效降低车站通风空调设备能耗已成为车站通风空调专业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典型车站的空调负荷变化情况,来寻求一个降低车站通风空调设备能耗的有效途径.研究结论:根据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能耗情况,采用节能优化设计流程,对车站逐时客流和空调负荷进行统计分析后,决定采用变频调节技术对通风空调设备进行调节,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节约了运营成本.相应的也可以减少变配电设备的装机容量,减少变配电所的机房面积,压缩车站的土建规模等.并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节能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铁车站内通风空调系统设备负荷特点和控制要求,对常用的几种配电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和对比。经综合比较表明:地上车站采用不设通风空调电控室,通风空调设备由降压变电所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下车站采用在通风空调机房附近设置通风空调电控室,进行集中配电,通风空调电控室集配电、控制为一体的配电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对采用屏蔽门制式的厦门地铁1号线地下车站通风空调大系统负荷进行监测,通过试点车站客流量负荷、新风负荷、设备负荷变化等的综合分析,对车站通风空调大系统的运行模式、能耗水平、室内环境控制效果进行梳理总结.在与传统运行模式对比后,提出基于已知负荷模型的前馈控制策略,并进行试点研究.研究表明,基于已知负荷的前馈控制策略可以有效...  相似文献   

7.
鲜少华 《都市快轨交通》2014,27(5):104--107
介绍屏蔽门地铁车站公共区空调冷负荷的组成及其特性.以杭州地铁2号线某标准岛式地下车站为例,计算不同室内设计相对湿度下公共区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及送风量,结果表明,提高设计相对湿度可以降低冷负荷及空调系统能耗.分析屏蔽门开启时的风量平衡,介绍屏蔽门渗漏风量的研究现状,提出渗漏风量形成的冷负荷计算方法.对公共区空调系统新风量的确定方法进行探讨,给出若干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风空调系统是地铁车站的能耗大户,其用电量约占地铁车站用电量的60%。为了解决地铁节能问题,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相关单位开展了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包括风机盘管、送排风系统、全空气风系统及冷冻水系统节能测试调试工作,并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对各系统的相关参数进行实测和调试,对节能调试过程中设计、施工、设备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措施,提高了通风空调系统的效率,减小了能耗,最终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夏热冬冷地区某地铁车站为例,通过对空调系统中风机和水泵运行能耗的分析,并结合风管、水管等管道传热特征,研究空调输配系统的附加冷负荷。最后得出,地铁车站空调输配系统中风机运行引起的附加冷负荷约占空调总冷负荷的10%,水泵运行引起的附加冷负荷约占 2%,风管及水管因管道传热引起的附加冷负荷约占 1%。此外,基于单位风量耗功率的要求提出空调系统风机运行温升的限值。  相似文献   

10.
以地铁车站公共区负荷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继续完善地铁车站公共区负荷计算方法,用该负荷计算方法得到的数据作为输入参数,应用TRNSYS软件建立地铁车站公共区逐时负荷计算模型。以南方某屏蔽门地铁车站为例,用该站夏季某时间段的实测负荷数据对TRNSYS模型进行验证;并用该模型对负荷影响较大的因素做详细分析,挖掘该站的节能潜力,得到在关闭新风阀和提高车站控制温度时,该站公共区负荷可分别降低68%和42%。希望可以应用该方法为地铁车站公共区空调设计、运行和能耗管理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部分地区地铁车站仅在夏季设置空调系统供冷,冬季不供暖。在运用土壤源热泵系统时,会造成土壤热积累,运行效率逐年下降。冷却塔复合式地源热泵能够在冬季将土壤夏季积累的热量排出,保持土壤冷热负荷相等,从而提高地铁车站空调系统夏季运行能效。通过计算地铁车站夏季空调负荷,对采用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地铁车站空调系统能耗,达到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地铁车站屏蔽门渗漏风量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州地铁隧道通风系统优化方案及站台设置屏蔽门后的实际情况,利用CFD计算模型分析了车站隧道采用典型气流组织方式下屏蔽门开启时的渗漏风量.分析了渗漏风量对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重新认识了地铁车站设置屏蔽门后地铁车站公共区的空调冷负荷.  相似文献   

13.
根据西安市地铁车站内外环境、客流量等因素的变化,采用地铁车站环境控制及能源管理系统,对原有通风空调系统按各种不同运行工况进行节能改造,包括:空调末端负荷节能控制、空调主机热转换效率控制、通风空调系统末端送风量调节控制、风系统与水系统协调控制等。西安地铁2号线3个车站的改造后测试结果证明,对地铁节能降耗作用明显,可为同类工程的改造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的重大目标,地铁空调系统的能源节约问题愈发凸显。由于地铁设备管理用房的负荷随设备启停变化较为明显,传统定风量空调系统无法改变系统送风量,存在冷量浪费的问题。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可实现不同房间、不同时刻的按需送风。搭建郑州某地铁车站小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模拟平台,并与地铁设备用房负荷模型集成,实现房间风量的按需供给;通过变风量系统模拟平台对该地铁设备用房变风量系统进行控制模拟运行,研究系统的风量控制特性;对末端VAVbox中阀门开度进行控制,实现在不同负荷需求下房间的按需送风。结果表明,该系统实际运行风量与需求风量基本吻合,偏差小于1%;并进一步比较了定风量系统和变风量系统的温控效果,其中采用定风量系统房间温度降低至34℃(低于设计温度36℃),而变风量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房间温度为36℃,避免了冷量浪费。  相似文献   

15.
对地铁车站水冷直膨式空调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指标(IPLV)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以IPLV的评价理论为指导,结合广州地区的气象条件和地铁典型车站,得出夏热冬暖地区地铁车站公共区的建筑热负荷特性,分析并计算IPLV的权重系数,讨论水冷直膨机组名义工况及部分负荷的测试工况条件,确定了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地铁车站水冷直膨式空调机组IPLV的计算公式。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直膨式空调机组国家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针对大连的气候特点及大连地铁的具体情况,对大连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方案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根据SES地铁环境模拟软件的计算结果,选择较为经济合理的通风空调系统方案及运行模式。研究结论:大连地铁通风空调系统采用机械通风,开闭式运行相结合的方式。(1)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依靠列车运行所产生的活塞风对车站和区间隧道进行通风换气、冷却降温,可减少通风设备的开启时间,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2)针对大连夏季室外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的特点,夏季最热月对送入车站公共区的室外空气采取除湿措施,可为乘客创造一个更为适宜的车站内部空气环境;(3)车站通风设备与区间通风设备相互兼用,根据不同的工况相应转换运行模式,可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设备初投资及维修保养费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影响地铁车站空调负荷的关键因素以及怎样利用焓湿图确定大系统(公共区)冷量及风量,以广州地铁四号线车陂站为例介绍一种计算屏蔽门系统冷负荷的图表让大家作为参考,指出现有车站冷量及风量计算中存在有待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方兴未艾,改善候车环境的舒适性、降低地铁的运营能耗是保证地铁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通风空调系统对地铁车站环境的舒适状况影响显著,但其能耗占地铁运营总能耗的比例大,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可以挖掘。因此,针对国内外关于地铁车站环境舒适性所开展的调查研究进行汇总,指出车站所在地的气象参数、车站结构和新旧程度以及沿进出站路线的环境参数变化幅度都是影响车站舒适性的主要因素。分析总结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营现状及节能研究进展,提出应通过物理过程分析合理建立空调负荷预测模型等,结合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方案的改进优化。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地下铁路客站环控通风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目前,我国有关地下铁路客站环控系统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较少,无前期工程经验可借鉴,本文针对地下铁路车站站台层的特点,对其空调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论:提出了地下铁路车站站台层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思路,并通过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风量、冷量的配置以及送风位置进行了优化分析,确定了合理的设计方案,供今后包含地下铁路车站及地铁车站于一体的枢纽站房空调系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某地区通风空调系统能耗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了地铁初期运行空调大系统、小系统、隧道通风系统全年能耗分布及能耗组成情况。结果表面,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能耗主要来源于空调大系统和小系统,甚至于空调小系统的能耗在近期超过了大系统,小系统节能研究依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