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苹 《经济导报》2007,(49):29-31
台湾经济发展的未来绕不开两岸关系。台湾的主流民意普遍认为,直接、双向、全面“三通”将是一剂吸引外资入岛以及刺激台湾经济成长的“特效药”.2008年不论是哪一个人当选台湾领导人、哪一个政党执政,开放直接“三通”都是当务之急。[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江素惠 《经济导报》2010,(31):36-37
马英九上台以来两岸关系起了极大的变化,两岸政策走出李登辉的“戒急用忍”及陈水扁“积极管理”的阴霾.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再是两岸之间的乡愁,而是由三通直航到大陆观光客络绎於途,开启了两岸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以来,两岸经济关系快速发展,经济交流日益畅通,经济合作如火如茶,经济前景光明广阔。 政治互信推动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4.
江素惠 《经济导报》2010,(33):39-39
台湾“立法院”8月18日晚上表决通过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自台湾与中国大陆于6月29日在重庆签定了ECFA后,两岸经济整合正迈步向前。马英九上任以来不断开放的两岸关系,从三通直航,观光客赴台、到两岸经济合作的协议,可说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两岸关系未来在经贸发展荣景可期。  相似文献   

5.
王蕾 《中国电动车》2014,(7):122-122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现在以一国两制的模式处理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可是,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未来如何发展,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基于目前很敏感的钓鱼岛问题等,统一势在必行!在统一过程中,大陆方面不应该操之过急,而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用自己的魅力吸引台湾。  相似文献   

6.
盛九元 《经济导报》2007,(46):26-2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对台政策的表述,体现出三点新意。台湾政经情势以及两岸关系将会呈现出三个方面的变化。今后两岸经贸关系可能会出现一系列新的调整。[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朱磊 《经济导报》2009,(40):36-37
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是当前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关键与瓶颈。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若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可以为两岸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盛九元 《经济导报》2010,(1):104-107
2009年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发展阶段,从2008年下半年起,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两岸经贸关系发展面临较为严峻的局面,出现贸易冲击。  相似文献   

9.
台湾观光协会香港办事处主任王春宝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虽然受金融海啸影响,但今年到台湾旅游的中港澳三地游客,将有突破性进展,100万人次。他强调,两岸三通后,中港澳台四地已事实上形成一个经济体的态势,故两岸四地要加强旅游业方面的合作,实行互惠互补。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一方面是世界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球化受到激烈冲击。另一方面,两岸关系进入大三通时代,两岸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和机制化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国共论坛)已於去年72月20~21日在上海举行。这次论坛与前三届论坛在国际背景方面的最大不同,就是延续一年多的美元信贷危机.最终演化成全球经济危机。由於危机已经波及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两岸直接双向的通航,通邮的实现,两岸“三通”中只有通商问题还未实现基本正常,其中最主要是两岸尚处于单向投资状态。随着近期台湾当局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使两岸由单向投资过渡到双向投资,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最终实现。毕竟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的进展与影响。  相似文献   

12.
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顺利,是次论坛达成九项“共同建议”,大陆方面宣布了十项惠台措施。这十项措施体现了大陆有关部门对於扩大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影响的坚强决心,也体现了对保障和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真心实意。  相似文献   

13.
两岸能否及何时签署经济合作协议的问题,早前不但受到全国人大与政协的“两会”代表的关注,3月13日温家窦总理在记者会上更将协议签署的条件定调为“三个适应”:一是要适应两岸关系发展的进程,二是要适应两岸经贸交流的需求,三是要适应两岸经济结构的特点,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互利共赢。总体来看签署两岸经济合作协议的前景审慎乐观。  相似文献   

14.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10,(26):37-37
两岸紧锣密鼓磋商多时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终於在6月29日下午,于重庆举行的“江陈会”第五次会谈顺利完成签署。  相似文献   

15.
杨剑 《经济导报》2006,(25):26-27
台湾避免边缘化的途径只有一条:台湾的东亚政策必须以建立两岸互信机制为突破口,以强化台湾经贸领先地位为首要目标,进而在东亚的经济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样才能化解大陆对台湾向外发展经济的阻力,才不至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不断深化,贸易增长加快,两岸贸易依存度持续提高,显示出两岸产品互补性强,贸易关系日趋密切的特点。两岸农业合作取得较大进展,农业合作向集约化、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并得到大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然而.随着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大陆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台商在大陆经营发展面临成本增加和利润下滑的挑战,台资企业也进入了由纯粹代工制造向研发创新和创立品牌的转折时期。  相似文献   

17.
王建民 《经济导报》2007,(49):32-33
外界常常将目光集中在台湾岛内选举与政治斗争上,而忽视经济以及与两岸经济柜关的事情,特别是一些看似小事却责为两岸经贸往来的大事。年初,大陆决定停止砂石出口後,很快对台湾砂石与建筑行业产生重大冲击,引起台湾有关部门与相关行业的高度重视。经过数月的努力,海峡两岸在务实的基础上,大陆对台砂石出口有望在近期恢复,  相似文献   

18.
陈文鸿 《经济导报》2010,(34):38-38
一改“阿扁时代”全无作为败局 台湾与内地终于签订了ECFA,对台湾来说,重点有二: 一是两岸和解,经济关系超越过往,ECFA带有统一市场的色彩。在WTO的全球市场开放的基础上,两岸经济在双方协议的范围内,进一步开放市场,排除障碍,促成市场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但是ECFA的经济作用超乎一般的FTA。  相似文献   

19.
如果将两岸贸易作为一个整体,则2005年两岸贸易总额达到1.8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贸易体,2006年合计将达2.2万亿美元。如果将两岸经济整合成一个整体,中华经济将无可限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产业的转移,以及东亚地区出现的以电子机械产品为主的产业链的调整,带来了地区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两岸企业在地区生产中的分工地位的增强,将为两岸进行科技方面的合作提供了机会。两岸在科技这一独特的领域进行合作,能够带来创新精神,是对两岸中国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的尝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