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环向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比理论伸长值偏大这一现象,对环向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进行了研究.测试了6束预应力筋的摩阻系数,同时,还对初始张拉控制应力进行了试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张拉控制程序。最后.对索塔锚固区共290柬环向预应力筋实测张拉伸长值结果进行了概率统计分析,证实了理论伸长值修正算法中各项修正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邯武快速路上跨西环路、邯长铁路斜拉桥工程,进行了索塔锚固区足尺节段模型试验。由于其采用环向U型预应力筋,对其进行了孔道摩阻试验和张拉伸长量研究实验。共测试了5组环向预应力筋的孔道摩阻系数,并对其伸长量进行了测量,发现伸长量超出了设计要求的±6%,对比国内同类型斜拉桥的环向预应力试验,引入了预应力束发生径向位移引起的附加几何伸长量,对其进行了伸长量的修正计算。并对张拉的具体操作提出相应要求。最后将修正结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前言 混凝土质量问题对于路桥施工的整体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许多质量问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以预防和及时处理.作为一种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后张法是对于构件进行制作.并且在预应力筋的位置通过留有一定的孔道.使得混凝土强度在满足相关标准的时候,通过预应力筋的穿八增加预应力.最后再进行孔道灌浆.混凝土构建由于锚具传递的张拉力而具有预压力,台座在后张法中并没有太大的作用.通过分块制作大型构件.在现场进行拼接,通过预应力筋使其连成整体.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有效预应力下桥梁结构的受力状况以及应力分布,对某连续梁桥的长弯预应力筋布置测点,实测了多根预应力筋的摩阻损失值,确定了其摩擦损失参数μ、k值。将测点处混凝土应力实测值与ansys模型在理论摩阻下的计算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际摩阻损失率比理论摩阻损失率大11.96%;除个别截面受支承处的局部效应影响外,梁体其他截面受力较为平顺,应力的量值也不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现场试验合理确定预应力混凝土桥的孔道摩阻系数,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容桂水道特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纵向预应力束孔道摩阻的测试,并加以数据分析,得出合理的孔道偏差系数和摩阻系数,所得结果较设计值略大,能较好的反映工程实际情况;其结果对该桥的应力和变形计算、结构的施工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对确保施工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靳志刚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8):146-146,148
通过预应力束伸长量计算公式中各种参数的取值,选择和实际工作过程中各种对预应力束伸长值量测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预应力伸长值偏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这些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提出一些措施,使伸长量偏差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结合现浇箱梁的实际预应力张拉施工,分析自动张拉技术的优点,同时考察现浇箱梁短束预应力筋和长束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关键因素的控制情况。研究表明:自动张拉技术能够严格控制张拉过程中的张拉力、伸长量以及张拉同步性的现行规范要求,现浇箱梁的长束张拉应增加控制张拉第三行程阶段的控制应力的持荷时间,来保证有效预应力的传递时间,张拉第一行程的初应力大小应该根据管道的长短做适当调整,以保证张拉过程中管道全程非线性因素对伸长量计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结合广州市凤凰山隧道工程实例,对TJ01标黄陂村特大桥主桥连续刚构0~#块的预应力张拉施工时,出现短束预应力张拉伸长量偏差超出设计及规范要求现象,进行伸长量超限原因分析、伸长量修正、力筋伸长量与回缩量的正确计算方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要点及其他注意事项等,可为今后遇到类似案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江海高速公路高架桥的施工特点,阐述了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各道施工工序监理质量控制,特别是关于箱梁预应力工艺的质量控制,预应力损失估算和预拉钢束理论伸长量的计算,并通过施工实践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某公路立交桥索塔锚固区节段足尺模型试验,实测索塔锚固区内环形预应力钢束的摩阻系数、应力损失率和伸长量等数据,与设计数据进行校核、修正,并确定实际的环形预应力束张拉的摩阻系数以及初始张拉控制应力值.使环形预应力束张拉伸长值控制在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一般均实行双控,以张拉控制应力为主,伸长值进行校核.本文通过对后张法施工中参数k和μ的取值对理论伸长量的影响分析,提出伸长量校核的思路;对预应力筋回缩值在伸长量校核时的处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张立华 《交通标准化》2009,(24):107-110
在后张有粘结预立力的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的防瘩蚀问题及其与结构混凝土的共同工作问题是通过将水泥浆充满预留孔道和预应力筋之间的空隙予以解决的,因此,孔道压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采用真空压浆技求是解决压浆不饱满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桥梁施工中,孔道压浆质量差,导致预应力桥梁上部构造预应力过早损失,预应力筋过早锈蚀,结构开裂损坏影响结构的耐久性。通过对预应力桥梁结构纵向、横向、竖向预应力孔道压浆的各个环节进行试验,规范操作,最终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摩阻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的测试原理与测试方法,结合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的管道摩阻实测结果,用最小二乘原理识别管道摩阻系数和偏差系数,分析了测试方法的合理性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探讨目前长束单端张拉中,在千斤顶行程不足的情况下,准确获得预应力钢束中预张力的方法,并将实测结果与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预应力损失过大,导致了桥梁结构过早的失效或破坏。文中通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弯曲孔道接触应力分布形式的理论分析和预应力摩阻损失的试验,指出了现行弯曲孔道有效预应力计算公式的弊端;同时,通过对孔道内预应力束受力模式的探讨,揭示了纵向张拉力作用下预应力束接触位置相对改变而引起预应力弯曲孔道摩阻损失增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以一座典型的现浇曲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长春市四环路翟家水库大桥为工程背景,对空间曲线预应力筋理论伸长量的修正、预应力张拉施工控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短束预应力钢绞线在施工中很容易出现超限的问题,即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比值超出现行公路桥涵规范中6%的规定,分析了超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施工中加强控制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混凝土结构开裂。纵向预应力束布置和竖向预应力的大小对箱梁桥腹板斜裂缝的控制起着主要作用.而在一些桥梁的实际调查中,常有竖向预应力筋预应力不到位的情况.甚至在施工完成以后,有的预应力筋内无预应力。同时.由于箱梁桥高度有限.对施工要求高,稍有不慎.竖向预应力可能损失过半。这对箱体的受力是极为不利的也是导致腹板斜裂缝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预应力现浇桥梁实际情况,对其包含模板安装、钢筋安装、预应力孔道安装、锚垫板安装、预应力筋穿束、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在内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通过实践得出工程施工顺利完成,经检验施工质量合格,所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具有良好参考借鉴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弯曲孔道摩阻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过大的预应力损失,导致桥梁结构过早的失效或破坏.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之间的摩阻是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文中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弯曲孔道引起的预应力损失问题,通过对接触正应力的理论分析,指出了现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接触正应力假设的不合理性.利用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张拉力、不同接触面夹角θ与摩擦力矩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弯曲孔道引起的预应力损失随着外力的增加迅速增大,是引起结构预应力损失的重要因素,从而指出了现有结构设计方法的严重不足和对结构预应力损失计算所带来的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