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最近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明确把"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核心议题,并为这一目标规划了清晰的路线图。这说明我国对突破核心技术迈向制造强国的高度重视和强大决心。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的进步举世瞩目,但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和不足。因此,《中国制造2025》把科技创新放到了很重要位置,而且极大推动制造业的技术发展。重点解决核心技术空缺问题,必定为身处困境的造船业带来不可估计的  相似文献   

2.
<正>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制造业基地,上海港是长三角最主要的门户港。根据《长三角地区"一核六带"区域规划》,长三角区域功能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长三角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框架为"一核六带",即强化上海这个发展  相似文献   

3.
秦萍 《中国船检》2010,(2):70-72,118,119
2010年1月中旬,"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超过70%"政策被正式取消,我国风电行业开始从"跑马圈地"时代步入"全竞争时代"。在这一背景下,被称为风电设备制造业生命的风电设备质量必将成为竞争的焦点。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风电业虽然经历了5年的爆发式增长,但核心技术的缺失始终是行业发展的软肋,为了提高风电设备制造技术,应尽快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同时,打造适合我国国情的风电设备检验和认证的权威机构。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总经理黄世元表示,认证是风电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风电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认证业的技术支撑。风电产业越是大发展,就越是凸显出认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掌握核心技术、缺少自主品牌,中国船舶柴油机制造业先天不足。规范、标准风云变幻。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本已孱弱的行业再遭围追堵截,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全国政协委员,中船重工711所所长金东寒倾心解读。  相似文献   

5.
正标志着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从海工中端产品设计建造向高端产品设计建造里程碑式重大跨越的"希望6号"正式启航。"希望6号"的设计建造不仅开辟了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在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总包工程建造的先河,还实现了中国制造的FPSO在海况复杂、要求严格的英国北海投入使用的零突破,打造了海洋工程工装备制造的中国品牌。  相似文献   

6.
动态     
《中国海事》2012,(10):67-67
"中国洋山港"成船籍注册地9月10日,首艘以"中国洋山港"为船籍港的船舶——"冠海朝阳"轮完成了所有登记手续,标志着洋山保税港区船舶登记工作取得新突破。在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政府签署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深化合作备忘录等诸多有利条件的基础上,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复将"中国洋山港"作为一个新的船籍港,由上海海事局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的企业所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明确把海洋经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国家"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中更是把海洋经济建设和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制造业作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中国海洋经济和海洋工程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这一大背景下,经商务部批复同意,由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牵头与美国国际潜水承包商协会、英  相似文献   

8.
正日本是世界公认的科技强国,在制造业上拥有的核心技术不仅数量多,而且大多高精尖,如半导体加工、超高精度机床、工业机器人、精密仪器、轴承、脱硝催化装置等关键技术。同样,日本也是名副其实的造船强国,其造船效率、造船模式和持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闻名遐迩。正是依靠从设备到制造到产品的核心技术,日本造船业一直保持着坚挺的厚度。那么,日本能长期拥有造船核心技术,究竟走过了怎样的一条道路,其中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秘诀呢?  相似文献   

9.
如何迅速改变我国制造业"造心"能力不强、动力装备薄弱的现状已成为当务之急。两大船舶央企各自以改革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以动力为先导的资源大整合,预示着我国船舶工业引领"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大转型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造船质量标准》、《中国修船质量标准》的实施,将有力助推中国在2020年建成新型船舶工业标准体系,为步入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奠定坚实基础。造船修船工业,不仅将成为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新亮点",还将成为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制造业,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一个最明显的风向就是大力推崇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也重申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由此可见,我国造船业未来走的必然是也必须是高发展之路。这是因为造船业与其它制造业一样,突出的问题不再是量的不足,而是质量不高,必须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  相似文献   

12.
正经过疫情洗礼过的邮轮产业迎来了全新局面。中国邮轮产业应抓住"抗疫胜利"的关键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我国邮轮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随着全球疫情逐渐趋于控制,全球邮轮产业迎来重启信号,邮轮运营产业亟待复苏,邮轮修造产业防控生产双轨运行,邮轮产业将逐步从"冰封区"过渡到"攻坚区"。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预示着"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加快制造业的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发展政策进入了加速实施期。同一时期,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在冲击中国制造业的同时,显著强化了中国企业调整、转型的使命感和危机感。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建立强大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成为中国制造业最主流的呼声。然而,目前中国制造企业普遍采用的离散信息化研发平台,能支撑企业顺利实现转型,把握后危机时代的巨大发展机遇吗?2009年10月底,精益研发技术的领导者,国内最大的CAE技术供应商安世亚太(PERA Globa)时正式发布了精益研发平台PERA2009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了一条迅速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背后,不仅是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更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从生产到销售的根本性转变,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正在成为企业未来竞争的核心。制造业如何与互联网更好地融合?《船舶工程》为大家推荐一篇由中国信通院政经所副总工、教授级高工何霞撰写的文章,该文剖析了"互联网+"制造的四大模式,并指出了推进"互联网+"制造所必备的基础资源。原文发布于微信公众号"腾讯研究院",望此文对船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信息     
《船舶工程》2012,(2):34+38+49+52+60+64+73+78+99
2012广州海事展聚焦海洋工程产业,发展前景巨大近年来,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项目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目前海洋油气田开采工程已列入国家重点扶持项目,海洋工程项目一夜之间成为中国造船等重型制造业巨头们争抢的"香饽饽"。  相似文献   

16.
我国邮轮制造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邮轮经济的蓬勃发展给邮轮制造业带来巨大机遇,而邮轮本身也朝着规模大型化、功能全面化和船龄年轻化的趋势发展。虽然我国造船企业有建造各种船舶的经验,但唯独豪华邮轮尚未建造。文中通过分析世界邮轮制造业现状及我国发展邮轮制造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给出发展我国邮轮制造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船舶工程》2017,39(12):后插20-后插25
正近年来,代表着实体经济的制造业逐显疲态,成本攀升、效益下滑等成为了制造业的"阿喀琉斯之踵"。提振制造业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话题,美国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德国发布了工业4.0等相关概念体系和国家战略,即是从国家角度鼓励推动整个市场,借助数字化占据下一代制造业生态体系的制高点。我国作为当今的"世界工厂",制造业的转型对于国家未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智能制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看我国船舶工业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郭强 《中国造船》2004,45(2):1-6
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一国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所必备的要素条件,指出我国目前已经同时具备了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两个核心条件--市场规模和劳动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船舶工业的产业技术经济特征的简要分析和对世界造船中心空间转移历史轨迹的描述,推论出我国将有可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这一结论.进而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加快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的现实意义:(1)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推动综合国力水平提高;(2)对正在发生的制造业中心向我国转移这一历史进程产生积极贡献;(3)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实现劳动力要素的充分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具有现实而积极的意义.最后提出,我国船舶工业现阶段应采取"以变制变"策略,积极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在"双循环"新格局下辽宁港口物流与相关产业均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对于装备制造业,迫切需要两者实现深度融合发展。首先分析港口物流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机理以及双循环发展格局下辽宁港口物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双循环"新格局战略目标,从智能化、柔性化、绿色化、集成化四个方面提出辽宁港口物流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邮轮经济的蓬勃发展给邮轮制造业带来了巨大机遇,同时邮轮本身也朝着大型化、功能全面化和船龄年轻化的趋势发展。就世界邮轮制造业而言,欧洲占有绝对垄断地位,我国造船企业虽有建造各类船舶的经验,但唯独尚未建造过豪华游船。本文通过对我国发展邮轮制造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发展中国邮轮制造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