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2017,(7)
微表处技术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主要技术手段。文中通过黏结力试验、湿轮磨耗试验等,测定不同的水泥用量下纤维微表处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成型速度、耐磨耗性及水稳定性等性能,研究水泥用量对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以为纤维微表处混合料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微表处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路面修补技术近年来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同时也发现了它的许多问题,如抗松散性差,填补车辙用的微表处本身容易出现车辙等.针对这些问题,许多研究人员采用在微表处中添加纤维的方法来改进微表处的性能,而该文则是通过肯塔堡飞散试验和改进的车辙试验来验证纤维微表处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拌合试验、粘聚力试验、低温SCB试验、加速加载试验以及驻波管法室内噪声测试试验,研究了再生料掺量对微表处混合料施工性能、抗裂性能、长期使用性能以及降噪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生料掺量的增大,微表处混合料拌合时间增大,30,60 min粘聚力减小;添加再生料可改善微表处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能,再生料掺量越大,微表处混合料抗永久变形能力越差,城市道路微表处降噪的技术手段可考虑混合料中添加再生料,以增加材料的弹韧性而降低微表处路面的振动噪音。  相似文献   

4.
低噪声微表处与传统微表处一样具有良好的抗滑和防水性能,同时与传统微表处相比,行车噪音较小。该文通过总结低噪声微表处室内试验、试验路段施工及路用性能检测结果,对低噪声微表处技术的设计原理、适用条件,以及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低噪声微表处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外公路》2021,41(4):307-312
针对普通微表处抗裂性能和抗车辙能力等的不足,室内采用微表处常规试验和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及汉堡车辙试验(HWTD),对比分析水性环氧乳化沥青、SBS改性乳化沥青和纤维改善微表处性能效果的优劣;并探讨纤维掺量变化对微表处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结合料类型或添加纤维稳定剂均能提升微表处的相关性能,其中纤维的整体改善效果相对最好,尤其是低温性能,且能够兼顾改善微表处的各项性能。玄武岩纤维微表处在抗车辙性能和成本造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耐磨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等略差于聚丙烯纤维微表处,通过剂量优化玄武岩纤维微表处的整体性能仍优于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微表处和SBS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根据微表处性能变化和经济因素,推荐微表处中纤维的掺量为0.10%~0.20%。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废旧橡胶粉干法加入微表处混合料的方法,通过系列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橡胶粉微表处和普通微表处的水稳定性、抗磨耗性和抗车辙变形性能,评价了废旧橡胶粉掺量对微表处性能的影响,并就所采用橡胶粉的掺量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试验结果表明,在微表处混合料中添加废旧橡胶粉可以明显改善混合料在成型后期的使用性能,其混合料的黏附性、抗水损害、抗磨性、抗变形和抗低温裂缝等能力均得到了提高.然而,橡胶粉的掺量不宜过大,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需要把握,应控制在3%以下,改性乳化沥青用量可提高1%左右.  相似文献   

7.
微表处混合料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居浩  黄晓明 《公路》2007,(7):212-218
微表处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养护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一系列性能试验研究了养生条件、混合料级配、外加水量、水泥及水泥用量、乳化剂等因素对微表处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于微表处的集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表处技术的特点,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不同级配的集料及不同砂当量对微表处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集料级配对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耐磨性能、抗车辙能力等改善效果显著;集料的砂当量越高,微表处混合料的抗湿轮磨耗和抗车辙能力越好。试验结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7,(4)
探讨了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用于微表处混合料的可行性,基于室内试验和试验路铺筑研究了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的施工性能、耐磨耗性能、抗车辙性能、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降噪性及长期使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工作性能良好,能满足微表处混合料快速开放的要求。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良好,其耐磨耗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优于SBS改性微表处混合料。随着橡胶粉掺量增大微表处混合料吸声系数呈二次函数关系增大,相比SBS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在800~1 000 Hz振动频率范围内,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的吸声系数可增大8%~15%,1 000~1 500 Hz振动频率范围内,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的吸声系数可增大16%~24%,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可大幅度降低传统微表处的噪音,具有优良的降噪功能。工程实践表明,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与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黏附状况良好,施工性能好,采用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伟  高萍 《中外公路》2013,33(1):256-261
介绍了影响聚丙烯纤维微表处性能的各种因素,通过拌和、粘聚力、湿轮磨耗、负荷轮和低温劈裂试验得到聚丙烯纤维微表处和普通微表处的最佳油石比,然后进行肯塔堡飞散试验和车辙试验来检验两者的路用性能,通过比较发现:聚丙烯纤维微表处稳定性更高,抗车辙变形能力更强,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低噪微表处混合料矿料级配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表处养护技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仍然存在着噪声过大、抗松散性能不足、耐久性差的缺点,制约着微表处养护技术更好地应用.针对微表处噪声过大,配合比设计不够完善的问题,提出了低噪微表处的矿料级配以及矿料级配优化设计方法——堆积密度法.室内试验表明,矿料在振实状态下的堆积密度越大,低噪微表处的湿轮磨耗值越小,负荷轮黏附砂量越大,即微表处混合料的技术性能越好.研究成果在广西坛(洛)—百(色)高速公路2012年养护工程中得到了应用,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项目所采用的低噪微表处具有低噪、平整密实、抗滑性能优越、使用性能优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19,(10)
为了研究橡胶颗粒和聚酯纤维对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与降噪特性的改善效果,通过常规拌和试验、黏聚力试验、负荷轮车辙试验综合优化聚酯纤维和橡胶颗粒的掺量,进而采用低温SCB试验、剪切疲劳试验研究纤维橡胶微表处混合料的低温性能与耐久性,并选取轮胎振动衰减与室内轨道下滑试验来研究和评价纤维橡胶颗粒微表处混合料的减振与降噪特性,结合实体工程应用情况,验证了聚酯纤维与橡胶颗粒复合添加剂对微表处混合料的抗滑、降噪性能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掺加橡胶颗粒能够延长微表处混合料拌和时间,但橡胶颗粒会对微表处混合料抗磨耗性能、低温抗裂性和抗车辙性能有负面影响,当掺加0.2%聚酯纤维后,微表处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与抗疲劳性能明显得到改善,最终推荐复合添加剂的最佳聚酯纤维掺量为0.2%、橡胶颗粒掺量为2%~3.0%;聚酯纤维-橡胶颗粒微表处混合料比普通微表处混合料有更好的路用性能和减振、降低路面的噪声性能,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实体工程现场行车噪音实测结果表明,在60、80、100km/h行车速度下纤维-橡胶颗粒微表处路面的行车噪音比普通微表处混合料减小了5.1、4.7、3.6dB,研究成果为改善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和微表处罩面材料降噪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高速路网已经很完善,许多高速公路也已进入维修养护期,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微表处技术自引入国内以来以节能环保、施工方便、造价低、开放交通快、使用寿命长等优势而得到广泛推广。影响微表处混合料的因素有很多,就添加剂水泥这一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室内试验,并从可拌和时间、粘聚力指标、湿轮磨耗值和低温抗裂性分析总结了水泥对微表处乳化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微表处施工工艺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用于微表处混合料的可行性,基于室内试验和铺筑试验路研究了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的施工性能、耐磨耗性能、抗车辙性能、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降噪性及长期使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耐磨耗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均优于SBS改性微表处混合料,并且具有优良的降噪功能。  相似文献   

15.
张尚秋  汪海洋 《公路》2004,(6):43-45
介绍浙江金丽高速公路金华段隧道微表处工程施工,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拌和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和使用情况,经过通车使用表明,微表处抗滑性能和密水性效果优良,与原路面粘结牢固,在高等级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可以用微表处罩面。  相似文献   

16.
段辉林 《公路工程》2015,(2):25-29,33
采用拌合试验、粘聚力试验、小型加速加载试验以及室内噪声测试试验,研究了TLA掺量对微表处混合料施工性能、长期使用性能以及降噪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LA掺量增加,微表处混合料拌合时间增大,30 min和60 min粘聚力提高;添加TLA可显著改善微表处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和疲劳性能,同时TLA的加入可降低路面噪声污染,最终推荐了TLA微表处混合料的最佳TLA掺量为1.5%~2.5%。  相似文献   

17.
微表处技术是一种可以提高路面整体性能的养护技术。通过对微表处处理后的实体工程使用效果测试,结果表明:微表处可有效防止路表水的下渗,并且抗滑性能显著改善。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微表处性能趋于稳定状态,从而可以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并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微表处技术对旧路面养护维修以及新路面预防性养护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将岩沥青掺入到微表处混合料中可以显著改善混合料的抗磨耗性和抗车辙性能,以及具有成型快、外形美观的特点,可有效提高微表处混合料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微表处对防止路面松散、延缓路面老化、提高路面摩擦和弥补路面微小的缺陷有着良好的效果,在路面养护工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然而,现有设计指南中评价微表处路用性能的试验手段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影响了微表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本研究采用"轮胎驱动式路面功能加速加载试验系统"为基础试验平台,对添加不同改性乳化沥青的微表处混合料进行室内加速加载试验,研究微表处混合料性能变化规律,并定量评价沥青类型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成果对推动微表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开发了"轮胎驱动式路面功能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并以该系统为基础试验平台,对不同级配类型的微表处进行加速加载模拟试验,对不同级配微表处混合料的抗滑和抗剥落性能进行定量评价。所得结论对微表处混合料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