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现代科技是推动世界工业极速发展的关键要素,而核心技术是企业乃至国家产业领先领跑的核心保证。缺乏核心技术,必然会受制于人和被卡脖子,美国商务部向中兴通讯禁售商品和特朗普发起贸易战就是一记重锤。我国制造业诸多核心技术滞后和空白已是不争事实,并非想象中的乐观。这无疑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与整个制造业一样,我国造船业同样核心技术不足,如诸多高端船型原始设计依赖引进、船舶与海工配套"跛脚",  相似文献   

2.
秦萍 《中国船检》2010,(2):70-72,118,119
2010年1月中旬,"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超过70%"政策被正式取消,我国风电行业开始从"跑马圈地"时代步入"全竞争时代"。在这一背景下,被称为风电设备制造业生命的风电设备质量必将成为竞争的焦点。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风电业虽然经历了5年的爆发式增长,但核心技术的缺失始终是行业发展的软肋,为了提高风电设备制造技术,应尽快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同时,打造适合我国国情的风电设备检验和认证的权威机构。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总经理黄世元表示,认证是风电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风电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认证业的技术支撑。风电产业越是大发展,就越是凸显出认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最近的10年,我国疏浚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年疏浚量已超10亿m3,成为世界第一的疏浚大国。10年里疏浚业获得了70多项专利技术,疏浚核心技术已从简单模仿发展到自主创新,关键系统和设备从严重依赖进口发展到了自主研制。现在我国基本掌握了先进挖泥船的核心技术,大型挖泥船90%以上自己设计制造,疏浚主力船型已从中小型,发展到了大型甚至超大型。核心技术的飞跃,支撑了整个疏浚行业的升级换代,促成了中国疏浚业的十年巨变。  相似文献   

4.
最近的10年,我国疏浚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年疏浚量已超10亿m3,成为世界第一的疏浚大国.10年里疏浚业获得了70多项专利技术,疏浚核心技术已从简单模仿发展到自主创新,关键系统和设备从严重依赖进口发展到了自主研制.现在我国基本掌握了先进挖泥船的核心技术,大型挖泥船90%以上自己设计制造,疏浚主力船型已从中小型,发展到了大型甚至超大型.核心技术的飞跃,支撑了整个疏浚行业的升级换代,促成了中国疏浚业的十年巨变.  相似文献   

5.
以转模推进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模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体系包括核心技术、基础技术和支撑技术,涵盖了造船有关设计、制造、管理三方面技术。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船用特种推进器科研及制造的生产企业,苏州船用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原苏州船用机械厂)在行业内久负盛名,拥有大量的核心技术和高科技成果,笔者于近期拜访了这家企业的"掌门人"——公司总经理邱黎辉,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家有着辉煌历史的船舶配套企业,与其共同回顾企业的成长历史。  相似文献   

7.
据IMO(国际海事组织)的研究报告数据,全球航运业2020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14亿吨,占全球总排放量的5%,而距IMO提出的新造船的船舶能耗限制指数强制执行的时间,也只有一年的时间。我国虽然跃居世界造船大国,但在船舶发动机领域极其薄弱,加上国外船东往往通过指定采购,国内船舶发动机制造企业很难从中分一杯羹。这就意味着,国内船舶发动机自主品牌的发展之路异常艰难,但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加大自主研发,提高国产船用发动机整体发展水平显得尤为急迫。广州柴油机厂,前身就是创建于1911年,被称为"华南第一家"的协同和机器厂。认识李伟彪,也很有些日子了,温和斯文,还有些腼腆。然而,就是这个李伟彪,在采访中说道:作为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这句话,发聋振聩,让人心中不由得一振!他的举措,也让船舶的心脏为之一振。百年广柴,百年拳拳中国"心"。  相似文献   

8.
正日本是世界公认的科技强国,在制造业上拥有的核心技术不仅数量多,而且大多高精尖,如半导体加工、超高精度机床、工业机器人、精密仪器、轴承、脱硝催化装置等关键技术。同样,日本也是名副其实的造船强国,其造船效率、造船模式和持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闻名遐迩。正是依靠从设备到制造到产品的核心技术,日本造船业一直保持着坚挺的厚度。那么,日本能长期拥有造船核心技术,究竟走过了怎样的一条道路,其中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秘诀呢?  相似文献   

9.
《机电设备》2013,(4):86
"30年来,国内外对油气资源的需求持续升高,极大地促进了油气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在这30年来,我国不断地通过多种形式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和自主创新,使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部分大型设备和关键产品已跻身世界前列。经过30年发展,我国已开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12000米特深井钻机及顶部驱动装置、钻头、螺杆钻具等产品。钻机设计、制造水平已跻身世界前沿,实现了标准化和系列化,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造船的若干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子明  薛曾丰 《上海造船》2006,(1):19-20,24
分析了建模与仿真、企业过程规划与控制、企业资源管理等数字化造船的核心技术领域,提出了建立企业数据库、造船信息标准化、虚拟制造和企业资源计划等急需研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以来,我国在一系列高技术船舶的设计制造上实现了核心技术的突破。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太集装箱船关键技术已经突破,并获得了4艘船的定单;由我国制造的30万吨超大型油轮的发动机也已经开始装备船舶,中国的大型船舶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心脏”;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并制造的粤海跨海铁路船已经“上岗”工作。去年1—10月份,我国两大船舶制造集团新承接的订单中,高技术船舶占到总订单量的608%,比前年同期增长了438%。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张相木说: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船型的发展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方面主力船型要不断优化,包括VLCC、集装箱船、散货船、游船等等,在国际上形成一批品牌,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开发,要形成一批在国际上有优势的、高附加值的船型。  相似文献   

12.
分析我国造船业特点和智能制造在国内外造船中的应用范例,结合"中国制造2025"和"智能制造"政策的大方向,描绘未来中国智能造船领域的轮廓,从管理、硬件、软件、颠覆性技术等角度预测智能造船的应用可行性,并对我国智能造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潜艇的先进制造技术与隐身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纪竹盛 《中国造船》2005,46(2):96-100
隐身性是提高潜艇战斗力和生命力的重要保障,低噪声和大潜深是潜艇隐身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生产工艺的角度论述了降噪技术和增大潜深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密切关系,提出了"总段模块化制造技术"和潜艇"精度制造技术"的设计思想,这对潜艇的设计以及制造工艺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经过疫情洗礼过的邮轮产业迎来了全新局面。中国邮轮产业应抓住"抗疫胜利"的关键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我国邮轮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随着全球疫情逐渐趋于控制,全球邮轮产业迎来重启信号,邮轮运营产业亟待复苏,邮轮修造产业防控生产双轨运行,邮轮产业将逐步从"冰封区"过渡到"攻坚区"。  相似文献   

15.
读者之声     
我是一名质量工作者,平时对船用设备的检验及船检的组织接待工作较多。众所周知,目前我国船用配套能力明显跟不上造船能力,虽然眼下订单爆满,但由于受核心技术、制造能力的限制,再加上国内二轮配套能力,如铸锻件、配套件薄弱,使得辅机制造厂家举步维艰。希望贵刊今后多关注一些船用  相似文献   

16.
铁元芬 《珠江水运》2024,(5):132-134
本文通过阐述沉管隧道的工艺流程、材料设备和质量控制情况,重点研究了沉管制造、下沉定位、连接密封以及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研究表明:沉管制造技术日趋成熟,但仍需持续优化;定位与拖运技术取得长足发展,但超大断面仍面临挑战;连接密封与衬砌工艺改进,但机械化程度有限;安全与环境管理日趋规范,但需因地制宜。只有加大核心技术创新,沉管隧道制造水平才能提升。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0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简称《规划》),提出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动能,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转变。《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6大重点任务和4大重点方向,其中,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成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升基础配套能力"这一重点方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国内牲畜船的成功建造,结束了依靠国外建造牲畜船开展牲口运输业务的历史,且为我国开拓特殊运输产业链上下游市场提供了强大的装备制造实力。7月23日,由广东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制牲畜运输船"盖洛威快航"、"加纳多快航"成功命名,这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修船》2012,25(2):I0001-I0001
<正>我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保持8%左右的平稳快速增长,随着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思路是面向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性制造。促使环保型抛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运》2016,(1):1-6
智慧港口作为现代港口发展的前沿形态,是全面提升我国港口竞争力、实现我国港口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大数据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为智慧港口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是智慧港口具备"智慧"能力的关键技术。从智慧港口的概念、目标和架构三个方面对智慧港口内涵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大数据处理流程,对大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GFS、Map Reduce、Big Table以及开源数据处理平台Hadoop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