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叶片数变化对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的影响,通过Imageware逆向建模得到了变矩器的流道模型,并进行了高速比工况下的三维流场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不同工作轮叶片数对变矩器原始特性的影响;选取4种典型工作轮叶片数的组合方案进行台架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试验与计算结果平均误差为3.1%,最大误差为4.2%,证明三维流场计算结果是准确的,采用三维流场计算液力变矩器性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液力变矩器叶片设计和特性计算的通用程序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液力变矩器叶片设计和特性计算的通用程序,提出了在计算机上实现加厚叶片设计和数学模型建立的方法.所给通用程序不仅具有计算和绘图能力,而且可进行多方案比较.介绍了利用该程序对DFZFB-323型变矩器进行的多方案叶片设计和特性计算,并与试验结果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对某型液力传动地下铲运机的柴油发动机、液力变矩器以及共同工作特性进行研究,并进行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根据柴油发动机外特性曲线以及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参数,计算了柴油发动机机和液力变矩器两者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得到了各挡牵引特性,为该地下铲运机总体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外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多种方案作了分析,确定FB_2-323变矩器为原型变矩器。同时,计及行星传动中能量损失,进行了SPFB_2-323变矩器的特性计算,并且成功地研制出这种新型变矩器的样品。  相似文献   

5.
张斌  罗邦杰 《汽车工程》1993,15(3):154-159
本文推导了适合于液力变矩器叶片设计的S_1流面改进流线曲率法计算方程,提出了流场判别准则和环量分配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多个S_1流面积叠进行变矩器叶片设计的准三维方法,以及在传统的叶片设计方法中加入流场计算环节的叶片设计新途径。并把利用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和利用传统的设计方法所设计出来的YB300变矩器进行了特性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新提出的设计方法与传统方法所设计出的变矩器相比,最高效率提高了1.80%,而其它性能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
基于W305液力变矩器的系列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W305液力变矩器为基型,通过试验研究和统计资料,确定了液力变矩器的系列化型谱;利用CFD数值分析软件对W305变矩器内部流场进行分析计算,基于计算结果进行W305液力变矩器的系列化设计;对于有效直径不同的液力变矩器,介绍了与基型变矩器相似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过学迅  郑慕侨 《汽车工程》1995,17(3):145-15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液力变矩器内流场研究领域开展的工作,对所使用的理论计算方法、实验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和评价。提出了变矩器流场计算的评判准则。并给出了使用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流面迭代法计算变矩器流场三维流动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液力变矩器的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车辆常用的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数学模型,并研究了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特性,提出了合理匹配系数。  相似文献   

9.
张斌  罗邦杰 《汽车工程》1993,15(5):285-290,298
本文提出了液力变矩器叶片表面准三维边界层计算的一种数值方法,并将边界层的计算与叶轮主流区三维流动计算相互迭代,完成了叶轮内无粘-有粘相互作用的三维流场计算。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YB-355变矩器内部流场进行了实测,测定结果与理论计算对比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计算变矩器内部流场的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研究某轿车发动机、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特性,讨论分析了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方法。根据车辆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提出了匹配计算的评价指标及其量化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该车开发初期的匹配分析,同时在整车动力性经济性仿真模型中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发动机的万有特性曲线和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及泵轮转矩曲线。得出了联合装置的输入和输出特性,对输出特性中的燃油消耗率进行二元曲面拟合,就可计算出整车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提供了一种计算液力变矩器工作时燃油消耗量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得到高效率的液力变矩器,对工作轮叶片角与变矩器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变矩器的能量损失和平衡建立了某工程机械用液力变矩器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转速比为0.12和0.28时工作轮叶片出口角度对变矩器效率、泵轮力矩、涡轮力矩和变矩系数的影响规律;通过Imageware建立了变矩器的流道模型,并进行高速比工况的三维流场数值模拟,对泵轮和导轮不同出口角时变矩器的原始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导轮出口角的大小对变矩器性能有较大影响,角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会降低变矩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桥梁结构空间分析影响面加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用动态规划法和穷举法两者并行的混合法进行桥梁结构空间分析内力及位移影响面加载的基本原理和程序实现方法,并据此编制了通用程序,实现了影响面加载程序计算,文末算例表明了所编程序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快速地预测钣金型液力变矩器在工作负载下壳体的膨胀变形、提高液力变矩器性能、减少由于整体轴向刚体位移导致与周围零件的干涉,借助三坐标测量仪及UG软件平台建立并简化了变矩器内流道模型和变矩器壳体模型;利用仿真软件Gambit,Fluent对内流道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壳体所受油压面力和轴向力;最后,借助软件MSC.Patran和MSC.Nastran对液力变矩器壳体的膨胀变形进行模拟仿真预测,并通过试验对仿真的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与仿真分析的结果基本吻合;液力变矩器的轴向位移与油压大小呈线性关系;最大应力出现在壳体循环圆曲率发生突变最大的部分;最大应变出现在泵轮出口面和涡轮进口面所对应的壳体上.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分析,阐明了在车辆传动系中采用液力变矩器的优越性。同时对液力变矩器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工程机械液力传动区配的计算机辅助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力传动机械设计中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区配问题是关系到车辆动力性和工作效能的关键问题之一。介绍了变矩器与发动机匹配计算的数值计算方法,给出了匹配的评价参数及数值计算程序的结构思想等,并转化为程序软件,实现了对其计算机辅助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循环圆的确定方法,推导了叶栅系统角度与变矩器的有关特性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泵轮、涡轮及导轮的进出口角度进行了优化计算,以求在保证满足启动变矩比、力矩系数、能容等性能要求的条件下,获得最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轿车液力变矩器的改进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工作介质流动状况复杂,难以形成准确、可靠的轿车液力变矩器设计方法,本文建立了液力变矩器内流场的计算模型,得到了正确,可信的轿车液力变矩器内流场计算结果,在分析后,本文认为泵轮流道入口处的径向扩张影响了液力变矩器的性能,依此,本文成功地改进了该液力变矩器。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tlab的自动变速汽车传动匹配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力变矩式自动变速器是一种重要的汽车动力传动方式,分析了汽车自动变速匹配中发动机特性等离散试验数据的函数化方法,建立了液力变矩器和发动机匹配的数学模型,换挡规律计算方法等,并编制了仿真程序,对某车型进行了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20.
徐安 《上海汽车》2000,(9):18-20
本文对目前在用的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锁止离合器进行分类,并对3种不同类型的锁止离合器曲型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尽的分析和介绍,同时还给出了锁止型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