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颜志凯 《中国港口》2003,(12):17-18
<正> 桩锤震洋山,马达啸东海! 2003年,从惊涛拍岸的洋山岛,到柑橘满园的长兴岛;从万众瞩目的浦东新区,到老醋飘香的镇江古城,风雨50载的上海港工,新世纪的前进脚步格外的坚实和强劲。 50载,“小舢板”换成了“巡洋舰” 1953年,上海港工的前身——上海港务局修建工程队成立。此时的“上海港工”,最醒目的“现代化”运输工具是几辆行来嘎吱作响、跑来一路黑烟的三轮小货卡;所谓的水上施工设备不过  相似文献   

2.
时健 《中国港口》2003,(11):17-18
<正> 上海港外高桥第四期工程,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港21世纪现代化的集装箱港区,工程规模为4个全集装箱装卸专用泊位和2个集装箱长江驳泊位,年吞吐能力180万标准箱,主要生产设施和管理设施必须是可靠、实用、高效、先进,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14亿中国人的一分子,上海港的成长伴随着祖国的开放与崛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港口建设,港口设施发生巨大变化,港口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上海港从河到江、跨江入海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经历了整个世纪沧桑的上海港,有过屈辱悲愤的过去和负重拼搏的昔目,几代海港人为了上海港的发展付出了艰辛,而铸就上海港今日辉 是改革开放的春潮。在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上海港实现了货物吞吐量超过2亿吨、外贸吞吐量突破7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跃上550万TEU的历史性突破,这一成就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5.
<正>上海港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抓住发展机遇,迅速赶上了世界潮流,成为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一、上海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4个阶段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重要标志的集装箱运输,上海港集装箱产业发展壮大历经了生产起步、新建扩建、规模发展和成熟经营4个阶段。生产起步阶段。上海港集装箱装卸生产起步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相似文献   

6.
经历了整个世纪沧桑的上海港,有过屈辱悲愤的过去和负重拼搏的昔日,几代海港人为了上海港的发展付出了艰辛,而铸就上海港今日辉煌的是改革开放的春潮.在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上海港实现了货物吞吐量超过2亿吨、外贸吞吐量突破7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跃上550万TEU的历史性突破,成为世界集装箱第六大港.这一成就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7.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港口集装箱运输得到了高速发展。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从1978年的0.79万TEU发展到2001年的超600万TEU,在全球集装箱港口中排名第六位,成为世界上著名的集装箱港。展望新世纪,上海正在加快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步伐,上海港将成为环太平洋集装箱港口布局中的一颗新的明珠,将  相似文献   

8.
《水运工程》2004,(3):114-114
北外滩轰鸣的打桩声,叩开了新世纪上海标志性建筑的“水上门户”———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工程1月3日在高阳码头开工,将于2007年启用。始建于1845年的高阳港区码头已老态龙钟,远远跟不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极不协调。取而代之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整个项目包括改建国际客运码头、新建客运综合楼和与国际客运配套的宾馆、商业、办公建筑等,不含土地价格的投资估算约20亿元,将建设新世纪黄浦江沿岸标志性建筑群。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工  相似文献   

9.
张欣 《水运管理》2011,33(1):32-35
为研究集装箱码头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对港口现代化作出定义,并建立集装箱码头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研究,通过计算得出中外7个集装箱码头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新加坡港、香港港、汉堡港、洛杉矶港、上海港、釜山港和高雄港。  相似文献   

10.
上海要成为国际航运中心,这给上海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并将促使上海港早日建成现代化港口。从上海港目前的状况来看,存在着港口建设资金短缺,生产成本上涨,经济效益滑坡等问题。因此,建成什么样的现代化港口及如何建成现代化港口,正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温哥华港是加拿大国家最大的现代化港口,年吞吐量达7000多万吨。笔者在加拿大温哥华港参观了十多个港区码头,感到他们无论是在体制上、管理上,还是在理论观念上和生产实践中,都与上海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不少地方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全球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给上海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上海港提出的东北亚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就是要依托上海港口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港口装卸两端延伸物流服务,从而充分利用港口物流资源,将上海港建成东北亚地区的集装箱枢纽港;同时,发展腹地,走向国际,以国际物流为重点,以综合运输网和信息网为支持,加速现代化国际型全功能的、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田俊 《中国港口》2014,(2):19-21
<正>一、上海港件杂货码头发展瓶颈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上海港在优化航运集疏运体系、完善航运服务功能、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作为上海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件杂货码头在向大型化、现代化发展的特殊时期,件杂货货种的复杂性、操作工艺的特殊性及生产机械的多样性甚至政府部门的各种市场政策都极大程度地限制了件杂货码头的发展。另外,由于上海港件杂货码头的历史性,港口人员的年龄结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也渐渐出现一些问题。再加上件杂货收费同集装箱收费相比价格要低廉很多,低廉的费率造成的低利润和码头运营成本的居高不下,直接影响到职工收入和企业发展的各个层面,阻碍件杂货码头的进一步发展(见图1)。  相似文献   

13.
走进上海港引航站监控中心,从占整面墙的超大屏幕上可清楚地了解到全部被引船舶的位置和航向、航速。从2001年8月份起,经上海港务局批准投资建成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SM(数字手机网络)系统在运行4个月的基础上开始全面运行,全部独立作业的一线引航员均携带自动船位报告仪登轮引航。此举标志着上海港引航设施现代化又迈出了新步伐。  相似文献   

14.
董岗 《中国港口》2013,(1):27-28,34
<正>上海港位于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处,是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国内、国际物流的重要节点,具有对内、对外双向辐射的区位优势。目前,上海港范围包括市辖长江口南岸、黄浦江两岸和杭州湾北岸,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沿岸,洋山深水港区以及上海内河港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上海港已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的大型主枢纽  相似文献   

15.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上海港的建设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元朝年间(1291年),在今日上海南市区沿黄浦江一带就形成了上海港镇。到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黄浦江已形成今日浦江之模式,上海港逐步发展了“海运要津”。到清朝嘉庆年间,上海港已在大小东门和大小南门二三公里沿江范围内建设了十余座石砌驳船码头。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对外开港,列为中国通商五口岸之一。上海市与上海港就这样相伴相随地发展起来了。历经沧桑150余年,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近50年,上海市已发展成具有1300万人口,经济、科技、贸易、金融发达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港已成为拥有近百座万吨级以上码头,年完成吞吐量达17000万吨的国际大港。  相似文献   

16.
上海港作为一个腹地型的世界级国际集装箱吞吐港,90%以上的国际集装箱通过公路(特指汽车,以下同)、水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由腹地聚集到港口或由港口疏散到腹地,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建设在上海港口的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自1978年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上海港口至今经过了近30年的历程,集装箱年吞吐量由零起步发展到现今2000多万TEU,跻身于世界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第三位。伴随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不断攀升,上海港口国际集装箱集疏运体系逐步形成并发展。2005年上海港口完成集装箱集疏运运量3137.1万TEU。除去水路外贸集疏运运量155…  相似文献   

17.
董岗 《集装箱化》2012,23(10):7-10
近年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对集卡运输产生较大需求。截至2011年,上海港的集卡总计近3万辆,其中:在上海市注册的集卡运输企业共计1112家,拥有集卡17725辆;在上海市备案的外省市集卡运输企业有207家,拥有集卡约12000辆。随着集卡数量的增长,集卡运输配套设施和信息服务的缺乏导致集卡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从而引发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飞单和治安隐患等诸多问题。本文在介绍上海港集卡运输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港口集卡运输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上海港集卡运输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以期提升上海港现代物流综合配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金健 《集装箱化》2011,22(6):14-16
上海港集装箱业务近10年来呈现跳跃式发展,集装箱吞吐量从2000年的逾400万TEU增长到2010年的2 905万TEU,超过新加坡港跃居世界第一.未来10年上海港的集装箱业务是否仍能保持这种突飞猛进势头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地处长江与东海交汇处,是长江东西运输主干通道与沿海南北运输大通道的交汇点,也是中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和重要口岸。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上海自贸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后,依托港口和航运经济发展成为深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长江口深水航道是上海港海上航运大动脉,经过多年深水航道建设并有效维护,特别是完善导助航保障设施建设,提高航道安全通航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上海港国  相似文献   

20.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点在集疏运一体化、优化航运金融环境、建立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等方面。 形成综合集疏运体系: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对上海港集装箱的集疏运输系统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偏重于公路运输的集装箱集疏运输方式已不能满足上海港发展的需求,优化集疏运体系建设将在继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