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目的:我国滑坡灾害分布不均,不同的省份滑坡发育程度因受地质及人文环境的影响而存在较大差别.为了有效地掌握我国各省份滑坡的发育程度,本文利用数据库中所收集的国内31个省份的737处滑坡体积在[0.5万方,2500万方]的滑坡样本,对全国不同省份的滑坡贡献率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川、渝、鄂、甘、陕、晋、黔、湘、藏、云10省对我国滑坡的贡献率较大,占总滑坡样本中滑坡贡献率的60.1%,为滑坡危害性较大的区域;辽、新、赣、苏、宁、黑、吉、鲁、琼、津、沪11个省市的滑坡贡献率较低,占总滑坡样本中滑坡贡献率的13.4%,为滑坡的相对不发育区.通过对我国各省份的滑坡贡献率研究,将我国各省份的滑坡发育程度进行了有效的分类,能很好地为我国建设规划及滑坡的预防方面提供有效的参考,为滑坡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朱超 《铁道勘察》2013,(1):42-44
以罗家村隧道进口段坡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坡体抗滑稳定状态进行动态模拟,得到坡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变化曲线。分析表明,隧道开挖对坡体稳定性影响较大,且在隧道开挖进尺20~45 m区段影响最为明显,合理施工可以确保隧道结构安全穿越进口段坡体,不会导致坡体的滑移破坏。  相似文献   

3.
渝怀铁路沿线滑坡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渝怀铁路沿线滑坡的发育特征,结果表明:滑坡的发育与其所赋存的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地震往往诱发大量的崩塌、滑坡,在带来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也导致交通设施的严重损坏。地震滑坡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归纳分析了影响地震滑坡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在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平推式滑坡是我国西南地区普遍存在的特殊滑坡类型。本文以巴中黑山坡平推式基岩滑坡为例,分析该滑坡的整体变形特征,根据古拉陷槽在滑坡发生后的压缩特征,反演分析古拉陷槽内松散堆积体的结构和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为一古平推式基岩滑坡滑移后,后缘新生基岩滑体在裂隙充水条件下滑动并推挤古滑坡前移所形成;新生基岩滑体绝大部分滑移能量消失在古拉陷槽内,压缩后的古拉陷槽地表并无明显的变形压缩痕迹;随着风化演变,后缘山体可能会发生新的基岩滑动,将如今的堆积体向前推移。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5.12汶川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震后10年内,将是次生地质灾害频发期。其中,滑坡是最为广泛、危害最大的灾害之一。正确认识地震诱发型滑坡形成机制,是防治设计的基础和依据。研究结论:以陇南三家地黄土地震滑坡为例,认为黄土泥岩顺层缓倾结构是此地震滑坡产生的内在因素,地处两构造交汇地带为滑坡形成提供内在动力,泥石流异常发育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而地震波传播方向与坡体应力场方向耦合、地震波与黄土显微结构的耦合及地震波与突发地下水异常的耦合是该滑坡形成的诱发因素。针对滑坡形成机理提出了防治建议,对认识地震诱发型滑坡形成机理,有效降低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促进灾后重建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哲 《铁道勘察》2022,(3):38-44
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铜川至延安段区内黄土沟壑纵横,滑坡灾害极其发育,给铁路工程带来极大危害。勘察期间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等方法圈定8 000余处滑坡,研究表明,沿线黄土滑坡主要分布在铜川以北的黄土梁峁沟壑区、子午岭低中山区北段及河谷川道两岸斜坡地带,滑坡形态普遍为后缘呈较为规则的圈椅状,滑坡面为顺坡向,以中小型滑坡为主,滑坡堆积黄土具备孔隙比大、饱和度高等特点。随后论述黄土层内滑坡、黄土-基岩顺层滑坡、黄土-基岩切层滑坡的形成原因,结合线路绕避巨大型滑坡及隧道下穿滑坡两个案例,分析沿线滑坡分布特征、发育模式及方案比选期间的选线策略,综合确定适合于西延高铁的铁路选线思路及工程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马连强 《铁道勘察》2012,38(4):48-51
三峡库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暴雨、洪水频繁,属地质灾害易发区,滑坡是其重大地质灾害之一。库区蓄水后,库水位的浸泡与变动及周边库岸地下水位的抬升,必然产生众多的水库滑坡,对工程下闸蓄水、运营和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日益增加。以该地区的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库岸边坡的坡体结构,结合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探讨了滑坡的发育特征与破坏机制,并采用离散元软件对其破坏机制进行了动态模拟,对该类滑坡体有了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9.
从宏观区域地质条件对襄渝线后河沿岸滑坡的发育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野外对滑坡的判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仰坡滑坡监测与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楚大高速公路九顿坡隧道洞口滑坡,是由于施工中破坏已稳定的古滑坡坡角,而造成山体失稳所形成的滑坡。由于发现及时,采取了监测措施,进行了有效的预板分析计算,达到滑坡防治与处理的效果,可供类似施工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坡麓相煤系地层斜坡软土具备普通软土的相关特征,且因斜坡地形导致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积聚、软土组成成分以及下卧基岩面倾斜等不利因素汇聚,与常规沉积型软土相比,自稳性更差。高速铁路路基通过坡麓相煤系地层斜坡软土区域时,易发生边坡坍滑,形成滑坡。本文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分析坡麓相煤系地层斜坡软土滑坡成因及整治方案,探究如何减轻甚至避免相关病害。研究结论:(1)斜坡地表覆土封闭层破坏后,地表水迅速渗入炭质页岩全风化层为主并掺杂较多硬质碎、块石的斜坡地层,导致炭质页岩成分吸水饱和软化,强度迅速降低,形成山麓斜坡软土;(2)斜坡软土由炭质页岩软化形成的地质特性和倾斜基岩面是滑坡形成的内因;降雨对地下水形成补给是外因;边坡加载及坡脚卸荷等外因干扰是滑坡形成的直接诱因;(3)滑坡上下游均有环境敏感源时,对上下游敏感源和路基本体分段进行抗滑设计的设计方法更有效;(4)系统化的全过程变形监测必要且有效;(5)本文研究可为坡麓相煤系地层斜坡软土滑坡成因研究及整治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煤系地层在广东省分布广泛,其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常常导致边坡工程失稳破坏,是困扰山区公路建设的一大技术难题。本文通过广东省7处典型病害工点的测算,得出了广东省煤系地层边坡岩土强度指标取值范围;将煤系地层按煤层厚度进行边坡坡体结构分类,并在剖析典型病害工点基础上,分析不同坡体结构边坡病害模式,针对不同模式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随着高速铁路网加密,线路穿高山越峡谷已成为常态,时常面临危岩体威胁施工和运营安全。由于落石灾害所特有的高速运动冲击能量和多发性,受不同地质营力产生的崩塌落石影响各异,因此,亟需开展不同结构面落石的影响研究。本文以西南某在建铁路斜坡为原型,建立试验模型,沿坡面布置加速度传感器,通过不同结构面不同形态的危岩体对坡面的碰撞试验,分析坡面不同位置的加速度响应的时程和频谱特性,进而得出不同结构面危岩落石对坡面冲击的不同作用影响。研究结论:(1)不同结构面天然块石从无初速度释放,在坡上的运动方式主要为滚动~跳跃式,停留和滚出集中于平台44~88 cm之间;(2)在离坡脚最远的平台1#测点虽然峰值较高但是同样衰减也较快,坡脚测点为加速度响应持续时间最长、衰减较为缓慢的区域,为受撞击的薄弱点,当坡脚有构筑物时,尤其要加强防治危岩落石,减少对坡脚的冲击作用,进而减少对构筑物的影响;(3)滚石对坡面撞击形成的加速度波为低频波,试块A能量占比超过95%,主振频带为第一频带(0~6.25 Hz);(4)本研究成果可为西部山区高陡边坡的落石影响区线路设计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中兰铁路北湾至转石梁段发育有大量黄土滑坡,具有成因复杂、危害严重、治理困难等特点,对线路运营危害极大。在野外调查、无人机航拍的基础上,综合工程勘探、遥感解译成果,运用成因机制法分析沿线黄土滑坡的成因机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研究表明:(1)区内黄土滑坡在平面上多呈簸箕形或长舌形,普遍具有低滑速、短滑距、多期滑动的特征;(2)滑坡滑体多为砂质黄土,在下伏基岩风化严重的斜坡上,滑体底部存有母岩碎块,按地质成因机理可分为牵引-溜坍型滑坡和溜坍-剪切型滑坡两类;(3)牵引-溜坍型滑坡多孕育于斜坡的中、低处(多为小型滑坡),溜坍-剪切型滑坡多发育于斜坡的较高处(多为中型滑坡);(4)在降雨作用下,斜坡上覆黄土的力学行为是两类滑坡成灾的关键,可采取清除上覆黄土+排水+坡面防护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地震加速度作为反映地震荷载的主要因素,以德昌、米易滑坡为例,基于有限元理论,开展了地震作用下滑坡的动力学分析,运用GEO-SLOPE软件模拟地震对滑坡的影响机制,用QUAKE/W模块分析软件进行求解,研究滑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工程其曲线半径大,对线形要求严格,而滑坡对高速铁路工程的施工、运营影响极大。如何在滑坡发育区进行工程地质选线以快速稳定山区高速铁路线位方案,既确保线形平顺,又确保滑坡段的铁路安全、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南雅至福州段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采用遥感选线、踏勘及测绘选线、勘探选线及大范围地灾评估四个步骤进行了滑坡发育区高速铁路工程地质选线。通过该四步工作方法,及时稳定了线路方案,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避开所有滑坡而不考虑铁路线形,或者一味地追求线形而不考虑滑坡影响都是片面的,对大型、处理后隐患大的滑坡宜绕避,但对于规模适度、适宜处理的滑坡选择合适部位通过,对高速铁路工程选线而言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当滑坡体厚度较大,隧道在滑面附近时,为了解决治理费用较高,施工难度大,工期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滑坡隧道新型综合加固结构。治理理念是用锚索、抗滑桩和隧道衬砌加固结构,只对隧道及其与隧道稳定直接相关的洞周滑坡岩土体进行加固,针对该综合加固结构体系的特点建立物理力学模型,并对其内力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加固结构体系中各单元结构轴力、剪力和弯矩的理论计算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锚索的作用使隧道边墙不利受力状态有所改善,据此可以通过调节锚索或隧道衬砌结构参数,使隧道加固衬砌、抗滑桩和锚固体各单元结构的受力达到均衡的合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可液化土层对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砂土液化大变形对地铁车站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使用FLAC~(3D),采用PL-Fin土体液化本构模型,总结地下结构位于可液化土层时,液化土层从液化初始到产生液化大变形时刻,土体液化、结构位移变形和结构周围土体应力与结构应力变化规律,并与非液化场地下的地下结构地震反应进行对比。主要结论有:地铁车站结构从底部开始液化,引起两侧土体的移动和结构的倾斜上浮;由于结构两侧土体液化较轻微,结构左侧墙临近土体应力及结构应力在液化和非液化场地中的变化规律比较类似,底部土体液化较严重导致液化地层中结构底板及底板相邻土体应力变化同非液化土层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砂土液化大变形对地铁车站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使用 FLAC3D,采用 PL-Fin 土体液化本构模型,总结了地下结构位于可液化土层时,液化土层从液化初始到产生液化大变形时刻,土体液化、结构位移变形和结构周围土体应力与结构应力变化规律,并与非液化场地下的地下结构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主要结论有:地铁车站结构从底部开始液化,引起两侧土体的移动和结构的倾斜上浮;由于结构两侧土体液化较轻微,结构左侧墙临近土体应力及结构应力在液化和非液化场地中的变化规律比较类似,底部土体液化较严重导致液化地层中结构底板及底板相邻土体应力变化同非液化土层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