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以聚砜超滤膜(截留分子量10 000)为基膜,壳聚糖乙酸溶液为铸膜液,使用相转化法制备了戊二醛-硫酸混合交联壳聚糖/聚砜复合纳滤膜,并研究了壳聚糖浓度、戊二醛-硫酸混合交联剂等因素对该膜分离效果的影响.在操作压力1.6 MPa、流量30 L/h、20℃条件下,测得纯水通量为12.84 L/(m2·h),对2 000 mg/L的NaCl、MgCl2、Na2SO4和MgSO4的截留率分别为6.6%,94.5%,34%和80.4%,水通量依次为6.93,11.92,6.95和6.73 L/(m2·h);对分子量不低于280的有机物截留率高于90%;对0.01~0.1 mol/L KCl溶液在0.1~0.7 MPa下测定膜的流动电位为60~6 mV/MPa.电解质离子分离机理取决于膜与电解质离子之间的电荷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活性石墨烯(AG)含量对活性炭(AC)双电层电容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AG含量的增加,AG-AC(简称AGC)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大,而平均孔径反而减小;AGC30电极在充/放电电流为0.1 A/g、1.0 A/g和3.0 A/g时的比电容分别为155.2 F/g、133.5 F/g和127.7 F/g,在1.0 A/g循环10 000次后比电容保持率为95.9%。采用AGC30制备电极过程中无需额外添加导电剂,即可具有与添加10%导电剂的AC相同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脱硫石膏和粉煤灰是燃煤电厂两大工业固体废渣,按比例混合后,掺入适量改性剂复合而成一种新型活性矿物掺合料.制备C30~C55脱硫石膏一粉煤灰混凝土,并试验研究其主要技术性能.结果表明,脱硫石膏-粉煤灰掺量20%~40%,混凝土施工工作性好、坍落度损失小,强度发展稳定、脆性降低,抗渗性好、开裂敏感性低、耐磨和抗冻性能优、耐...  相似文献   

4.
岳兵  颜勇  陈卫  林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93-96,136,323
该文介绍了用粉末活性炭对水源苯酚污染的净化处理效果所作的研究,在研究中建立了预警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强化混凝沉淀对苯酚的去除率在10%左右;果壳炭的对苯酚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均大于煤质炭;在取水口和吸水井处投加粉末活性炭,苯酚的去除效果最好,当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为40m g/L时,最大可处理苯酚浓度分别为10μg/L和8μg/L。  相似文献   

5.
曾鹏 《交通科技》2023,(1):102-107
为研究在盐浸和冻融循环影响下的沥青-集料界面性质,根据路面所处环境,考虑盐的质量分数、浸泡时间、冻融循环循环3个因素对集料-沥青界面拉拔强度和拉拔强度损失率的影响。在室内制备含沥青-集料界面的花岗岩黏合试件,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拉拔试验。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沥青-集料界面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盐的质量分数、浸泡时间、冻融循环3个因素对吸湿率和拉拔强度有显著影响。在低、中、高温处理后试件的吸湿率和拉拔强度均有所下降。在经过盐溶液浸泡和冻融循环后,试件的拉拔强度损失率均高于纯水浸泡后试件的结果。通过图像识别分析得到盐溶液浸泡和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会引起界面失效模式的变化。在低盐的质量分数(5%~10%)和冻融循环条件下,低温下试件的沥青-集料界面容易发生黏附失效。高盐的质量分数(15%~20%)溶液下的腐蚀效应使得中、高温下试件的沥青-集料界面易发生黏性失效。  相似文献   

6.
李冠杰  刘丹阳  夏宏图  雒锋 《公路》2023,(3):332-336
为解决硫铝酸盐水泥制备超早强道路修补砂浆后期强度倒缩问题,采用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复合水泥制备的超早强道路修补砂浆,探究碳酸锂对超早强道路修补砂浆流动度、凝结时间、小时强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锂对砂浆流动度无明显影响;显著缩短砂浆凝结时间,掺量为0.05%时,超早强道路修补砂浆初凝时间缩短至空白样的23.64%;为满足施工,掺入一水柠檬酸做缓凝剂对砂浆初凝时间进行调节,初凝时间大于15 min;碳酸锂显著提高砂浆抗折和抗压小时强度,2 h抗折和抗压强度分别为5.5 MPa和31.33 MPa,且28 d强度发展稳定无倒缩,砂浆超早期收缩性能为微膨胀,水泥石体积稳定,满足道路修补材料技术要求,实现2 h恢复道路交通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性能表现更加优异的PPA与SBR复合改性沥青,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分别对不同掺量、剪切时间、剪切速率以及剪切温度下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进行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旋转粘度等物理性能试验,研究各因素间的耦合作用对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影响。通过对其各因素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拟合,并引入总评归一值(OD)来对其改性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以很好地对其制备工艺间的各因素水平进行优化;当PPA掺入量为1. 75%、SBR掺入量为4. 19%时在158℃的温度下,采用4 200 r/min速率高速剪切62 min可以得到最优的性能表现,且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4. 9%具有较高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戊二醛和三价铁离子改性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制备了CS-CMC聚合物双极膜,并被用于电解法制备水处理剂高铁酸盐.经IR分析表明,该聚合物膜两极分别含有-N=CHR、-COO-官能团.CS-CMC双极膜的溶胀率较小,能稳定存在于浓酸、浓碱溶液中.在电极上迭加变频不对称脉冲方波可及时去除阳极表面的氧化膜.在14 mol/L的NaOH溶液中,室温下以5 mA/cm2的电流密度、脉冲方波频率2 Hz,电解6 h,电流效率平均为51.27%,高铁酸盐浓度达到37 mmol/L.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在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通常出现裂缝、局部损伤等病害。为研究提高沥青路面裂缝自愈合性能的技术手段,对微胶囊选材及制备合成工艺、掺微胶囊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特征、微胶囊在混合料裂缝愈合中的作用机理等问题展开研究。通过高温车辙试验、小梁低温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掺入微胶囊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推荐微胶囊掺量为0.4%~0.6%。试验结果对微胶囊自愈型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微胶囊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M 100甲醇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起动困难的问题,在M 100甲醇中添加烃类添加剂,改善甲醇发动机的低温起动性能.按体积比在M 100甲醇中分别添加15%汽油、8.5%异戊烷、10%石油醚作为添加剂,采用试验的方法测量了-20℃,-10℃,0℃三种环境温度下,甲醇发动机的起动性能.结果表明:甲醇中添加15%的汽油、8.5%的异戊烷、10%的石油醚,-20℃时M 100甲醇发动机可以正常起动,起动时间小于3.5 s,在-10℃时起动时间小于2.5s,在0℃时起动时间小于1.5s;环境温度为-10℃时,增大首循环喷射脉宽有利于缩短起动时间,首循环喷射脉宽从110 m s增大到130 m s,添加上述比例添加剂后,M 100甲醇发动机的起动时间分别缩短0.2s,0.2s,0.05s.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钢绞线与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BFRPC(Basalt Fiber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之间的黏结性能,对预应力BFRPC桥梁结构的抗弯承载力、裂缝控制、刚度等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了明晰预应力钢绞线与BFRPC之间的黏结-滑移失效过程,通过中心拉拔试验研究了钢绞线直径和黏结长度对预应力钢绞线与BFRPC之间黏结性能的影响。深入探讨了黏结应力-滑移曲线特征、黏结强度及影响因素;建立了BFRPC与预应力钢绞线的分段式双线型线性黏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模型;综合考虑钢绞线螺旋缠绕特征与旋转滑移失效模式,修正了预应力钢绞线与BFRPC的极限黏结强度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直径的预应力钢绞线,黏结长度每增加100 mm,初始黏结应力下降15%~18%,极限黏结应力下降20%~23%;泊松效应会削弱混凝土和钢绞线之间的握裹力,使得黏结强度与钢绞线直径成反比;钢绞线与BFRPC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可有效区分拉拔损伤的线性段和滑移段;建立的极限黏结强度修正模型精度良好,误差控制在理论计算控制线两侧±8%以内。  相似文献   

12.
无水泥钢渣重载路面混凝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佳  倪文 《公路》2005,(1):179-183
以钢渣为粗细骨料代替传统天然砂石.碱溶液废渣粉制备胶凝材料代替水泥.配置路面混凝土。系统研究了碱掺量对强度和其工作流动性的影响.配置出28d抗压强度达44MPa.抗折强度达8.3MPa,同时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钢渣路面混凝土。进行重载路面工程试验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以辽河石化130#沥青为基质沥青,提出基于软质沥青预拌、岩沥青粉末复拌加强的技术路线,研究不同细度岩沥青粉末和软硬沥青掺配比例对预拌-增强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岩沥青掺量的增加会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性能,且掺量越大改善效果越明显,但过高掺量的岩沥青会降低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当岩沥青(沥青含量85%)掺量为15%时,预拌-增强型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可有效降低混合料施工温度,其性能优于70#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4.
王晓强  宋白杨  高富强 《公路》2022,67(1):295-300
为了研究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固化黄土界面联结性能,采用正交设计,针对影响碳酸钙沉淀生成的主要因素,开展了原状黄土拼接后的直接剪切试验,在基液浓度充足的条件下,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脲酶浓度等因素对界面直接剪切强度的主次影响因素顺序及演变规律,基于正交设计得到的最优组合开展了不同基液浓度对最优组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的主次影响顺序为:氯化钙浓度、脲酶浓度、海藻酸钠浓度;试验得出的最佳组合为B4C4A4,即氯化钙浓度为2.0 mol·L-1,脲酶浓度为40 kU·L-1,海藻酸钠浓度为40 g·L-1;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抗剪强度逐渐增大,且尿素浓度从0.8 mol·L-1升高至1.2 mol·L-1时的增加趋势明显,从1.2 mol·L-1升高至1.6 mol·L-1的增加趋势减缓。工程建议值为1.2-1.4 mol·L-1。  相似文献   

15.
胶乳改性混凝土(LMC)是一种聚合物改性混凝土。为减少其开裂并提高其耐久性以应用于桥面铺装,提出在LMC中添加不同掺量(1%、2%、3%、5%)的减缩剂,进行新拌混凝土性能试验、强度特性试验、耐久性试验、现场抗裂性能试验等,以验证其综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减缩剂可在不影响新拌LMC和易性的前提下,提高其耐久性和抗开裂性能,同时保证LMC具有良好的强度特性和抗开裂性能,适用于桥面铺装。推荐减缩剂的最佳掺量为3%。  相似文献   

16.
微胶囊沥青混合料具有一定的裂缝自愈能力,可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其研究已逐步引起重视。采用高压渗水试验评价微胶囊沥青混合料的自愈性能,研究微胶囊掺量、混合料属性(公称最大粒径、空隙率、沥青种类和用量)与使用环境(温度、时间及水分)对自愈性能的影响规律,考察微胶囊掺量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自愈性能随微胶囊掺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最佳微胶囊掺量为6%;随着公称最大粒径与空隙率的增加,混合料自愈性能逐渐变差;基质沥青混合料的自愈性能优于改性沥青,且油石比越大自愈性能越好。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自愈性能越好,自愈性能随愈合时间的延长呈非线性增长,水分对沥青混合料自愈有着不利的影响。随着微胶囊的增加,混合料中的矿料摩阻力与矿料/沥青黏附性降低,导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水稳定性有所降低;掺入微胶囊后,沥青混合料的裂缝自愈能力得到增强,因此反映抗裂性能的低温弯曲破坏应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综合混合料自愈性能与路用性能随微胶囊掺量的变化规律,推荐微胶囊掺量为4%~6%。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酸碱与钠盐对水泥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显著程度,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分别讨论在不同钠盐溶液、不同酸碱耦合侵蚀环境下,盐溶液浓度、水泥掺量、养护时间3个因素对水泥土工程性能的影响程度。通过试验,对比不同侵蚀环境下水泥土外观情况,得出结论:SO_4~(2-)较Cl~-对水泥土的破环程度更为明显,酸性条件较碱性条件对水泥土腐蚀状况更明显。分析强度试验数据:水泥土强度在浓度为3%以下Na_2SO_4或NaCl与酸碱溶液综合作用后,强度随水泥掺量、养护龄期增加而增强,说明水泥掺量、龄期对水泥土强度的增强作用大于低浓度组合溶液的侵蚀作用;SO_4~(2-)对水泥土强度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在酸和钠盐共同作用下,对水泥土腐蚀更强,表现为协同性;在碱和钠盐共同作用下,低浓度SO_4~(2-)的腐蚀作用被削弱,表现为拮抗性。Cl~-对水泥土强度具有一定腐蚀性,且腐蚀性受酸碱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性能,采用活性粉末裹石工艺和再生混凝土磁化技术,测试了原材料和配合比不同时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和磁化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活性粉末裹石工艺制备的再生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在7d、28d时均强于水泥裹石工艺,硅灰和粉煤灰配合比为4:1时性能最佳,掺入活性粉末有助于界面过渡区的宽度变窄,结构更为致密,根据可缩堆聚模型(CPM)计算结果分析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磁化再生混凝土强度均强于未磁化再生混凝土,在3d、7d、28d强度增长率分别达到18%、13%、9%。应用活性粉末裹石工艺和磁化水技术对优化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具有一定的效果,该种工艺和方法可在工程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外公路》2021,41(2):311-316
为探究硫酸盐侵蚀与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硫酸盐溶液浓度和种类对混凝土劣化行为的影响,该文分别采用1%、5%、10%共3种浓度的Na_2SO_4溶液和10%MgSO_4溶液对混凝土试件进行硫酸盐-干湿循环侵蚀试验,以混凝土质量变化、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耐蚀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对不同侵蚀周期下混凝土的性能劣化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周期的增加,混凝土质量变化率基本随硫酸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5%Na_2SO_4对其影响最为显著;不同浓度Na_2SO_4溶液中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随干湿循环周期的增加而减小,混凝土抗压强度耐蚀系数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5%Na_2SO_4溶液对混凝土的破坏最为严重;在同一干湿循环周期内,相同浓度的硫酸镁溶液对混凝土的劣化程度弱于硫酸钠。  相似文献   

20.
沥青混合料抗剪切强度现场检测设备是基于在单轴贯入试验方法的基础上研制的现场检测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特点,可精确控制加载速率。该设备以1mm/min、5mm/min、10mm/min的加载速率进行沥青混合料贯入强度试验,其试验数据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76%、7.41%、5.10%。试验表明沥青混合料抗剪切强度现场检测设备的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