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设计一种免处理船舶压载水系统液位自动调节试验装置,提出基于以太网和CAN总线的压载舱液位控制方案,对装置中的信号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进行软硬件开发,并进行压载舱液位自动调节模拟试验。试验表明:该装置能够保证压载舱液位的恒定调节,可实现数据实时显示和对压载舱液位进行自动控制,为此类免处理的船舶压载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一代计算机辅助舱容计算软件(TANK)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家文  吴永昌 《船舶》1995,(3):48-55
“TANK”是适于在微机上运行的供设计人员使用的新一代舱容计算软件,它能计算舰船正浮或纵倾状态下的舱容,可满足不同国家或船东对船舶坐标原点和方向取值的不同要求。本软件适用性强,人机界面友好、使用灵活、操作方便,可使船舶设计人员能在短时间内非常容易地准备好舱容计算的输入数据,并快速,可靠地计算出精度较高的舱容曲线图表。  相似文献   

3.
针对以液化天然气(LNG)作为85kDWT双燃料散货船主燃料使用,研究和分析LNG储存舱舱容和船舶续航力的计算方法,得出主燃料为LNG时所配置燃油舱、轻柴油(MGO)舱和LNG舱的舱容最小技术参数,满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第三阶段和续航力的要求,为设计人员设计类似船舶的LNG储存舱容积计算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舰船破舱位置的快速识别是及时、准确地进行损管行动的基础,对于恢复舰船生命力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当前给定的浮态进行舰船破舱位置的识别计算,以复原力臂的绝对值最小为目标函数,排水量不变为约束条件,破舱进水量及其重心坐标为设计变量,采用非线性规划法求解该优化问题.该方法不依赖于液舱液位测量装置,可实时计算出舰船破舱的位置.通过对某舰船破舱位置识别计算结果分析,说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为舰船指挥员迅速判断舰船破舱化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船体曲面、甲板面NURBS表达和内底内壳多面体表达,有效的平面与曲面求交算法和几何特性计算方法基础上,给出了任意形状舱室的舱容计算方法.根据围闭舱室的几何元素(舱壁、甲板、船体曲面或内底和内壳)不同,将舱室分为12种基本形状,只需要船体曲面的型值信息、舱壁位置或折点信息以及内底和内壳的折点位置信息,即可进行参数化虚拟分舱和舱容计算,避免繁琐的舱室型值信息的人工输入,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该方法可以计算任意液面包括任意倾斜液面下的舱容,计算结果精确,方法简洁,为船舶3D参数化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油船内壳的设计速度并准确校核货舱舱容,依托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KSHIP(Knowledge-based Ship-design Hyper-Integrated Platform)研究油船内壳快速设计建模方法。针对船尾横剖面提出半自动设计和自动设计方法,采用NAPA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油船内壳快速设计建模与舱容校核系统。实船设计验证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能实现对油船内壳的快速设计并准确获得货舱舱容,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可为后续油船的性能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沪东中华造船公司建造的LNG船,不管是No.96型还是MarKⅢ型,其燃料舱的大致外形都是十边型的多面体.这是目前LNG船舶中应用较为主流的一种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对船体结构空间的有效利用,提高船体装载效率.本文主要通过构建23000TEU燃料舱的三维数学模型,计算燃料舱的整体舱容尺寸,并且根据分段划分对燃料舱舱容进行分解,针对由于总组搭载阶段整个燃料舱长宽高的公差引起的舱容变更,通过三维数学模型计算来确定后续分段如何定位调整,以便确保燃料舱的整体舱容.  相似文献   

8.
船舶液体舱液位遥测方法及数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压力式传感器将其安装在流体舱中尽可能低的位置,对液体舱进行舱容测量,获取舱容与液面之间的关系数据;试验表明,该方法遥测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船舶液舱提供更多方便可靠的监测方式,在对液舱所必须监测的数据特点进行了归纳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蓝牙4.0技术的液位遥测系统,利用HV201数字型液位传感器采集液位数据,整套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燃油舱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时监测燃油舱油位高度,在对船舶油舱的试验表明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谷物稳性是船舶装载散装谷物安全性的重要方面。探讨了谷物稳性计算中平舱要求、积载因数、舱容计算3个基本概念,回顾了国际公约对谷物稳性要求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谷物稳性衡准及快速简便的最大许用力矩校核方法。以典型散货船一个满载不平舱的货舱为模型,详细解析了谷物体积移动力矩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对几种特殊货舱结构型式的移动力矩计算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小型油船液货舱高液位报警装置安装依据,对《油船油码头安全作业规程》作为执法标准依据进行探讨。以典型案例介绍了小型油船液货舱单舱超载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有效的监管建议,以期对小型油船液货舱单舱超载监管有所帮助,减少小型油船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2.
供舰船上排、下水用的浮船坞,是一种特殊用途的浮船坞,控制系统必须按其用途要求进行特殊设计。现介绍该特殊用途浮船坞作业控制系统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手动控制、计算机辅助手动控制、压载舱群液位计算机控制、配载计算及联机控制等。利用计算机实现对浮船坞的作业控制在国内尚无成功的先例,实现对压载舱群液位的控制、配载计算及联机控制等功能更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正0引言以往船舶加装燃油时一般采用测量油舱的液位高度,然后对照舱容表来计算燃油体积。根据空气系数修正燃油体积,再根据燃油温度修正燃油密度,最后计算出燃油质量,称为测量计量法。由于测量计量法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在新加坡加油常有争议,因此自2017年1月1日起,新加坡海事和港口局(MPA)规定,在新加坡水域将强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内河船舶全面实施“零排放”后生活污水贮存柜在加装、改造时的容量争议,附属设施配置不规范,检查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通过MATLAB对调研数据拟合分析,得出推算公式。以最低安全配员为计算基准,明确规范建造舱容大小,并提出了粉碎泵、液位检测、排岸计量、控制箱等附属设施的规范建议以及生活污水贮存柜维护保养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液舱舱容大且无装载限制的新型独立B型LNG船在晃荡载荷下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提出液舱结构晃荡强度直接分析方法。采用规范公式确定液舱晃荡载荷,根据该方法对液舱模型进行粗网格分析,进行典型区域横摇工况下超出应力许用值的精细网格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独立液舱晃荡强度进行有效评估,其中的精细网格计算结果可真实反映高应力梯度区域的应力情况。分析结果可为液舱晃荡强度评估、液舱结构优化以及同类LNG船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货舱满载时货舱区域结构变形曲线的形状和数值大小以及对舱容体积的影响程度等的快速计算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采用可操作、易测度的变形测度指标——拱垂度来联系货舱区域结构变形曲线的处理方法,探索建立货物载荷一拱垂度货舱区域结构变形曲线一货舱舱容体积修正的关联,进而求得同型船满载状态拱垂度、载荷大小、结构变形间的关系及规律。以某油船为例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载状态下,船体舱段载荷对舱段拱垂值、最大变形值是有影响的,并且这种影响是有规律的;而船体载荷与船体结构变形最大值、拱垂值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液舱舱容大且无装载限制的新型独立B型LNG船在晃荡载荷下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提出液舱结构晃荡强度直接分析方法.采用规范公式确定液舱晃荡载荷,根据该方法对液舱模型进行粗网格分析,进行典型区域横摇工况下超出应力许用值的精细网格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独立液舱晃荡强度进行有效评估,其中的精细网格计算结果可真实反映高应力梯度区域的应力情况.分析结果可为液舱晃荡强度评估、液舱结构优化以及同类LNG船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船舶液货舱舱容计量与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勇  胡勇 《船海工程》2011,40(2):40-44
用全站仪对船舱进行分段精确测量,取得各截面上测点的准确数据坐标。建立船舶舱数学模型,采用B样条方法对所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形成数学舱图。利用Matlab计算舱剖面相应高度的截面面积,再积分求出相应高度的型容积,扣除舱内部构件体积,得出正平容积表。对船舶实际状态的型容积进行容积修正,同时扣除相应高度构件的体积,得出在不同高度不同状态下的舱容修正表。将两表对照使用,得出液货舱内准确的液货体积。  相似文献   

19.
肖志勇 《中国修船》2011,24(1):42-44
“HAM318”是一艘挖泥船,原来的泥舱舱容太小,需要增加泥舱舱容。大连中远船务承接此项改装工程,从船舯部将其割开,加入51.1m长的新制分段,分别于原船艏部和艉部连接。改装后的船舶将增加13800m^3的泥舱舱容。文章将对该轮加长改装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船舶近满载液体舱自由液面对稳性影响的修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若考虑船舶液(体)舱内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对于非液货舱通常是按装载50%舱容液体的固定值计算。当液舱(接)近满载时,许多船舶由于缺乏修正资料或方法,其影响值均被看作为零。事实上,对于那些设置有容量大、数量多的液舱的船舶,若将众多近满载液舱对稳性的影响进行叠加,其数值已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数学推导,借助计算机模拟运算,结合计算实例,介绍了一种适应性较强的近满载液舱自由液面对稳性影响的计算方法,具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