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上海南站站于2004年顺利整体入地搬迁。介绍了上海南站站工程改造的概况、施工特点,以及上海南站站第一轮驳接和第二轮驳接的施工次序;并以上海南站站至锦江乐园站区段的临时正线下行线为例,阐述其施工驳接前后的运营组织方案。阐述了上海南站站改造工程的运营组织特点及运营经验。  相似文献   

2.
记者昨日获悉,预计从9月份开始,上海南站将开行经浦东铁路至南汇芦潮港的客运列车。这将是浦东铁路第一次通行客运列车,也是市区到金山铁路客运停止后,本市首次开通的市郊客运列车。根据初步计划,运行初期上海南站每天早高峰、晚高峰各开行一班,单程票价在17元左右。上海南站至  相似文献   

3.
新民 《铁道知识》2005,(2):14-14
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南站,车站广场有南北两个,在南广场有长途汽车客运站、近郊汽车站、轨道交通3号线终点站、4个公交终点站和出租车候车区。在北广场有8个公交终点站和大型社会停车场。北广场地下还有地铁1号线。在上海南站地下,有两条旅客出站地道和一条南北走向的地下通道。出站的旅客通过出站通道可直接换乘地铁、轻轨,或者转入南北联系通道。  相似文献   

4.
2007年春运期间,如果到达上海站、上海南站的火车因故晚点,上海市地铁部门将与铁路部门联手开展“铁路——地铁”一条龙服务,为旅客“候站”。[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上海南站通透的建筑结构给予人们建筑美学的享受,也给旅客零换乘带来了便捷和舒适,但是通透的设计,地上地下大空间大交通换乘必然也会产生大量能源消耗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建筑照明大量使用,所消耗的电能更是不客小视.为此,上海南站建立了照明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智能控制、快键集中控制、安全保护、优先亮灯控制、故障诊断、操作管理等多种控制和保护模式以及工艺制作的冗余设计,操作方便、控制灵活、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光照效果设置合理、节能效果明显,她为上海南站的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目前已运营的5条轨道交通线中,只有上海南站能够实现直接换乘,换乘条件均不够理想,从城市规划布局、周边交通环境、轨道交通自身条件出发,提出了解决当前上海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上海铁路南站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占地面积60公顷,是上海铁路的南大门,它以独特的圆形造型展示在上海的西南端。上海南站开工以来的1400多天里,建设者们己连续创下了十项工程记录。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路》2010,(3):76-76
2月14日,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顶着寒风、冒着雨雪来到上海南站,添乘上海南-福州D3107次旅客列车,看望慰问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铁路职工和公安民警,检查指导节后春运安全和服务工作。刘志军代表铁道部党组向广大铁路干部职工致以节日问候和新春祝福,勉励大家再接再厉,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28日7时15分,一列乳白色流线型“中国铁路高速”(CRH)动车组从杭州站始发开往上海南站。上海铁路局1月28日在沪宁线、沪杭线共开行了7.5对动车组,春运期间将开行9.5对动车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未来的上海南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铁路南站是加快上海交通运输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交通联系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上海南站位于上海西南部的沪闵路、柳州南路、石龙路及桂林南路之间的围合区域。是未来的上海第二客站,将分流目前上海站日趋增加的客流量。  相似文献   

11.
姜睿玲 《铁道勘察》2005,31(4):85-86
以上海南站无站台柱雨棚的结构设计为例,探讨了异形屋面风荷载取值应注意的问题,周边环境对结构边界条件的影响,超长结构温度缝及较复杂节点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详细叙述整体道床拔接的技术难点和施工措施.介绍上海地铁1号线上海南站改造工程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在不中断地铁运营的情况下整体道床拔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从上海对外交通的南大门——上海枢纽南站的建成,谈大型对外交通枢纽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上海南站的启用将带动上海西南部区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备受关注的沪杭磁浮项目批准立项后,一直在进行线路方案的优化。记者昨天获悉,经过专家评审,一套连接上海两大机场、京沪高速以及多个交通枢纽的优化方案浮出水面。 据同济大学孙章教授介绍,在优化方案中,沪杭磁浮线从上海龙阳路站出发,经停世博园区后,越江直接连通铁路上海南站,然后分成两路,支线沿着沪杭铁路东侧的中春路向北,连接规划中的上海虹桥机场综合枢纽,而正线则直接向南,通往浙江的嘉兴、杭州。  相似文献   

15.
有问必答     
上海南站所创的工程纪录有哪些上海铁路南站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占地面积60公顷,是上海铁路的南大门,它以独特的圆形造型展示在上海的西南端。上海南站开工以来的1400多天里,建设者们已连续创下了十项工程记录。第一,上海铁路南站工程是上海目前规模最大、交通组织最健全的城市交通枢纽站,集轨道交通、铁路、磁悬浮、公交、出租、长途客运等于一体,为各类交通工具实现“零换乘”提供了范例。第二,工程地下建筑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40个标准足球场),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工程。第三,世界上首座融入“航空港”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上海南站的综合交通换乘系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详细介绍了铁路上海南站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布局和换乘系统,包括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道路公交、出租车、自行车、私人小汽车、长途汽车、社会车辆之间,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之间的各种换乘流线与换乘距离。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上海南站在换乘的布局设计上比既有的大型铁路客站有很多改进,但与国外优秀的交通枢纽布局设计相比仍有一些不足,主要是没有充分利用铁路股道下面的空间进行立体换乘。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枢纽尤其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问题日益突出,而枢纽换乘质量的关键取决于其布局设计方案的质量,该案例的分析结果对我国综合交通枢纽系统的布局规划设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世界轨道交通》2010,(3):62-63
中国铁道部长称中国高速铁路已经走在世界最前列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3300多公里,不论是总量规模,还是技术水平、运营管理.都已经走在世界最前列。据铁道部网站消息,农历正月初一.在举国欢度新春佳节的喜庆时刻.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顶着寒风、冒着雨雪来到上海南站.添乘上海南至福州D3107次旅客列车,看望慰问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铁路职工和公安民警,检查指导节后春运安全和服务工作。刘志军在慰问和检查时作出了如上表述。  相似文献   

18.
据《解放日报》讯,《上海市地下空间概念规划》由市建委和市规划局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完成,并由市政府正式批准。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中、近期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规划近期(2007年前)重点推进建设一批骨干工程(“东南西北中”八大骨干工程)。东:世纪大道东方路交通枢纽;南:上海南站;西:静安寺地区,中山公园交通枢纽,宜山路-凯旋路交通枢纽;北:虹口足球场交通枢纽、江湾五角场副中心;中:人民广场综合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19.
以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为基础,结合车站运输管理的实际情况,介绍上海南站运输信息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就系统设计原则、功能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此系统在南浦站和新龙华站投入使用,已通过上海分局科委验收.  相似文献   

20.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6):14-14
据解放日报消息:封站改建了整整1年的轨道交通世纪大道站(原东方路站)近日启用,市民可以在此站轻松实现2号线与4号线的“零换乘”。在中山公园、人民广场、上海南站等两线换乘的车站,长长的换乘通道要耗费乘客不少时间。世纪大道站实现了2号线与4号线在同一站厅内的换乘。记者从2号线候车平台出发,乘坐了2部自动扶梯,只在大厅里步行约:20m,再乘坐下行的自动扶梯,就抵达4号线的候车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