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海运市场的繁荣带动了新船需求的增长.尽管日本、韩国和中国等造船大国纷纷采取措施提高造船能力,但造船市场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加上造船成本急剧上升,美元持续贬值.多重因素导致2004年新船价格全面上涨。  相似文献   

2.
横滨港2004年吞吐外贸箱2606553TEU,比上年增长7.9%。其中重箱2196161TEU(增9.7%)、空箱410393TEU(增0.4%)。重箱、空箱合计,出口为1355746TEU(增9.7%),进口为1250808TEU(增6.2%)。按货重计,出口目的地前5位为①中国(含香港地区)、②美国、③台湾地区、④泰国、⑤韩国,进口来源地前5位为①中国、②美国、③澳大利亚、④泰国、⑤加拿大。  相似文献   

3.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5,(12):14-16
中国、日本和韩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三国区域内的集装箱货流也一直增长。以贸易额(美元)计,中国已成为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对象,且2002年以后已是日本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对于韩国来说,2003年中国成为最大的出口对象,对于日本而言,韩国是继美国、中国后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如果签订,贸易将更为活跃。在集装箱货流方面,按2004年实绩,中日间比上年增长19%,约为260万TEU;日韩间增长8%,约为125万TEU;中韩间增长11%,约为198万TEU。  相似文献   

4.
丁力 《海运情报》2005,(4):27-27
中日航线2004年的集装箱货物运输量,双向合计比上年增长46.7%,达到260.5万TEU,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日本往中国为7718万TEU,中国往日本为182.7万。TEU,中国往日本的货物量仍然大大超过日本往中国的货物量。但是,出口增长率日本约6成,而中国约4成,日本已超过中国。  相似文献   

5.
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2004年的中日贸易额以美元计比上年增长27%,达到1680.48亿美元,是从1999年起连续6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日本往中国的贸易额增长29%,为738.33亿美元.其主要原因是在中国难以采购的材料和零件等的拉动。中国往日本的贸易额增长25%,为942.15亿美元,其主要原因是机械设备大幅增加。双向货流已是连续6年增大。2004年日本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为203.82亿美元,但如果考虑到经由香港地区的部分,则2001年以后的赤字正在减少。2004年大体均衡。  相似文献   

6.
钟秋 《海运情报》2005,(6):12-14
据日本钢铁联合会出口市场调查委员会发表的“世界主要国家(地区)2005年钢铁供求预测”,全部调查对象国(地区)2005年的钢铁需求共比上年增长4.9%,增加4310万吨,达到9.19亿吨.但增长率低于两位数增长的2004年。在供求平衡方面,粗钢生产除中国继续大幅增加外,大部分国家(地区)也都增加。在钢材进口方面.预计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调查对象国(地区)有小幅减少,其中韩国减少约100万吨。在钢材出口方面,除了预计增加的俄罗斯外,大部分国家将与上年持平。  相似文献   

7.
荣华 《中国水运》2005,(4):56-57
最近几年,从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出口的低价值货物一直保持增长,中国出口增长率超过35%,导致国际货运市场运价走势强盛,增长最显著的莫过于集装箱运输,而全世界的船东,尤其是作为最大受益人的集装箱班轮公司则几乎都在2004年坐收巨额利润,2005年看来将继续攀升,据英国劳埃氏航运经济报2004年12月预测,到2008年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将在2004年基础上再增加至少40%。  相似文献   

8.
《港口科技》2009,(4):49-49
日本横滨港2008年吞吐外贸箱3203871TEU(速报值),比上年微增0.7%。其中重箱2642144TEU,微减0.6%,空箱561727TEU,增长7.1%。在吞吐的外贸箱中,出口为1689420TEU,增长2.2%,进口1514451TEU,微减0.8%。出口主要目的地为①中国②美国③韩国④中国台湾⑤泰国。进口主要来源地为①中国②美国③澳大利亚④墨西哥⑤韩国。  相似文献   

9.
一、集装箱运量和港口吞吐量 据德鲁里估计,2005年全球集装箱吞吐量为3.994亿TEU,比2004年增长10.1%(见表1)。其中东欧集装箱吞吐量比2004年增长38.9%,增幅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此外,中东、远东、南亚、南美和北欧的集装箱吞吐量都有两位数增长,但大洋洲仅增长3%,东南亚的增幅也只有5.7%。作为全球集装箱贸易的主要生成地,远东地区的主导地位仍然没有动摇,但各国增速差异明显,如中国内地的集装箱吞吐量比2004年增长24%,而韩国和日本的增幅分别只有5.6%和2.5%。  相似文献   

10.
《水运文献信息》2005,(4):16-16
依赖远东地区,尤其是中国外贸经济高速发展的费力克斯托港,在2004年继续获得集装箱吞吐量大幅度增长,其进口集装箱货物中至少50%是来自中国等远东地区的消费品,日用品和耐用品。2005年,中国出口到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的集装箱货物的强劲势头不会减弱。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远洋航务》2007,(6):78-78
Fearnleys报道,日本的对外贸易量2005年下降31.4%,2006年重新增长16.4%.2007年3月增长量特别高,达到73.9%,为138亿美元。日元下跌支持了日本外贸增长,特别是汽车的出口强劲,表现最为出色。日本从中国的进口逐年都以13%的增长量发展。日本在2006财政年度(在3月底结束)内,对中国的出口增长21%,比日本对美国出口增长速度高出一倍。这反映了中国对日本产品有很高的需求。因此,2006年对中国出口重现2004年出超的局面。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经济正在重新振作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远洋航务》2007,(7):94-94
Fearnleys报道,日本的对外贸易量2005年下降31.4%,2006年重新增长16.4%.2007年3月增长量特别高,达到73.9%,为138亿美元。日元下跌支持了日本外贸增长,特别是汽车的出口强劲,表现最为出色。日本从中国的进口逐年都以13%的增长量发展。日本在2006财政年度(在3月底结束)内,对中国的出口增长21%,比日本对美国出口增长速度高出一倍。这反映了中国对日本产品有很高的需求。因此,2006年对中国出口重现2004年出超的局面。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经济正在重新振作起来。  相似文献   

13.
丁力 《海运情报》2005,(4):20-20
据英国劳埃德统计,2004年新造船接单量日本比上年减少25%,为1551万总吨,韩国减少24%.为2235万总吨。在世界总接单量中所占的比例,韩国为44%,日本为30%,两国的差距已越来越大。2004年的新船建造量,日本为1403万总吨(增长11%),韩国为1460万总吨(增长7%)。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世界经济强劲复苏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美国、日本经济强劲增长的带动;二是出口和投资实现较快增长;三是近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宽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  相似文献   

15.
陈敏 《中国港口》2005,(5):49-50,56
目前两岸的经贸合作已达到相当的规模,2004年海峡两岸贸易总额为。783.2亿美元,同比增长34.2%,其中祖国大陆对台湾出口135.5亿美元,增长50.4%;祖国大陆自台湾进口647.8亿美元,增长31.2%。祖国大陆已超过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台湾也成为祖国大陆第五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6.
中韩两国于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为50.3亿美元,到2004年双边贸易额已达到900.68亿美元,增长了18倍,贸易形式呈多样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也趋向合理。截至2004年底,韩商来华技资32753项,合同韩资金额为505.60亿美元,实际利用韩资金额为259.33亿美元。目前,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出口国,第三大进口国和第四大外资来源国;中国则是韩国的第一大出口国,第三大进口国和第一大投资对象国。  相似文献   

17.
据日本海运振兴会公布的亚洲18个国家和地区(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即日本、韩国、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加上柬埔寨、缅甸、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6个国家)与美国间班轮航线的2004年集装箱货流量(速报值),东行(亚洲一美国)比上年增长15%.达到1131.6万TEU,第一次超过了1000万TEU。  相似文献   

18.
经贸     
我矿业巨头投资圭亚那;中国连续四年为德国机床制造业最重要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19.
《机电设备》2008,25(2):I0009
2007年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着力加强企业的改制改革,实践战略布局和战略突破,较好的完成了2007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经营业绩有所增长。据统计,完成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均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9.33%、22.7%和71.39%。  相似文献   

20.
经贸     
我矿业巨头投资圭亚那;中国连续四年为德国机床制造业最重要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