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泉州港经济的迅速发展,进出泉州港的船舶呈现出大型化趋势,船舶通航密度逐渐增加,船舶在进出航道和靠离泊等操纵过程中受风、流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鸿山热电厂煤码头前沿水域流态复杂,大型船舶的进出港及靠离泊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介绍该水域的水文及气象特点,航道环境和通航现状,以10万吨级船舶重载进港靠泊及离泊鸿山热电厂煤码头为实例,对如何在风流等因素影响下确保船舶安全进出港、靠离泊的安全操纵方法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保障船舶安全通航的思考与建议,对今后鸿山热申.厂煤码头大犁船舶的诵航寄今操纵根供了一审自勺参考价信。  相似文献   

2.
福州港松下港区地理位置特殊,已公布或可查的通航基础资料相对缺乏,风浪对船舶进港航行和靠离泊作业影响较大,且松下码头前沿水域流态复杂,大型船舶的进港及靠泊安全存在一定问题。文中通过介绍该港区的水文及气象特点、通航要素和通航现状,以7万吨级船舶重载进港靠泊松下码头为例,详述了船舶进港和靠泊的操纵要点及注意事项,并提出保障船舶安全通航的思考与建议,对今后松下港区大型船舶的进港操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0 引言靠离泊作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操纵过程,船长在靠离泊作业前应对码头条件、周围客观情况作出全面了解和评估,根据本船操纵性能,制订安全、迅速的靠离泊方案[1]。基于船舶动力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 DP)原理制订的靠泊方案,实现新一代科考船进出港操纵的智能化、自动化,不仅解决因驾船人员的心理压力对船舶安全操纵的影响,而且大大减少因误操纵带来船舶触碰码头的安全隐患。须对具有DP功能的船舶仔细研究其靠泊方案,并进行  相似文献   

4.
在操纵船舶靠离泊作业中,船长应深刻认识到所肩负的重大安全责任,认真对待某些不利环境对操作船舶的威胁.借助外力予以克服或有意避开不利的时机,是对不利环境正确判断的结果,是巧妙选择操纵时机与操作方法的表现.例:一艘重载液货船奉令靠泊上海渔业公司码头卸油.如靠落水头,水深不够;如靠涨水头,由于该码头位于锚地内档,锚泊船多,无法进入,船长选择涨转落能满足船舶吃水的平潮时安全靠泊.又如:一艘2 400吨液货船奉令靠泊南京炼油厂1号码头装油,据掌握的信息,码头前沿水道槽窄(仅50余米),而且有工程船在水道内抛锚施工,其环境不利靠泊.船长乘交通船到现场实地勘察后,凭借多年的驾驶经验谨慎操纵,安全靠泊.装油完毕,联系拖轮倒拖出槽,安全离泊.  相似文献   

5.
李冰绯  施凌 《水运工程》2011,(Z1):77-81
通常乘潮水位的确定,对于码头前沿天然水深满足船舶满载吃水要求的码头是适用的,但对于大型船舶停靠水域属非天然水深大型开敞式码头则不适用。提出以适宜船舶靠离的潮流条件确定船舶靠离泊时机,以此靠泊时机为先决条件,进而确定港池水域、航道设计中所选取的乘潮水位值,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比较。该方法运用于非天然水深大型开敞式码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船舶操纵模拟器结合水流数学模型对天津港大沽口港区1#A泊位靠泊能力提升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船舶掉头水域距离码头较远,船舶掉头操纵时难度较大,从而提出超过靠泊能力的船舶靠离泊的限制条件。同时从工程与其他水工建筑物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符合安全要求的岸线使用方案和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7.
文章为研究超大型船舶靠离泊安全操纵,以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靠泊大连港为例,对超大型船舶靠泊操纵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船舶安全靠离泊的保障对策,对航海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船舶相应的大型化水平提升,石井南辉码头通过技改提升码头的靠泊能力,最大的靠泊载重吨位13,600t,是该港区靠泊的最大吨位的船舶。而航道的设计为5,000t的航道,码头前沿旋回水域也有限。这就给靠离泊作业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安全的靠离泊作业,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CFD方法对广西防城港内小型LNG船自力靠离泊操纵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风、浪、流作用下靠离泊过程中船体的运动响应。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型LNG船能够通过自力实现靠离泊操纵。靠泊运动中,当受到离岸方向风、浪、流作用时,可以在转艏过程中通过右桨产生推力,减小船体漂离码头的距离,当风、浪、流为拢岸方向时,可以将右舵转至180°,使右桨产生拉力,以防止船体向码头移动时速度过大。在离泊时,为了安全考虑,在拢岸方向风、浪、流作用时,船舶在转艏前需要与岸边保持较大距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天津港的快速发展,大沽口港区9号泊位5万吨级码头装卸能力难以满足航运市场的需求,现需要按照10万吨级码头靠泊能力完成其改造设计。通过设置不同工况下(风、流、浪等)的外界因素,开展油船靠离模拟操纵试验,总结分析不同工况下船舶靠离泊的安全作业条件及相应操纵要领,提出可行性建议,为以后营运期间实际操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型集装箱船已经成为远洋货物运输的重要工具,了解其操纵性能直接关系到运输效率和航行安全。在港内,集装箱船舶的操纵难度更大。通过对大型集装箱船的旋回性、停船性、风流压力、侧推器的分析,总结了大型集装箱船的靠离泊的操纵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靠泊时首先刹减船速,控制入泊前的船位,离泊时除了调整船位外,主要是增加船速。引航员选择哪一舷靠离码头都具有可操作性,实践表明,这些策略对于实际靠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考虑液化天然气码头对安全的特殊要求,结合船舶系泊作业中的诸多因素,以液化天然气专用码头为例,运用船舶操纵模拟器对液化天然气船靠离码头的过程进行仿真实验,由此分析港口水域的风、流、浪及回旋水域尺度等因素对液化天然气船系泊作业的影响,为船舶靠离泊安全操纵提供参考数据,也可为液化天然气码头的建设提供科学的论证。  相似文献   

13.
黄文峰 《世界海运》2013,(11):28-30
随着世界经济和船舶制造技术的持续发展,集装箱船舶吨位越来越大,对引航员和船长在港内靠离泊船舶操纵方面不断提出新的挑战。随着福州港口建设的飞速发展,靠泊福州港江阴港区的集装箱船舶不断大型化。结合几年来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靠离泊操纵的经验,对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在大风天气顺流掉头靠泊操纵进行探讨,供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鸿达鑫88"轮船长(LOA)158.43m,右舷靠泊在甬江内镇海港埠公司9#泊位,于2014年8月31日卸货完毕,可调最小吃水为4.5m,等待掉头离泊出口。该码头前沿距5m等深线最小距离为160m,掉头水域远远低于船舶操纵要求的极限值,即2倍船长,该轮如何在这个极限掉头水域里顺利完成掉头,是考验船舶操纵者的一大难题,本文以该轮当日掉头离泊为实例,分析了该类型船舶江内掉头如何选择航道宽度、潮水、时机、离泊方式等,及各个节点的注意事项,提出了锚、头缆、首倒缆的合力在船头形成船舶转动的支点,让船舶在极其有限的水域完成掉头的船舶操纵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0引言长江江苏段码头岸线大多呈东西走向,秋冬季节受寒潮冷空气影响常刮偏北大风,对靠离长江南岸码头船舶形成吹拢之势;并且秋冬季节江阴以下航段枯水期受潮汐影响明显,太仓段大潮汛涨潮流流速超过1.5 m/s,江阴段大潮汛涨潮流流速也能接近1.0 m/s,船舶靠离泊时须同时考虑风、流的共同影响。船舶离泊时大多遵循迎流端或顶风端先离开的原则,但实际中风、流作用力往往不一致甚至相反,情况较为复杂,对单拖船协助海船离泊提出更高  相似文献   

16.
操纵船舶靠离码头,常因操纵不当而造成船与码头擦碰的状况发生,主要原因是靠泊速度和靠离角度不当。应控制靠码头速度和角度。以适当的靠拢速度和在船抵码头边使船与码头平行的角度接近泊位为佳。  相似文献   

17.
刘永强 《中国水运》2014,(3):26-27,136
船舶靠离泊操纵具有碰撞风险大、操纵要求高等特点。操纵过程中微小的失误就有可能导致碰撞码头、碰撞他船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文中从船舶自身的操纵性能出发,重点考虑船舶在靠离泊操纵中3个常见误区的产生特点、发生机理,使船舶驾驶员在靠离泊过程中对之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减少船舶相关安全事故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李昂 《世界海运》2020,43(4):40-44
超大型船舶满载靠泊受流影响大,对靠泊时机的掌握一直是大型船舶及超大型船舶引航操纵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外钓30万吨级油品码头附近水域的潮流预报、试运营期靠泊总结和2019年部分超大型油轮靠泊实例时间统计,探析超大型油轮靠泊舟山外钓油品码头的最佳靠泊时机。  相似文献   

19.
以拟建湖北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二期工程为例,针对实行“各自靠左”分道航行规则、码头布置在桥梁上游左岸侧最不利情况下,进行了码头船舶靠离泊水域研究。结合船舶靠离泊航路设置及船舶操纵模拟试验相关成果分析得出,码头与桥梁的间距除不得小于码头设计船型长度的4倍外,码头最下端与桥区水域最小距离应不小于1倍代表船型长度,拟建工程船舶上行靠泊作业才能满足在桥区水域外横驶过江靠泊的要求。船舶离泊下行需进行两次横驶掉头才能满足规范要求,但从通航安全而言,原地掉头下行对船舶通航安全风险更小,建议《内河通航标准》下一步修订时对桥区河段进行修改,与桥区水域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0.
张剑 《航海技术》2021,(1):9-12
锚设备除在船舶锚泊时提供锚泊力外,在船舶操纵(例如靠离码头、抛锚掉头、拖锚倒航、应急操纵、锚链系浮筒等)中都发挥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就船舶靠泊而言,当遇到强风急流拖船助泊困难、没有配备侧推器或侧推器损坏时,通过拖锚方式将为船舶靠泊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