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公路》2017,(11)
掺加纤维可有效改善水泥稳定碎石(CSM)基层材料的抗裂性并提高其强度。在依托室内物理试验研究纤维水泥稳定碎石(FCSM)路用性能的工作中,重要环节之一是如何提高纤维在混合料中拌和分散均匀性,这将显著影响测试试件的性能稳定性。为此,通过拌和工艺试验,分析了影响纤维拌和分散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获得了合理的FCSM室内拌和工艺,并通过强度稳定性试验分析进行了印证,从而提出了FCSM拌和工艺效果的辅助判定方法。结果表明,纤维分散均匀性易受集料干湿状态影响:干拌时,搅拌片产生的空气流动易使纤维飘浮在干燥集料表面并逐渐聚集结团;湿拌时,干纤维易吸附于湿混合料的表面。对拌和效果影响而言,投料次序影响更为显著,而延长拌和时间虽能起到提高纤维分散效果的作用,但拌和达到一定时间之后其效果增加并不明显。合理的FCSM室内拌和工艺应首先将全部集料与水泥进行干拌15s后再洒水搅拌15s,然后撒入纤维终拌60s。材料的强度变异系数可表征试件性能的稳定性,可将其作为FCSM拌和效果的辅助判定方法。成果可为FCSM路用性能室内物理试验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0,(6)
在北方严寒地区常因工程需要而必须组织混凝土冬期施工。文章围绕混凝土冬期拌和生产,阐述了混凝土拌和站采取的封闭措施、供暖保温措施以及拌和物温度控制的冬期供暖保温拌和技术,并采取对比验证试验进行了投料顺序、水泥投入时间、拌和时间研究,得出了最优的混凝土拌和方式为先投骨料、水、外加剂和掺合料,搅拌10s后停机投入水泥,再搅拌120s。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报刊文摘     
《公路》1986,(1)
最近清华大学有关人员进一步研究了水泥裹砂(石)生产工艺获得成功。在全国普及这项新技术,每年可节约巨量的水泥。水泥裹砂(石)混凝土,是日本、丹麦等国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广泛应用的一项新技术。这种技术是先把水泥、砂(石)和部分水放入搅拌机,进行第一次搅拌,使水泥裹在  相似文献   

4.
0引言 I/II—s—L-800线上砂浆作业车是根据中国高速铁路施工工艺要求开发的最新产品。它采用间歇式搅拌工艺,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干粉料(主要成分为砂和水泥)、乳化沥青、水、外加剂等准确计量后再均匀搅拌成流动性较好的路基填充材料(即水泥沥青砂浆),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双卧轴搅拌器在分批拌和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粗细集料、矿粉和沥青的投料顺序对混合料质量与拌和效率的影响,通过建立搅拌模型分析集料颗粒在搅拌器作用下的滚动规律;根据滚动过程中颗粒表面发生沥青迁移的拌和机理,得出在沥青迁移量以一定速率递减的条件下,拌和均匀性与颗粒滚动圈数之间的关系表达式。用不等直径平面圆模型求得拌和过程中不同粒径颗粒之间的滚动关系,提出达到相同油膜厚度的粗集料、细集料、矿粉与沥青之间的梯次拌和工艺;研发了与实体工程中使用的搅拌器结构和搅拌原理相同的实验室用双卧轴搅拌机,并对AC-16混合料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拌和过程中,颗粒大小不同时滚动次数有差异,矿粉滚动次数大于细集料,细集料滚动次数大于粗集料,导致不同粒径颗粒表面裹覆的油膜厚度发生变化;采用梯次拌和工艺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和设备生产效率,较之传统拌和工艺得到的沥青用量有所降低,并可减少约30%的拌和时间。  相似文献   

6.
步骤:1.取湿砂(不计重量)放入量筒中,高度约为量筒刻度的2/3; 2.加水于筒中,使水充满砂的全部孔隙,并高出砂面2~3厘米(为求得较精确,充水后可先将砂煮10~15分钟); 3.记下筒内水面刻度(c.c.)B; 4.将筒内砂与水全部倒入磁盘内并称其总重g_1; 5.然后烘干,称其重量为g_2; 6.求出水重量V_g=g_1-g_2; 7.求干砂重g=g_2-磁盘重;  相似文献   

7.
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此种软基处理方式为复合地基法,施工简便,但造价较高。文章就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常见问题、质量控制及检验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拌和方式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拌和均匀性差、成品混合料时常存在干燥露白现象等问题,以京新高速公路白明段路面施工项目为依托,对普通搅拌与振动搅拌作用下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外观以及矿料级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搅拌作用使混合料中的水与集料充分接触,水泥、水与集料达到充分均匀弥散的状态,细集料均匀包裹粗集料,且矿料级配变异性小于普通搅拌作用,有利于水泥稳定材料耐久性和强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1985年,宿州市市政工程公司使用乳化沥青混凝土铺筑路面,改热拌为冷拌,一年内,基本改变了全市的道路面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使用乳化沥青混凝土铺筑路面,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俗称冷拌冷铺。对于乳化沥青混凝土的拌和,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机械设备,我们大胆地采用了强制式水泥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拌和乳化沥青混凝土。初步解决了拌和的机械设备,并尝到了冷拌冷铺的甜头。其拌和方法是:先将级配好的混合料装入料斗,送入搅拌机拌匀,再将稳定剂水溶液倒入混合料中,湿润均匀,最好将乳化沥青加入混合料拌匀,即为乳化沥青混凝土,从上料到出料的时间约为2~3分钟/盘,其中拌和时间为20~30秒/盘。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阿伦公司多年来从事筑路、建筑机械的研究,设计和制造。其主要产品包括移动式连续搅拌机,集装箱式搅拌设备,移动式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混凝土罐车以及移动式批量计量设备等。本文将着重介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阿伦专利ASR系列移动式连续搅拌机。阿伦ASR系列搅拌机问世于七十年代末期,经过多年复杂的施工环境的考验以及设计制造上的完善,已具备了高效率,高产量,高  相似文献   

11.
SLHB 型系列沥青砼拌和机是新型的沥青搅拌机。它不同于一般的滚筒式拌和机,其独特的中部反转过料装置、中部引风及双滚结构,使整机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移场就位轻便灵活的长处;又兼有传统式拌和机计量容易,配比准确,质量可靠的优点。1 主要特点1.1 以滚筒式为主结构而达到间歇式投料、烘干、拌和;1.2 适及性广.可方便地调节烘干时  相似文献   

12.
水泥稳定砂砾是京津塘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中主要的承重层.它由天然砂、砾石及水泥用机械强制搅拌混合而成,砾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mm,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1.从材料拌和,第一次加水,运输,摊铺到碾压成形,须在两小时内完成.2.高程允许误差误范围0-10mm.3.厚度不应小于图纸所示厚度,也不允许大于设计厚度10mm.4.20cm 厚度层要求一次摊铺成形.无离析、松散和隆起.按上述要求,除拌和设备能均匀搅拌  相似文献   

13.
<正>白银牌BY12-6型水中不分散灌浆料:主要应用于岩体活动水和突水的堵漏,使用时开动高速搅拌机将1 000kg BY12-6型加入到600 kg水中搅拌15 min,然后用压浆泵将浆液压进岩体、隧道矿井结构混凝土(管片)背后或酥松裂缝有缺陷的混凝土,当桨体与水接触时不会被水分散,随着压浆泵压力的加大,浆液逐渐把缝隙中的水挤到半径1~50 m以外。性能指标:水料比0.6,初始流动度40 s、60 min流动度50s,初凝时间72h、终凝时间96 h,0泌水,1d竖向膨胀率1%左右,水中7d抗压强度大于5 MPa,水中28 d抗压强度大于15  相似文献   

14.
0 引言 Ⅰ/Ⅱ-s-L-800线上砂浆作业车是根据中国高速铁路施工工艺要求开发的最新产品.它采用间歇式搅拌工艺,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干粉料(主要成分为砂和水泥)、乳化沥青、水、外加剂等准确计量后再均匀搅拌成流动性较好的路基填充材料(即水泥沥青砂浆),然后将其灌注到铁路支撑层和轨道板之间的间隙,起到调平和缓冲的作用,确保火车高速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1概述 通常拌制混凝土是将水泥、砂、石与水同时搅拌.这种搅拌方法的缺点是:水泥颗粒易聚成团块,不能充分水化,各组分材料之间也容易形成大量气泡,残存于混凝土中,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湿喷混凝土是将水泥、砂、碎石、水、外掺料和外加剂等在拌和站预先集中拌和后,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现场,采用湿喷机将其通过泵送至喷嘴,加入液体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再用压缩空气进行喷灌的混凝土喷射施工方法。本文以沈海复线宁连高速公路油车岭隧道工程初支喷射混凝土施工为例,介绍了湿喷混凝土在公路隧道初支中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质量检查、施工组织、安全环保和工程效益等。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机制砂混凝土混凝土的泌水性,试验研究了砂率、水灰比、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和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等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和工作性对混凝土泌水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砂率的增大,坍落度增大,泌水率减小。从防止泌水形成混凝土表面麻面和不降低弯拉强度的角度,砂率控制在35%~37%;(2)随着坍落度的增大,泌水率先减后增。本试验中坍落度70mm左右时的泌水率最低;对采用滑模摊铺的路面混凝土而言,从防止泌水的角度,坍落度宜控制在40~50mm;(3)石粉含量增大,泌水率略减,坍落度略增,影响不明显,建议采用外掺法掺加石粉,石粉掺量不宜超过10%;(4)随着水灰比的减小,泌水率减小,坍落度降低。水灰比建议控制在0.38~0.45之间。  相似文献   

18.
先将环氧沥青B组分与集料拌和均匀,然后在摊铺现场采用专用摊铺机准确计量添加A组分并进行二次拌和,待搅拌均匀后摊铺、碾压成形的工艺为后掺法工艺,可破解环氧沥青容许施工时间短,且受温度影响大导致的质/B组分比例、拌和时间和拌和温度作为影响因素开展正交试验,并与常规工艺制备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正交/B组分比例对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最大;2)综合优选的最佳制备工艺为/B组分比例100∶903、拌和温度120℃、拌和时间60 s;3)采用“后掺法”工艺,马歇尔稳定度衰减达291%,车辙/B比例可保障环氧沥青各性能指标相当或更优;4)后掺法是可行的新工艺,影响施工容留的环节少,工序紧凑,质量风险低,且能有效解决因运距、拌和等因素导致的应用受限问题。  相似文献   

19.
1、沥青路面铺筑方法由于沥青路面施工在道路工程中易于实现机械化施工,从而使沥青路面得到蓬勃发展。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相比,可获得令人满意的路面平整度。而且建设成本低,一但施工完毕,即可通车。此外,沥青还可作为较理想的路面罩面和维修材料使用。沥青路面铺筑一般分热拌和法(拌和厂拌和);常温下拌和法;热贯入法(洒布);常温贯入法(洒布)和稳定法。特殊情况还有桥面铺装、人行道铺装、沥青砂胶路面、耐磨路面、防滑路面和彩色路面等铺筑方法。  相似文献   

20.
谢宝山 《公路》2022,67(3):292-295
工程中可改装水稳碎石拌和楼生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但不同拌和楼掺入粉料的顺序有所差异。针对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通过不同水泥用量和不同水泥掺和顺序对混合料的早期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用量较低时,水泥用量的增加有利于冷再生混合料的劈裂强度、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的发展;掺入沥青后再掺入水泥对冷再生混合料的早期强度起抑制作用,但对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确定了依托项目最佳目标配比RAP(0~10 mm)∶RAP(10~20 mm)∶粗集料(10~20 mm)∶石屑(0~5 mm)∶矿粉=48∶30∶12∶8∶2,水泥以外掺的方式,用量为1.5%,乳化沥青用量为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