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公路隧道勘察设计多个阶段大量丰富、准确的工程信息未能有效管理、缺乏再利用的现状,提出将CAD、GIS技术运用于公路隧道的信息资料数据库管理.通过对工程实例调查标准化和整合多来源、多个时期、多样格式和多数据标准的公路隧道信息,以三维可视化为重要特征,建立平面图与隧道各类附属设施、隧道设计资料数据库、隧道设计模型、地质及地形三维模型之间的联系.构建公路隧道设计的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建立了覆盖公路复杂隧道的设计、运营、养护等多阶段的信息管理、共享服务平台.通过vc2005和ObjectArx2008开发工具实现,并在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中进行了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海量工程数据缺乏存储规则与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依托云南省老营隧道工程,采用GIS/BIM数据集成方法开展公路隧道数字化管理研究。首先,对公路隧道海量工程数据进行分类并形成数据字典,提出统一的数据存储标准;其次,通过CAD到ArcGIS的数据转换,以主题图的形式在地理场景中表达二维图形,生成工程底图和数字化对象;再次,分离三维BIM模型单元的属性与几何信息,在Unity软件中实现几何模型的拼接、渲染与添加脚本,发布成Unity3D文件;最后,提出工程数据与GIS、BIM集成的技术方案,并利用开发的公路隧道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GIS/BIM一体化联动、数据实时录入与资料在线查询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盾构隧道的全过程管理中,数据的操作方式日益受到人们关注.首先,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数据标准及信息平台建设方面的研究,然后针对盾构隧道全寿命周期的数据特点,选取了相应的程序设计工具,并规划了盾构隧道信息平台的架构体系.然后,根据目前比较通用的盾构隧道数据内容及表格形式初步建立了盾构隧道信息平台,该平台不依赖于任何操作系统,用户仅需一个浏览器即可登录使用;平台中涵盖了盾构隧道设计、施工、检测、养护等全寿命周期的数据信息,同时,这些数据也可脱离平台单独使用;平台还加入了一系列统计与分析工具,包括数据的多样化展示、图表与图形可视化、盾构隧道智能化养护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隧道沥青路面明色化铺装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增恒 《中外公路》2012,(3):280-283
介绍了4种隧道沥青路面明色化铺装方案,通过大量的室内明色化试验,筛选了明色化功能层及喷涂式明色化两种铺装方案进行路用性能、耐久性、节能效应及施工技术等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沥青路面明色化铺装技术适用可行,满足路面各项规范要求,且具有节能减排的功效,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公路隧道通风不好则容易累积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汽车尾气,如CO、氮氧化物(NOx)等,故需要将其控制在一定浓度内.介绍NOx的危害及隧道内NOx浓度的检测方法,并在已运营的隧道内进行检测研究.采用分光光度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进行实测,对不同方法得出的数据进行比较,检测结果可为隧道通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高海拔地区长大隧道建造技术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通过众多典型实例资料分析,高海拔长大隧道建设具有地形地质复杂、设计限制因素多、施工条件极差、运营管理代价高昂等特点。根据实例资料估测得到高海拔长大隧道的概略性技术经济指标,分析了影响指标的因素。经过多年实践,我国在高海拔地区长大隧道的建造技术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暴露出很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未来,我国交通建设的政策和投资环境良好,隧道工程行业与相关产业蓬勃发展,隧道建造技术不断提高,项目组织和管理都有所创新和加强,高海拔地区长大隧道工程建设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隧道建设》2012,32(1):138-138
第六届中国隧道国际峰会将于2012年3月29—30日在中国上海豫园万丽酒店举行。随着挖掘技术的不断进步,隧道建设需求的不断改变,中国隧道的设计、施工、养护和服务都面临着新的挑战。由麦瑞赛主办的隧道年会,将提供一个涵盖行业趋势、技术及管理等多方面话题的交流平台。从中可听取全球关于隧道行业  相似文献   

8.
(5)技术参数表 技术参数表是包含各种维修技术标准和汽车整车及总成技术数据的表格,主要包括整车技术参数表、养护技术规范、维修技术参数标准等,是汽车维修工作中必备的技术资料。表13为奥迪A6轿车整车技术参数表(资料源自奥迪A6轿车维修手册)。  相似文献   

9.
马鹏 《上海公路》2023,(2):93-96
针对中条山隧道路侧安装的感知设备利用不充分、数据传送不及时、突发事件,尤其是“两客一危”、超高超限等重点车辆行为异常事件,时有发生的现状,对中条山隧道重点车辆安全管控平台展开研究。通过载入平台的“两客一危”AI检测算法,结合宽高仪主动检测技术,可实现异常数据的汇聚处理、深度融合以及智慧应用,同时实现隧道场景内的“两客一危”以及超高超限等重点车辆的精准识别、实时定位以及隧道内的交通诱导,以提升隧道通行效率,减少安全事故,保障出行安全。该平台的研究与落地应用,有效地降低了中条山隧道中重点车辆的事故发生概率,为隧道的安全出行管理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TBM(Tunnel Boring Machine)隧道掘进机,是集钻、掘进、支护于一体,使用电子、信息、遥测、遥控等技术对全部作业进行指导和监控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施工机械。近年来,对其进行的监控量测发展较为迅猛。从TBM隧道常规监控量测技术现状;其他监控量测技术在TBM隧道中的应用现状;特殊条件下TBM隧道的监控量测及监控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TBM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现状及发展趋势。即日趋多样化、智能化、人性化、远程化等。同时,具体的监控理论、数据处理模型及特殊TBM隧道监控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TSP超前地质预报的原理,结合客运专线合武铁路红石岩隧道,介绍了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过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说明了TSP超前预报技术在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大断面开挖信息化施工、确保施工安全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该项技术在合武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劣关系到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该文从施工过程、技术文件、科技进步、人员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是当前隧道施工管理的必然趋势,针对公路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建设要求,采用PHP编程语言,结合Mysql的数据存储功能、最小二乘法及回归模型的分析原理,研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公路隧道围岩常规位移监测分析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在网络上对公路隧道监测断面数据的录入存储、回归分析、围岩稳定性判别及隧道围岩最终位移变形量与二次衬砌时间预估等功能。通过网络访问该平台,可使不在现场的参建人员及时掌握隧道监测数据及分析结果,可为支护结构的调整和变更提供更有效率的依据,进而提高公路隧道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复杂环境地下互通立交工程施工技术难度高、工期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周边重要基础设施繁多、施工人员管理要求高等特点,探索了项目数字化建造的总体实施路线,并依托淞沪路-三门路下立交工程,开展了基于三维精细化模型的方案筹划、干涉检查、重点工艺施工模拟及多源数据整合应用,为项目建造提供有效施工指导,同时研究开发了智慧工...  相似文献   

15.
何杰  高斌  薛陶  白玉冰 《隧道建设》2018,38(Z1):51-57
论述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规模、技术难度、设计理念及养护管理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和理论水平发展迅速,已逐渐步入“绿色建设期”,但距离科学养护管理仍然差距较大,存在“建管养”分离、检测养护难度大、基础数据混乱、评定系统不完善和维修加固体系不完善等挑战。针对以上挑战,从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 引入全寿命周期建设理念,论述了全寿命周期成本、养护便利化和标准化施工等理念对于隧道“建管养”的重要意义; 2) 建立隧道建养信息化系统,通过大数据平台及BIM信息技术,为隧道建立信息档案; 3) 完善养护技术体系,对现有隧道检测、维修加固技术手段进行梳理,总结一套隧道检查、管养技术体系。以期为公路隧道科学养护管理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交通建设的大规模扩张和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高速公路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项目建设者及运营管养人员提出全新要求。由于高速公路在建设管养过程涉及的环节复杂及不确定性,传统的建设管养模式已难于满足数字化转型需要,信息化作为新兴技术是辅助高速公路建设者和运营者满足日益增长工作新要求和提升工作效率的手段之一。本文结合潮惠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历程,对高速公路的信息化网络架构设计、信息化网络构成、信息化功能设计、数据中心总体架构设计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未来建设和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大数据背景下对汽车专业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现在汽车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怎样提升老师的教育能力,阐述了一些教育的方法和老师的关系,老师和技术共同存在以及老师要有技术的必要性。汽车专业教学管理要实现信息化那就需要老师具备一些技术知识及技术技巧,教学管理信息化给课堂带来了便利以及合作的平台,不仅考验学生的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考验了老师对于教学的熟悉程度、对信息化设备的利用程度,老师要进行这样的教学就必须拥有这样的技术才能更好的利用教学管理信息化来管理及教育学生。汽车专业教学管理信息化对于之后课堂的创新提供了参考。利用现有的大数据资源也为我们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8.
张合沛  陈馈 《隧道建设》2022,42(1):41-47
为保证隧道施工多源异构设备数据的有效采集,针对施工群组装备运行数据特征,开展散布、异构设备数据的并行采集方案及技术研究; 在先行构建出数据采集系统框架、采集实施流程的基础上,针对设备多维、连续数据生成的特点,开展基于流数据管理(stream-based date management, DSM)的技术方法探究; 通过构建多并发数据采集(forward-oriented optimal concurrency control, FOCC)系统,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集采、并采。通过重点对前向乐观并发数据采集管理、采集设备自动组网技术方案进行研发实践,研发多协议集成、多接口并发采集、自组网、自主发送的“数据采集终端”,成功实现了龙门吊、泥水分离系统等隧道施工装备运行数据的实时提取。研究证明,提出的多数据并采技术方案可有效解决多源异构数据采集问题。  相似文献   

19.
周宁水电站引水竖井混凝土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定成  方勇锋 《隧道建设》2007,27(5):48-53,78
结合实际工程论述了高竖井施工采取预留岩塞、设安全隔离平台、对竖井进行分段开挖等具体措施,化长竖井为短竖井,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实现了同一竖井混凝土施工与开挖施工、灌浆施工平行作业,达到缩短竖井施工期的目的。详细介绍了在该竖井混凝土施工中采取的液压滑模、钢筋直螺纹连接、运输吊笼防坠保护等新技术,形成了一套安全快速进行高竖井施工的方法,对竖井混凝土施工辅助系统也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目前大多数信息化管理平台兼容性及扩展性不强、功能单一,满足不了当前工程管理需求的问题,从高质量的大数据管理平台架构、兼容性强的数据采集、扩展性强的分布式存储3个方面进行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采用分布式HBase列存储数据库和高性能Spark内存计算引擎,创建行业Hadoop集群生态架构,设计一种多协议、多通道且兼容性强的数据采集系统,为隧道掘进机大数据平台的采集、存储、搭建等提供技术支撑。建立集智能监测、综合分析、协同管理、大数据应用功能于一体的隧道掘进机工程大数据管理平台,从管理和技术层面为类似的大数据平台设计开发提供参考,提升隧道掘进机施工效率,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