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是由多个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的、为诸军种联合作战提供信息作战能力的一体化军事信息系统.首先描述了美军建设一体化C4ISR系统的总框架,美国海军C4ISR体系的建设、主要的电子信息系统和美国海军一体化C4ISR系统的发展趋势.最后就我国海战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美国海军最近为CVNX(新一代航空母舰)计划起草的、作为第一阶段文件汇编所要求的C4I支持计划(C4ISP)的部分内容.其中包括C4ISP的内容、未来,以及必须要做的工作、C4ISP对海军和联合C4ISR系统的潜在影响.本文还阐明了CVNX C4ISP和航母战斗群作战平台的相似计划,构成利用信息和战时网络技术,建设跨海军终端对终端指挥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C4ISR系统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体系结构在C4ISR系统设计、研制和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美军C4ISR系统体系结构框架的演化过程,以及C4ISR系统体系结构的关键技术,探讨了关键技术的实现途径与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总结了体系结构技术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2013年5月22日,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为美国海军生产的最新型情报、监视、侦察(ISR)用无人机MQ-4C“特里东”号(Triton)成功地在美国加州帕姆达尔完成首飞。MQ-4c无人机的首飞成功,是该无人机项目实现的一项重大里程碑,标志着对其未来作战能力的一系列验证测试工作正式启动。在首飞过程中,MQ-4C共在空中管制区飞行了80分钟,由位于地面的美国海军和诺·格公司工作人员进行控制,最高飞行高度20000英尺(约6096米)。  相似文献   

5.
C4ISR系统已成为现代化战争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能评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研究分析了C4ISR系统效能评估的指标和框架,提出一种基于仿真的C4ISR系统效能评价方法,最后对C4ISR系统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系统建模是复杂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关键。本休论作为一种语义信息建模方法,对解决知识的“共享”和“重用”问题具有巨大潜力。在C^4ISR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信息系统建模方法,尤其是引入本体论,对于C^4ISR系统综合集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辨析信息系统、系统建模、本体论的概念,分析了IDEF5方法,对本体论在C^4ISR系统建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讨论了C^4ISR系统本体描述语言。  相似文献   

7.
对于建设C^4ISR系统来说,系统需求工程的出发点之一应该是基于对作战的描述,同时对目前作战过程进行描述的若干方法进行分析对比,结合实际情况对作战过程描述进行讨论并给出新的切入点。文章给出了一种实现C1ISR仿真系统和实装模拟系统互联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使用基于HLA的代理联邦将分布在仿真系统网络上的各个仿真节点和实装系统连接到C^4ISR仿真系统中,并通过HLA/RTI完成仿真系统与实装系统间的交互。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类小型C4ISR系统给出了其情报融合性能的测试评估方案,并基于指标的有效性、可靠性、可信性等原则提出了包含四个一级指标和九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评估模型及测试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指标评估模型和测试方法能够对该类小型C4 ISR系统的情报融合性能做出较全面准确的评估,满足了试验中对该类小型C4ISR系统的情报融合性能进行测评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对美国新军事战略和未来军事能力建设的方向进行了分析,指出新军事战略要点、要害以及美国海军装备与技术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C4ISR系统网络节点信息价值评估方法。对C^4ISR系统中网络节点功能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信息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分析了各指标的关联因素和权重关系,建立了基于指标评估体系加权计算的节点信息价值评估方法。对节点信息价值的定量评估可为C^4ISR系统节点信息效能的定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Personal history I began my career with Mitsui O.S.K. Lines (MOL) upon graduation from Kyoto University in 1967. During my 38-year career at the company, I have been involved in a broadrange of maritime activities, and have witnessed dramaticchanges in the industry as it has sought to meet the changingneeds of societies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ies. Keyevents in my career include a posting to Mitsui O.S.K. Lines'San Francisco Representative Office from 1975 to 1979;becoming a staff officer of the Planning Division in 1987,followed by a promotion to Deputy General Manager of theDivision in 1988; appointment as General Manager of Europeand Oceania Division in 1993; being elected to a directorshipin 1996; promotion to Managing Director in 1998, SeniorManaging Director in 2000, Deputy President in 2003, andfinally President in 2004. For me, the shipping industry isboth a business and a passion. I am extremely excited aboutthe changes and challenges that lie ahead for the industry aswe begin the 21st Century, and consider myself to be in amost enviable position leading Mitsui O.S.K. Lines, acompany at the vanguard of shipping developments, in theseexhilarating times.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