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导报》2006,(4):138-139
激光烧结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技术。它能帮助公司突破设计的局限,节省模具和存货成本。该技术还能为大规模生产阶段做好准备。 豪华车生产商美洲虎公司将激光烧结技术应用在其位于英国Whiteley的工程中心。这项技术正被用于帮助该公司加快新车型的开发速度,这对提高该公司的竞争力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2.
SPS烧结纳米铜粉制备块体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自制的SPS烧结设备烧结纳米铜粉成块体材料,对制备大块纳米材料的方法和工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试验中分别在温度400、500、600、700℃下进行加热时间为3、5、7min的加热烧结,并对试样进行组织分析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SPS可以用于烧结纳米块体材料,并且所制备纳米铜块体材料在致密度较低情况下依然具有较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3.
为使新的粉末冶金技术在生产中获得应用,通过对3种汽车粉末冶金零件进行激光烧结试验。结果表明,激光烧结具有温度高和周期短等优点,烧结体倾向于以液相烧结为主要固化机制,可在生产中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重稀土晶间扩散技术。研究了该技术对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磁性能的影响,包括对永磁材料重稀土用量的影响、扩散处理后重稀土浓度梯度对磁体分层磁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永磁材料耐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提升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性能、降低重稀土元素用量,进而降低材料成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指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开发的概念 汽车传动装置用的行星支座,传统的制造方法是用造型铸造成毛坯后经金加工而成。 而今,在国外是采用粉末成形烧结技术,不用金加工的方法来制造,工艺简单,零件质量好,强度高。 这种行星支座(见图)是个台阶差别很大的零件,因此,采用粉末金属成形技术,以及在烧结同时使用添加焊剂(料)的方法,来寻求四轮驱动车用行星支座的高机能和低成本。  相似文献   

6.
利用活化烧结技术研制出的Cu-Fe双层组合烧结同步器锥环,经检测和台架试车结果表明,其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规范并满足使用要求,制造技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成型尼龙零件的力学性能,研究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成型尼龙零件的尺寸精度,并结合汽车研发中空调试验,验证了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可快速制造出满足试验要求的空调通风管路,展现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在汽车研发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新研制的高性能发动机上,开发了一种由Fe-Cr-C液相烧结合金材料制成的气门座。这种材料中的硬质合金和减磨合金均匀地弥散在其基体之中,从而提高了耐磨性;当Cr含量超过10%时,基体材料具有高的耐热性和抗蠕变强度。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烧结脱硫灰在沥青路面中的适用性,推动烧结脱硫灰处置问题的解决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获得烧结脱硫灰主要元素和物相组成,从0%,50%,100%3种脱硫灰替代矿粉比例出发,研究复合填料、沥青混合料基本指标和路用性能。结果表明,脱硫灰的掺入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但水稳定性能有所降低,总体仍能满足沥青混合料路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粉末烧结材料广义塑性理论,确定了圆柱体粉末烧结材料镦粗和复变压变形的力学规律和致密规律,并导出了相应变形力、工件密度和尺雨计算式,为粉末烧结材料塑性加工技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宏观及微观分析方法对离子氮化和气体氮碳共渗处理的Fe—C—Cu系粉末烧结钢氮化层的相组成、厚度及微观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氮化处理粉末烧结钢氮化层都由γ′-Fe4N和ε-Fe3N双相混合组成,但相对含量有所差别;离子氮化粉末烧结钢氮化层(过渡层)基体组织为ε-Fe2-3N相和α—Fe相,在基体组织中存在着点状、针状等形态各异的合金氮碳化物(CrN和Mo2N等),大量的粒状及针状γ′-Fe4N化合物沿一定方向规则排列。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涡轮增压器止推轴承烧结黄铜材料和钢背—烧结合金双金属材料。结果表明:与目前使用的锡青铜基材料相比,烧结黄铜具有较高的硬度、拉伸强度和耐磨性能;双金属材料在保持良好摩擦性能的同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