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正在施工中的广东洛溪大桥是跨越珠江下游的一座四车道公路桥,主桥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与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共同设计,由广东省交通厅工程处施工。该桥总长1916.04米,主桥采用65+125+180+110米的四跨连续刚构,180米的主跨将是我国采用悬臂施工方法建造的跨径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本文主要介绍洛溪大桥主桥方案及其设计。二、方案介绍 (一)主要特点在桥型选择时,考虑了主跨180米的连续刚构、主跨150米的连续梁和主跨230米的双塔斜拉桥三个方案,从当前长大桥梁朝着以无支座无伸雏缝方向展发,以及从技术经济的比较,最后选定了65+125+180+110米的连续刚构方案。主桥全长480米,除两  相似文献   

2.
黎增丰  袁海金 《公路》1989,(7):13-19
一、前言洛溪大桥位于广州市南郊,是广州至番禺横跨珠江主航道的一座特大公路桥梁。该桥设计荷载为汽车—20级,挂车—100级,人群荷载为3.50kN/m~2;桥面宽15.5m,主桥上部构造为预应力混凝土4跨(65m+125m+180m+110m)连续刚构(如图6所示)。该桥的特点是桥高、跨大、悬臂长。在结构设计上采用大吨位张拉的预应力体系;在施工上采用挂篮悬臂分段浇注的施工方法。对于这种设计新  相似文献   

3.
招启嵩  温敏韬 《公路》2023,(4):203-207
鉴于船撞桥事故频发,特别对于桥龄超过20年的内河航道桥,桥梁抗撞能力在设计阶段鲜有考虑,需要进行抗撞安全性能评估。通过Midas Civil、Xtract有限元软件建立分析模型,根据《桥梁抗撞设计规范》(JTGT 3360-02-2020)要求,结合实际通航船舶的情况,对某内河航道大桥通航孔桥墩进行抗撞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桩柱式桥墩在300 t船舶撞击力偶然组合下强度及变形均不满足要求,在100 t船舶撞击力偶然组合下变形不满足要求。建议采取航道控制措施,降低通航船舶吨位、限止船舶通航速度,并设置防撞措施保障桥梁结构安全。基于分析过程,总结了桥梁抗撞安全性能评估的一般流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数座通航桥梁遭受船舶撞击,导致交通中断。针对上述现象,对实际船舶撞击桥梁事故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多数高速公路的通航桥梁,其航道实际船舶通航吨位超过原航道设计等级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近年来高速公路通航桥梁受到船舶撞击、出现损毁事故的情况比较频繁。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采用复合材料护舷、钢套箱+钢管砼桩、砼格栅以及阻拦网等防船撞措施,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手段,给出了具体的桥梁防撞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修建的一些特大桥中,由于桥下通行大吨位船舶和海轮的需要,要求桥墩能承受很大的船舶撞击力。目前一些桥梁的一个主墩基础造价就已达几千万元,因此在航道上建桥不仅通航净空而且桥墩的防撞都对桥的主墩位置和结构、桥跨大小、桥型方案甚至桥位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总结介绍了广东几座公路特大桥的主墩防撞设计,作为抛砖引玉,以期推动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主桥下部结构设计包括主墩人工岛结构、各墩承台及桩基、1号及5号墩身等内容。主墩及2号墩身为上部结构设计范围。下部结构设计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船舶的撞击,主墩由于受力要求必须采用双柱式柔性墩,防撞能力很弱,而航运部门又要求通过5000吨并兼顾7000吨海轮,船舶的撞击力较大,如何有效而又是经济的来防止船舶的撞击就成为在通航河流上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一个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佛山市龙湾大桥主桥的建设条件、桥型方案、结构设计及其技术特色等。龙湾大桥跨越广东省十大防洪险段珠江水系顺德水道龙湾基,水文、河势条件复杂,主桥桥型方案为30+125+290+125+30 m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采用大直径钻孔桩深水基础、钻石A形桥塔和预应力混凝土双边箱主梁。龙湾大桥设计采用了大吨位可调支座、前支点挂篮拉杆式止推装置等创新技术。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上海申江南路(沪南公路~奉贤区界)道路新建工程在跨越大治河处需新建桥梁,大治河为Ⅲ级航道,河口宽102m,要求桥梁结构一跨过河,为满足桥位处航道通航要求、地下管线避让要求及道路设计总体要求,对桥位处新建桥梁对交叉口道路的影响、新建桥梁与河道驳岸关系的处理等方面进行研究,经多方面比选选择了单跨116m跨径的下承式系杆拱桥作为跨河主桥结构。  相似文献   

9.
广州黄洲大桥跨越珠江东航道 ,大桥全长 12 0 5m ,主桥为一联 (70m +135m +16 0m +135m +70m)V型支撑刚构 -连续组合梁桥。主要介绍了大桥的主要技术标准、桥型方案、桥跨布置及结构设计等。  相似文献   

10.
船舶的大型化和标准化可有效提高航道和通航设施的利用率和通过能力。引入单吨面积综合反映内河船舶的吨位和平面尺度,采用船舶尺度标准化系数衡量船舶尺度的标准化程度,可将它们作为反映船舶大型化和标准化的衡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内河航道水上运输的发展,使得部分水运内河航道急需升级改造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内河航道水运业的需要。以南河特大桥主桥整体顶升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一种全新的桥梁整体顶升技术来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内河通航需要。运用PLC液压同步控制技术,使同步顶升控制精度为±1.0 mm,从而保证顶升过程的同步性,确保顶升时桥梁上部结构的安全。通过对桥梁顶升方案的比选,选择液压千斤顶顶升、机械跟随千斤顶跟随保护的方式进行整体顶升。由于南河特大桥主桥顶升采用下部承台(盖梁)+上部梁体的顶升方式,结合主桥的结构特点和现场工况,采用两阶段施工的方法,保证桥梁整体顶升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阮云龙  张恒 《公路与汽运》2023,(5):107-110+114
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和航道的扩能升级,部分早期建设的桥梁因通航净空较小、防撞标准较低存在一定船舶碰撞桥梁安全隐患。文中以某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验算主桥在原设计1 000 t级、现状2 000 t级代表船型撞击力作用下的抗撞性能标准,确定主桥承台增设固定式复合材料防撞块、墩身采用自浮式复合材料柔性防撞套箱,过渡墩承台采用型钢或钢管连接及承台、墩身横桥向正面、临近通航孔侧一面增设橡胶护舷的加固设计方案,验算结果表明按上述方案加固后可满足主墩2 000 t级内河轮船撞击力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8,(12)
探讨了珠江口矾石水道在远期深圳~中山跨江通道(下称"深中通道")投入使用的情景下所需的隧道埋深和口门宽度,以避免深中通道影响珠江口各航道的安全通航,综合考虑珠江口现状通航条件和远期港口发展规模,综合考虑通过隧道水域的最大船舶的航道设计水深、航道施工超深及安全富裕深度等因素,计算各隧道的通航安全深度。同时,以矾石水道为例,考虑防洪要求、航道隔离带等因素,对内伶仃洋内各隧道的口门宽度分别进行了计算,并最终给出内伶仃洋内各隧道的通航尺度。  相似文献   

14.
黄洲大桥是一座跨越珠江东航道的特大型城市桥梁 ,主桥采用V型刚构 -连续组合箱梁桥型。其中V型刚构桥墩高 2 0m ,V型斜肢与竖直线夹角为 33° ,为目前同类桥型亚洲之最 ,科技含量高 ,施工难度大。介绍黄洲大桥的概况及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北海市西村港跨海大桥跨越西村港水域,桥梁总长1.78 km,其中主桥采用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38.9+70+238+70+38.9)m=455.8 m。针对主桥的桥型方案设计、总体布置、计算等内容进行介绍,对同类型桥梁有一定借鉴意义。经过计算得出,结构刚度大,各钢结构应力小于规范限制,桥面板满足B类预应力混凝土要求,整体稳定系数具有较大安全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珠江黄埔大桥与其他大型桥梁的不同之处在于连续跨越大濠沙岛南北两汊水道,南北主桥首尾相连,受地形、不同通航要求、结构设计、美观协调、通行能力及运营安全、施工及施工监控、工程造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纵断面设计十分困难和复杂,多种因素难以兼顾.从总体设计角度出发,经过多方案比较论证,确定了珠江黄埔大桥的纵断面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G1501高速公路跨泖港大桥上跨平申线(上海段)航道。该航道是《上海市“十二五”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规划》中首批启动建设的航道,为黄浦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目前航道等级Ⅴ改Ⅳ。改造过程中航道上桥梁被船撞风险高,通过对桥梁预防航道船舶碰撞预警系统工作模式与参数化技术、多源数据三维测量空间的平面转换算法与工程实现技术、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船舶通航异常行为的判别技术、桥梁预防航道船舶碰撞预警系统性能优化与工程测试技术等内容进行研究,突破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复杂背景下航道多目标检测/跟踪算法、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船舶-桥撞击态势预测等关键技术,泖港大桥采用主红外、可见光和激光测距三类传感器复合体制的航道桥梁主动防撞系统。从而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全自动航道桥梁主动防撞监控及预警,其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正> 南浦大桥为上海市市区内黄浦江上第一桥。主桥采用迭合梁斜拉桥型式,双塔、双索面、扇形索布置,中孔跨径423米,一跨过江。就其跨径而言,是国内第一桥,亦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同类型桥梁中的第二桥。大桥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可以通行总重300吨的平板车。桥面为6车道,两侧各有2米宽的人行道,横向索距25米,全宽30.51米。桥下通航净高为46米。主桥全长为846米,主桥两端纵向接坡为3.5%,大桥全长为8346米。除花瓶形塔柱外,还  相似文献   

19.
蔡俊镱 《桥梁建设》2021,(2):105-111
淡江大桥主桥跨越淡水河口,主桥采用单塔不对称半飘浮体系斜拉桥,全长920 m,跨径布置为(2×75+450+175+75+70)m,主跨450 m,桥面净宽44.7 m,桥下通航净高20 m,倒Y形桥塔高200 m。在桥塔及两端伸缩缝处的桥墩设置减隔震阻尼器,主梁采用钢箱梁(长660 m)及钢-混结合梁(长260 m),斜拉索按扇形双索面布置,共94根斜拉索。桥梁设计寿命为120年,依据基于性能的设计规范AASHTO LRFD及性能化抗震设计,结构强度满足规范要求。采用风洞试验与数值风力分析验证主桥结构的气动稳定性,结果表明当风速达100 m/s时,结构仍然稳定。  相似文献   

20.
连续梁拱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竖向刚度和动力性能、跨度大、建筑高度低、造型美观等优点,已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连镇高铁镇江京杭运河特大桥主桥采用(76+136+76)m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受铁路线路控制,该桥有两个特点:一是要跨越京杭运河水上服务区,二是桥面加宽满足运梁需要。本文重点介绍了连续梁拱主梁结构的总体构造、静力计算分析及景观设计,为跨越复杂航道桥梁设计工程提供了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