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地铁车站多位于城市繁华地带,受环境所限大多不具备明挖施工条件,新型洞桩法暗挖车站采用单层导洞内机械成桩的施工方法,替代传统的人工挖孔桩安装钢管柱的施工方法,本技术研究在导洞内机械成孔灌注桩内插入钢管柱一次浇筑成型的施工方法,引入了地面钻孔桩内液压插入钢管柱机械,在导洞内进行钢管柱垂直度调整控制技术,省去钢护筒安装及拆除工序,解决人工安装定位器误差大及施工效率低问题,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效果;基于本技术对液压插入机进行改装,集下钢筋笼、下钢管柱、定位及钢管柱垂直度调整于一体的钢管柱安装机已在北京市后续洞桩法车站中投入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铁10号线亮马桥站盖挖法支柱及其基础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亮马桥站施工,详细介绍盖挖法施工中关键的一环——结构支柱的施工技术。该技术就是采用成孔设备(目前成孔设备有正(反)循环钻机、冲击钻和旋挖钻机等,建议用旋挖钻机)成孔水下灌注成桩,利用与钢筋笼连接的钢护筒隔离地下水,形成具有可人工操作性的地下作业空间,安装定位器。通过定位器的导向,完成钢管柱安装及核心混凝土的浇筑,并在安装完成之后对钢护筒进行回收及钢管柱成品保护的一整套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钢管柱安装作为暗挖车站中受力转换最为重要的工序,其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以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苹果园南路车站为背景,研究在小导洞有限空间内钢管柱安装、精确定位的施工方法。探究了钢管柱分节长度、预埋吊钩的设计,优化了钢管柱吊装固定方案,减少了吊装设备本身的空间,使钢管柱吊装作业空间最大化,加快了安装效率。对钢管柱精确校核,采用混凝土固定上下桩口、柱身周边空隙填充砂砾的技术措施,防止钢管柱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出现位移,有效保证了钢管柱的垂直度。通过本工程钢管柱的成功应用,证明了该综合技术安全稳妥、安装精度高,有效保证了钢管柱的施工质量,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述了天津站交通枢纽地下连续墙施工及中间桩柱施工技术。首先论述了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垂直度、精度控制的方法和地下连续墙槽壁塌孔,接头止水控制技术。针对钢筋笼难以入槽,接头箱难以起拔及混凝土夹泥等施工难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其次介绍了在中间桩柱施工中钢管柱安装定位技术,钢管柱底高程的测设技术,定位器的桩心测设及柱体调整就位控制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铁10号线劲松站PBA工法钢管柱安装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管柱是"浅埋暗挖洞桩逆做法"施工车站中联拱结构最主要承栽与传力结构,以北京地铁10号线劲松站为例,系统介绍三联拱结构暗挖地铁车站钢管柱安装施工方法及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地铁10号线劲松站为例介绍采用洞桩法开挖地铁车站的顶纵梁施工技术。顶纵梁是PBA工法施工浅埋暗挖地铁车站的关键结构,它与主体围护桩顶冠梁共同支撑车站上部结构,并将荷载传递给主体围护桩及钢管柱。顶纵梁施工中做好模板支架设计、防水层施作、施工缝处理、预埋件安装、混凝土灌注以及填充注浆每道工序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钢管柱现普遍用于地铁车站结构,施工中钢管柱的位置(平面位置、标高、垂直度)、护筒的受力、防水性能(强度、刚度和抗渗性能)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等都直接影响钢管柱的承载能力及整个车站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实例对钢管柱的施工工艺、钢管柱与结构板连接处节点构造、中间钢管柱测量定位技术进行介绍,详细阐述了定位器设计、测量控制网建立和钢管柱的安装定位,为钢管柱细部节点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盖挖逆作地铁车站的中间桩施工技术难题,运用理论分析并结合现场实践,提出了桩基施工、定位器安装、钢管柱吊装和固定、钢管柱内混凝土灌筑以及管外填砂等施工技术和工艺.实践表明,按研究出的工法进行施工时,钢管立柱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立柱顶面不平整度等施工偏差均比允许差值减少很多,施工成本仅为常规工法成本的24.2%,可取得巨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介绍盖挖逆作车站的做法以及地下四层盖挖逆作车站结构设计需重点研究的抗浮、侧墙顶拉弯应力控制、钢管柱受力控制、钢管柱施工误差控制、中间桩与边桩差异沉降控制等5个关键问题,并结合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大东门站地下4层盖挖逆作车站设计实例进行研究,得出采用板墙隼槽连接、AM桩、HPE液压垂直插入钢管柱工法等措施可以很好解决上述5个问题,相关研究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述宝兰客专郑家川大桥工程概况和大桥支架现浇整体思路;从支架桩施工和地系梁施工方面阐述支架施工的基础施工;从支架钢管设计、钢管柱搭设和砂箱安装方面阐述支架搭设;从柱顶横梁安装、贝雷梁和分配横梁安装方面阐述纵横梁安装;提出墩梁式支架基础施工、支墩预埋件及高程设计等技术要求。贝雷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亮马桥站南基坑设置中桩柱共16根,为桩柱合一体系,上部采用(?)650 mm钢管混凝土柱,下部桩基础采用(?)1600 mm钻孔灌注桩,桩基础与钢管柱搭接长度为1950 mm。柱群平面上成网格状排布,沿车站纵向设置2排。中桩柱桩基础长35 m.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强度为C25。钢管柱直径(?)650 mm,壁厚22 mm,长度分别为19256、19796 mm,内灌C50微膨胀混凝土。详细介绍中桩柱施工控制要点及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以南京南站房无站台柱雨棚为例,介绍虹吸式雨水管在钢管柱内的安装工艺,采用“管中管”结构安装体系及“灌沙法”,既有效地解决了雨水管道布设在钢结构建筑中的美观问题,又保证安装在钢管柱内的HDPE雨水管不变形、不损坏,从而保证了整个虹吸雨水系统的使用要求。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灌注桩断桩质量缺陷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灌注桩在成桩过程中 ,由于作业人员没有严格执行有关的施工规范和作业标准 ,致使灌注桩存在断桩等质量缺陷 ,分析断桩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南京地铁新街口站中间桩柱测量定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南京地铁新街口站工程实例,系统总结了采用盖挖逆筑法施工的地铁车站中间桩柱定位测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钢管柱定位器与网控测量技术,成功地解决了钢管柱精确定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钢管柱是地铁框架结构车站的主要承载构件,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对整个结构受力状态产生巨大影响。文章详细介绍了天安门车站钢管柱制作、安装以及管内混凝土的灌注。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铁12号线苏州桥站为地下暗挖车站,采用洞桩法进行桩柱一体化施工。针对地铁暗挖车站在砂卵石地层中的洞内机械成桩,采用革新改进后的反循环钻机进行洞内机械成孔,施工中通过改变设备外形尺寸、钻头功率、优化动力头配置及钻头形式等措施来适应砂卵石地层的需要。通过对成孔后分节下放桩基钢筋笼及钢护筒,成孔后分节下放桩基钢筋笼及钢管柱2种施工工艺的对比,可明显看出第2种工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的北京地铁14号线东湖渠站的中间柱及基桩施工技术.对中间柱及基桩施工采用的护壁钢套筒的加工尺寸、各节钢套筒间连接方式进行优化,提高钢套筒安装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对定位器样式及安装方式进行优化,在满足钢管柱安装精度的前提下简化了施工工艺;在采用常规钢管柱上口固定措施时,用3~4个花篮螺丝固定和微调钢管柱上口平面位置,工艺简单易行.实践证明,该技术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8.
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站部分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设计采用直径1.6 m 全地下钢管混凝土立柱,需在70 m深的富水软弱地层中进行施工.本文对钢管混凝土立柱施工工艺、钻孔桩施工、定位器制作安装、钢管柱吊装及验算、高强度混凝土灌注、柱与钢套筒间填砂处理等施工要点进行总结.采用了城市中心区超大超深基坑内钢管立柱施工定位技术,将钢套筒作为护壁解决了地下深层狭小空间的施工防护问题,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成都地铁五号线廖家湾车站为高架三层侧式车站,采用桥-建组合结构体系。运梁车通过车站时,车站主体结构要承受梁段以及车辆自重荷载作用,为了保证安全对车站主体结构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车站主体纵梁与牛腿处的剪应力、拉应力大于容许值,采用钢管柱支撑对车站主体纵梁与牛腿处加固后结构受力满足使用要求。在运梁过站期间对加固后车站主体纵梁与钢管柱支撑进行应力监测,车站主体纵梁上缘压应力最大值为4. 12 MPa,下缘拉应力最大值为1. 61 MPa,钢管柱支撑压应力最大值为15. 2 MPa,应力值均处于设计范围内。车站主体纵梁与钢管柱支撑的应力实测值与模拟计算值吻合较好,验证了钢管柱支撑加固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正>5月29-30日,中国铁物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赵保辉一行赴华东集团下属钢板桩公司检查安全生产工作。5月29日,赵保辉一行到钢板桩公司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作业现场,详细检查钢板桩打桩作业、生产设备等安全管理情况,了解钢板桩施工作业流程;5月30日,赵保辉带队到钢板桩公司上海储运仓库,对库区消防、作业、用电设施和警示标识等进行了细致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