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伟 《科技交流》2010,(3):126-129
光缆监测系统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光电技术为一体,具备远端实时、定期测试、遇不良情况自动告警及数据综合分析等多项功能.同时,通过定期测试,光缆自动监测系统能及时判断光缆接头盒进水进潮情况,迅速准确地判断光缆障碍,缩短障碍历时,及早发现光缆劣化情况,提高长途光缆的维护质量.  相似文献   

2.
光缆线路监测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缆线路中断所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实时、自动光缆监测系统。介绍了几种光缆和光纤的监测方式,对其适用性和应用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完善自动监测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光缆护套中的皱纹钢带与大地之间电阻的大小,可充分反映光缆外护套的完整性,也直接反映光缆线路的可靠与安全程度。光缆护套对地绝缘自动监测系统通过光缆破损查找故障,及时发现,及早维护,使维护由被动的“事后抢修”变为“事前预知”的维护方式。  相似文献   

4.
结合兰新铁路采用的光缆网络监测系统介绍了光缆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采用Oracle数据库的光缆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提出一整套完整策略,用于保证光缆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安全,当系统崩溃时能够进行快速有效的恢复,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光缆线路综合绝缘自动检测系统的构成、检测原理、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通过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说明该系统能对光缆线路实施实时监测与管理,动态地观察光缆线路传输性能的劣化情况,及时发现和预报光缆隐患,提高对光缆线路的维护水平,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浅析远程光纤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电信技术的发展需要,结合光缆网络的状况,提出了光缆网络监控方案,光纤监测系统是电信运营商光纤维护及监控的主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铁路光缆线路集中监测系统设计及优化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光缆线路集中监测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应用,并提出了将该系统与ASON(智能光网络)相结合进行优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光缆接续质量,采用何种监测方案较好,文章对此作了论述。并针对双滤长光缆,论证了只用1.3μm即可达到控制双滤长光缆接续质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在兰新线乌鲁木齐-疏勒河段和乌鲁木齐地区环网上开通的光缆在线监测系统,对于光缆线路障碍的快速判断、定位和处理,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漏泄电缆的性能对铁路GSM-R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有很重要的影响。目前在铁路运营期间,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对漏泄电缆的维护非常困难。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漏缆实时监测系统,明确系统的架构及监测原理,引申出精确定位的概念。并以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程为依托,针对不同隧道类型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且通过工程实践加以验证,为铁路通信工程的漏缆监测系统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向阳  杜君 《铁路计算机应用》2020,29(1):44-48,54
由于分布在桥梁上的传感器长时间连续地采集数据,传输的数据量非常大,传统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不能够完全应对海量监测数据,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K线图时间片驱动的滑动窗口数据流处理模型,对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流进行快速有效地采集,并且能够减少桥梁监测的数据存储量。基于单一服务器节点的索力统计评估系统,在分析海量数据时存在计算瓶颈,利用集群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提出了基于Map/Reduce的索力并行处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该模型下处理索力监测历史大数据,可以明显减少专家系统的分析评估时间。  相似文献   

13.
分析地铁杂散电流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提出需监测的数据及监测的作用.介绍深圳地铁3号线杂散电流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系统采用分布式集中监控系统,由参比电极、道床收集网测试端子、高架桥梁收集网测试端子、隧道收集网测试端子、智能传感器、通信电缆、数据通信转接器、PC机管理系统等构成,将监测的数据传输至上位机处理,实现了实时监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提出基于系统特征参数提取的模糊解耦算法,以BP网络构成基于重复检验的专家系统。利用GSM、无线局域网及通用有线通讯技术构成数据传输体系,开发出TYJGJ机车车载轨道监测系统。较为有效地消除了机车特性、列车速度等产生的影响,实现了监测信息的快速传递。由仿真、运行数据及现场应用情况分析验证了模糊解耦算法及所提出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客专ZPW-2000A轨道电路故障处理时,仅靠监测手段不能准确区分室内外故障,需要人工测量,处理时间普遍较长的问题,通过分析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及轨道电路原理,提出在既有监测系统基础上,增设接收电缆模拟网络监测点的优化措施;同时对轨道电路故障进行模拟试验,分析发生故障时各监测点的数据,总结不同种类故障发生时的规律;最后以2个实际案例验证了优化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铁路桥梁隧道处贯通地线由于不能埋地铺设而容易被盗或损坏.设计一种基于Zig-Bee和GSM技术的远程监测系统,对系统功耗进行了分析计算.对该监测系统进行了实际通信测试和功能计算.结果表明,本设计满足了桥隧贯通地线实时、长期防盗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济南局集团公司北环OTN系统组网的现状进行分析,具体论证了G.653+G.652混缆组网应用技术,阐述了优化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而实现系统组网开通.以期建立满足铁路需求的通信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入骨干光缆网计算机智能管理系统,作为控制中心与各条线路连通质量管理的手段。介绍深圳轨道交通骨干光缆网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出针对性的建设方案和管理要求。系统对出现的故障能够快速准确定位,提高维护抢修效率,免除了人工现场测试的繁琐,极大地节约了人力与财力资源。  相似文献   

19.
南京地铁1号线无线场强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地铁1号线无线系统采用EADS公司800M数字集群系统,由交换机、基站、直放站等设备组成,有地下漏缆和地面天线两种无线网络覆盖方式.经过运营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无线网络中存在弱场区和通话不良区域,造成越区切换通话中断,主要是覆盖设计不合理的问题.通过时网络原有漏缆及覆盖方式优化改造,使场强友盖达到-85dB以上(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