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对干旱缺水地区铁路站区污水资源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干旱缺水地区铁路站区污水资源化展望:应用将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结合起来的绿色生态塘污水处理技术,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实现干旱缺水站区的污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并且污水处理工程本身可构建铁路绿色景观。  相似文献   

2.
处理铁路中小站区污水的生态塘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铁路中小站区的污水特点,提出污水处理、出水资源化和污水综合利用相结合的生态塘处理铁路中小站区污水的工艺方案。生态塘系统由隔栅、沉砂池、高效厌氧塘、好氧氧化塘、芦苇养鱼塘和藕塘等组成,形成许多条食物链,构成纵横交错的食物网生态系统。污水进入生态塘中,其所携带的有机污染物被塘中的植物吸收和细菌、真菌等降解净化,所产生的无机化合物作为碳源、氮源和磷源,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参与塘内食物网中的新陈代谢过程,并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逐级迁移转化,最后转变成可资利用的水源、水生作物、鱼等物产。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铁路中小站生活污水特征及污水处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稳定塘工艺在铁路污水处理中存在的不足,从节约占地和提高效率上进行创新,将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相结合,详细介绍生态塘工艺处理铁路生活污水的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是我国铁路节能减排需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该工艺具有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方便以及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铁路中小站区的污水治理因其特殊性,运用SBR、SMBR、A/O、人工湿地等工艺在规模确定、工艺选择、日常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ABRFS折板气提曝气生物污水处理工艺充分利用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的作用,让气水混合液在模块内往复好氧、缺氧循环,有效解决铁路中小站区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难题。系统具有低有机负荷率、高固体停留时间、抗冲击能力强、运行稳定、操作维护简单、运行能耗低的特点,是一种较为适宜的铁路中小型车站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ABRFS折板气提曝气生物污水处理工艺通过不同操作程序可形成AOA-SBBR工艺,真正实现无人值守。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中小站区生态大棚污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青藏铁路中小站区生活污水的特点,提出采用生态大棚系统,在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建立适宜常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人工小环境,为生活污水的生物处理提供必需的热平衡、O2CO2循环平衡和水循环平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热平衡仿真计算,设计生态大棚。通过在实验室对2种常规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进行比选,确定采用好氧生物—土地处理工艺进行青藏铁路中小站区生活污水处理的现场实验。现场实验表明:在生态大棚内部采用4级生物转盘与土地处理相结合的工艺,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达到了国家1级排放标准,CODCr去除率达到87.3%以上,可有效保护青藏铁路运营后的高原环境。  相似文献   

6.
由于新疆铁路铺设地域广、线路长以及铁路分布地区的特殊性等原因,沿线许多站区的污水存在直排的问题.这样不仅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对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而言也是一种浪费.本文对新疆铁路沿线站区污水氧化塘处理工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氧化塘是符合新疆铁路沿线站区自然环境特征与污水特点的处理工艺,能将污水的达标排放和资源化利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可通过改进措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铁路主要站段生产污水处理现状及污水资源化利用的调查分析,得知铁路站段污水由于处理工艺和管理等不够完善,处理水质难以长期稳定地用于生产或绿化.对此,本研究提出了减少对自来水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污水资源化利用工艺方案;论证了实现站段污水资源化利用,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有利于铁路站段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铁路行业实施污水零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文斌  洪雷 《科技交流》2001,3(1):96-101
榆林站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于旱缺水为风积砂地带。利用站区污水,经气浮法处理后用于滴灌植树造林,使污水达标准排放,同时可取得很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铁路中小站生活污水特征及污水处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在铁路污水处理中存在的不足,从节约占地和提高效率上进行创新,将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相结合,详细介绍了人工湿地工艺处理铁路生活污水的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是我国铁路节能减排需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该工艺具有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方便以及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节能的污水处理技术,由于具有建造和运行管理费用低、处理效果良好等优点在日益广泛地用于处理各种污水。但人工湿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单一类型湿地运行效果差、湿地内溶解氧水平低、湿地基质堵塞等问题,制约着湿地净化效率的提高。为此,研究者采取了许多措施进行人工湿地强化处理污水研究,本文总结了这些强化措施,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人工湿地运行效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传统铁路信号监测系统中存在的互联性较低、数据共享不足、智能化程度较低等问题,结合4G无线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应用的铁道信号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将既有的信号监测系统进行了移动端的智能延伸,并且具有实时报警、智能故障预测与诊断、报警管理、监测数据查看等基本功能。系统在成都铁路局投入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信号系统监测数据报警的实时传递,提升了监测系统的实用性和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驼峰车辆减速器闭环控制PID参数的模糊自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组站车辆减速器是实现车辆溜放调速控制的关键设备之一,而目前使用的过程控制数学模型调速方案存在控制精度不高等缺点。现基于模糊自整定的原理,根据驼峰车辆减速器控制系统的性能和要求,提出一种按减速器调速过程对不同溜放车组的参数自整定的方法,并设计出了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经过多次试验及调整,制定适合于驼峰车辆减速器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规则,利用模糊控制策略可实现对PID参数的最佳调整。以此可以实现驼峰车辆减速器对速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针对灰色措施生态价值低和绿色措施经济成本高的弊端,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工程以及社会等因素,以径流量削减率、洪峰削减率、施工难度、雨水资源利用、施工成本等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组合指标权重,基于云模型构建针对地铁车辆段特点的灰绿耦合雨水系统评价体系,并在西安地铁鱼化寨车辆段进行应用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车辆段内灰绿耦合雨水系统方案性能总体优于单独灰色措施和单独绿色措施方案。本文构建的指标以及评价方法可以为后续地铁车辆基地灰绿雨水系统设计运行阶段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以往乘客信息系统结构,结合工业以太网技术及其网络控制和多媒体传输技术在轨道交通车辆乘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基于以太网技术的乘客信息系统的信息控制和传输框架,改善以往乘客信息系统构架复杂、系统资源利用不充分以及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差等问题;拓展系统与不同类型信息的接口,以满足系统多元化信息的需求,提高系统数据传输的效率,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无线机车信号的虚拟闭塞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无线机车信号的虚拟闭塞系统,旨在实现既有半自动闭塞区段内的列车追踪运行,或应用于低密度且速度不高的新建线路,达到提高运输能力的目的。该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利用无线传输机车信号、列车位置、速度等列控信息,构成信息传输闭环确认,保证信息传输可靠性;采用虚拟闭塞方式,无线机车信号与CTC调度集中系统结合,利于系统资源优化和综合利用,车站可实现无人值守;无需进行车站电码化,不存在因轨道电路受干扰影响信息传输问题;最大限度利用既有地面信号设备和车载列控设备,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本文阐述系统的构成,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系统中的无线机车信号、列车定位、列车完整性检查,无线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描述。并对系统的先进性、可行性及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铁路运量的增加,运输对通信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为此,GSM-R系统网络的安全性成为各级维护人员关注的重点.分析太中银GSM-R网络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青藏铁路的生态环境影响与效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通体系是青藏高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避免由于经济发展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建设高效率,低消耗、低污染的青藏铁路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设施之一。青藏铁路的建设将为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用于青藏铁路格拉段接地系统的新型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铁路格拉段经过大片高土壤电阻率的多年冻土地区,给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杆塔等电力系统接地设计施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的降低接地电阻,笔者提出了适合该地区使用的新型接地装置———降阻模块。该模块具有较小的自身电阻,通过与土壤良好接触、增加等效半径等方式降低了接触电阻与散流电阻。为了进一步提高其降阻能力,在格拉段可采用换土等措施。根据铁路沿线接地网情况,给出了不同情况下接地模块接地电阻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降阻模块个数变化对接地网利用系数的影响和利用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模拟及现场实验表明,该降阻模块具有施工方便,散流特性好,降阻能力强等特点,为青藏铁路格拉段接地装置的选用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城市水环境关系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健康的城市水环境是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条件。本文阐述了我国城市水环境存在的城市河道水质不乐观、污水治理不彻底、河道景观标准低、引水工程范围小、管理机制不健全、全民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围绕城市水环境治理提出了水系优化、河道整治、污水收集处理、水文化建设、水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治理对策,为我国城市水环境的治理与管理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