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基于对船舶任务可用度的计算,分析了预防维修费用、故障维修费用以及停机损失与任务可用性、任务周期的动态关系,建立了以任务可用度、系统的可靠度为约束条件、最低维修成本为目标的船舶最佳维修周期模型,利用MATLAB对目标函数进行了求解,并结合有关案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为船舶调度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舰船综合保障能力,建立基于效费分析的舰船装备维修级别综合决策模型.根据舰船装备维修级别分析的特点,在传统维修级别分析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非经济性分析,产生舰船装备维修级别备选方案,引入效费分析,综合考虑费用、时间、效能三种指标,建立基于效费分析的灰色决策模型,实例表明该模型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吕捷 《中国船检》2002,(8):64-66
面对21世纪初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远洋船舶的作用更为突出,而船舶的维修技术对于提高维修效率、缩短维修时间和降低维修费用以及最终保障远洋船舶的安全航行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远程教育技术以其开放性、主体性、交互性和高效性等突出的优点,已引起船舶维修培训甚至是整个航运业的广泛重视.同时,各经济大国争相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改造现有的维修和保障体系,以满足21世纪远洋运输的发展要求,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发展远程维修技术.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可靠性模型在维修决策中的作用。在传统维修模型维修费用的基础上,建立了一般及考虑维修时间的新的最小维修优化模型。该模型是对传统的维修模型的扩充和发展,此法对维修性理论的发展和维修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设备故障维修费用、故障损失费用、定期维护费用与设备运行时间的动态关系的分析,基于运行费用最小的原则,提出了设备维修周期的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优化;算例表明,该模型可为合理维修周期的确定以及维修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朱安庆  王庆丰 《江苏船舶》2005,22(5):23-24,37
船舶装备发生故障时,我们关心的是如何决定在某处维修,当费用一定的情况下,使装备的效能恢复到最好,或使装备的效能恢复到某一值,花费最少的费用等问题。介绍解决该问题的一门技术———修理级别分析,并对修理级别分析方法和分析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航运的发展,海上船舶朝着大型化、智能化及精密化发展,船舶设备特别是动力装备系统精密度越来越高,其故障定位及保障维修难度系数呈指数级增加,传统依靠人工经验的保障维修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船舶维修要求,高智能化、高可靠性及费用低安全性高的保障维修技术成为未来船舶动力装置维修的发展方向。本文研究基于云平台的虚拟化技术,将其运用于现代船舶的动力装置维修数据平台中,对虚拟维修管理过程进行建模仿真,提高了维修保障数据平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早在1983年3月,修船技术学委会与江苏造船工程学会召开了现代船舶维修理论座谈会,目的是为了将现代维修理论引入我国修船界,为振兴修船业作理论上准备,萌生了要成立船舶维修学组的动议.1985年11月,船舶维修理论学组随着修船事业发展顺利地应运而生.她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船舶维修从经验维修走向科学维修;从传统维修走向现代维修,展现了近年来船舶维修理论研究与应用的成果、维修理论队伍的壮大与发展,为进一步推进维修体制、制度、方式、手段以及管理、技术、工艺的创新,打下一步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船舶装备的维修特点,提出一种适合船舶装备的维修性分析方法—基于维修过程的船舶装备维修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在将维修过程进行分解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查找船舶装备在维修性设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定量分析预估装备的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值,从而为装备改进维修性设计和签订合同提供依据.最后用实例说明此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变周期的船舶预防性维修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后,其可靠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预防性维修周期应该相应变化.文中考虑维修次数对维修周期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可变周期的船舶预防性维修模型,运用Matlab分析了预防维修周期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实例表明采用可变周期后,可以节省维修总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船体结构腐蚀模型对检测及维修规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风险的船体结构腐蚀优化检测及维修的基本理论框架.最优的检测及维修,是在保证结构在设计工作寿命内的可靠指标大于最低可靠指标的基础上,使结构生命周期内总的期望费用最小.建立了检测、维修及失效事件的安全余量方程,推导了失效及维修概率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以船体结构两种常用的腐蚀模型Paik模型和Guedes Soares模型为例,分析了两种模型对最优检测及维修策略的影响.其结果表明,腐蚀模型对最优的检测及维修次数和时间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总的期望费用及失效概率影响不大,而且两种腐蚀模型得出的最优失效概率都是10-3.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国内船舶企业的调研数据,建立基于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Artificial Neutral Network, BP-ANN)的板材日切割量预测模型,实现对船舶修造工艺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的评估,并计算得到船舶工业的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指数。通过对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现状的深入分析,梳理国内船舶企业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提出船舶企业节能环保体系的构建要点,为后续船舶修造工艺优化和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庹前进 《船舶工程》2012,34(6):56-58
在船舶的建造与维修中常常发生焊接变形的情况,对船舶的质量以及运行造成了安全隐患,并使相应的成本费用提高,对于我国航运事业来说形成了制约与阻碍。在船舶焊接施工过程中,导致其焊接变形的因素众多,必须深入地进行分析研究。文章介绍了船舶修造焊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提出了对变形情况进行的矫正方法与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分析国内修船企业的修船移泊管理现状和需求。基于移泊管理系统架构方案,运用信息化手段,将矢量化地图引擎、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船舶动态定位和区域智能识别等技术融入现有的修船移泊管理中。构建基于信息化的修船移泊管理系统,解决修船移泊管理过程中的计划编排粗放和实际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实现修船移泊管理中各部门之间的高效协同。  相似文献   

15.
唐承基 《中国修船》2010,23(2):9-11
文章阐述了舰船修理周期不能确保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确保舰船修理周期的对策和举措。一系列推行舰船规范化修理的措施使工厂突破了修船周期瓶颈,创造了多年来的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遗传算法的编队条件下舰船修理周期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的部署和修理活动在全寿命期内是按其修理周期结构进行,而编队的使用则需要编队内各舰艇的修理周期结构的相互配合,通过组合优化各舰艇的修理周期结构,可以使编队拥有更多的部署时间。在舰船修理周期结构的定量描述模型基础上,构建了编队的修理调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编队的部署能力进行了优化分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编队的部署时间可达到近110个月,相对于未优化前提高了50个月。  相似文献   

17.
高心远 《船电技术》2016,36(4):23-25
随着海军转型建设和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作要与新时期海军的使命任务相适应。舰艇主承修工厂修理振动噪声控制条件建设是决定舰艇维修保障过程中,声隐身性能能否保持在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以舰艇作战需求为牵引,以修理工厂振动噪声控制能力建设为重点,通过控制修理工厂装设备修理过程中的振动噪声性能,使维修后的舰船声隐身性能能够恢复到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修船业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今已稳居世界修船大国的国际地位,而中国修船企业正在引领世界绿色修船科技的进步,也引起了国际修船业的高度关注.然而,在人类社会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作为世界贸易和港口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修船产业,如何形成发展新格局,从生态层面推进绿色、低碳、数字"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张伟 《船舶》2019,30(3):128-131
船舶液位遥测系统是船舶的核心系统之一,但其测量精度会随着船龄增加而逐步下降、并出现故障,影响船员对液位的监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船舶航行的安全和稳定。该文结合某综合补给船的液位测量改造性维修工程,对船舶液位遥测系统的维修流程、故障分析、维修方案确定等方面作了介绍与分析,对于今后船舶修理工程在船舶修理级别、修理方案分析与论证等方面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传统修船管件更换工艺方法效率低、精度不稳定、人工和材料成本高、生产周期长,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融合测绘、软件、船舶制造与加工等关键技术,采取非假模取样方式进行修船管件更换的新管逆向设计,开拓一种数字化的管件制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