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2014年10月,出口量位居前五位的系列品种为:125系列、150系列、110系列、50系列和250系列,分别出口23.26万辆、16.79万辆、13.54万辆、3.77万辆和3.51万辆。与上月相比,150和250系列出口量呈小幅增长,其它系列品种有所下降。10月,上述五大系列品种共出口60.87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89.37%。2014年1月~10月,出口量位居前五位的系列品种为:125系列、150系列、110系列、50系列和250系列,分别出口263.54万辆、149.74万辆、140.81万辆、47.61万辆和35.68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110系列  相似文献   

2.
9月,出口量位居前5位的系列品种为:125系列、150系列、110系列、50系列~n250系列,分别出口242.23万辆、157.58万辆、125.73万辆、68.49万辆和38.72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110系列和250系列增幅明显高于行业,表现依旧好于其它品种。1月-9月,上述5大系列品种共出口632.75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91.62%。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1月,出口量位居前5位的系列品种为:125系列、110系列、150系列、50系列和250系列,分别出口27.65万辆、16.34万辆、15.91万辆、4.97万辆和4.34万辆。与上月相比,50系列、110系列和125系列呈较快增长,出口表现较为出色。11月,上述5大系列品种共出口69.21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91.35%。出口金额排名前5位的品种依次为:125系列、150系列、110系列、250系列和50系列,出口金额分别为1.48亿万美元  相似文献   

4.
1月~7月,出口量位居前五位的系列品种为:125系列、150系列、110系列、50系列和250系列,分别出口191.94万辆、121.66万辆、94.91万辆、57.99万辆和29.80万辆。1月~7月,上述五大系列品种共出口496.30万辆,占摩  相似文献   

5.
2014年7月,出口量位居前5位的系列品种为:125系列、150系列、110系列、50系列和250系列,分别出口26.16万辆、15.49万辆、13.27万辆、4.55万辆和3.82万辆。与上月相比,上述五大系列品种出口量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25系列和150系列降幅更明显。7月,上述五大系列品种共出口63.29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88.92%。  相似文献   

6.
3月,出口量位居前五位的系列品种为:125系列、110系列、150系列、50系列和250系列,分别出口28.88万辆、15.94万辆、14.44万辆、5.97万辆和3.87万辆。与上月相比,上述五大系列均呈较快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110和250系列增速超过20%,125系列增速略低,其它系列呈一定下降。3月,五大系列品种共出口69.10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92.55%。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8月,出口量位居前5位的系列品种为:125系列、150系列、110系列、50系列和100系列,分别出口26.79万辆、14.53万辆、12.19万辆、3.48万辆和3.43万辆。与上月相比,125系列和100系列小幅增长,其它系列品种有所下降,其中50系列降幅更为明显。8月,上述五大系列品种共出口60.42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89.15%。2014年8月,出口金额排名前5位的系列品种依次为:125系列、150系列、110系列、250系列和50系列,出口金额分别为14315万美元、8053万美元、6583万美元、2392万美元和1877万美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信息》2014,(4):7-7
2月,出口量位居前5位的系列品种为:125系列、110系列、150系列、50系列250系列,分别出口19.10万辆、11.22万辆、10.23万辆、3.94万辆和3.03万辆。与上月相比,上述5大系列均呈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110系列增长较快,其它系列有所下降。2月,5大系列品种共出口47.52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91.16%。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信息》2013,(12):7-7
10月,出口量位居前5位的系列品种为:125系列、150系列、110系列、250系列和50系列,分别出口24.80万辆、17.52万辆、13.86万辆、4.71万辆和4.25万辆。与上月相比,125系列小幅增长,其它系列有所下降。10月,上述5大系列品种共出口65.14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91.88%。  相似文献   

10.
2014年5月,出口量位居前五位的系列品种为:125系列、150系列、110系列、50系列和100系列,分别出口27.87万辆、15.50万辆、14.45万辆、5.80万辆和4.27万辆。与上月相比,1D0系列增速最快,50和125系列增速略低,其它系列有所下降。5月,上述五大系列品种共出口67.89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89.90%。  相似文献   

11.
2014年4月,出口量位居前五位的系列品种为:125系列、150系列、110系列、50系列和250系列,分别出口27.52万辆、16.96万辆、15.12万辆、5.65万辆和3.97万辆。与上月相比,150系列呈较快增长,250系列增速略低,其它系列略有下降。4月,上述五大系列品种共出口69.22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91.26%。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6月,出口量居前五位的系列为:125系列、150系列、110系列、50系列和250系列,分别出口30.10万辆、17.88万辆、14.48万辆、5.22万辆和3.87万辆。与上月相比,150系列增速最快,125系列和110系列增速略低,其它系列略有下降。6月,上述五大系列共出口71.55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90.40%。2014年6月,出口金额排名前五位的系列依次为:125系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摩托车》2012,(11):23-23
9个月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1-9月,出口量排名前十家的企业出口量均超过20万辆,其中隆鑫出口量超过60万辆,依然远高于其它企业。  相似文献   

14.
2008年9月23日,“纪念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30年”系列活动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新闻发布会。改革开放30年,汽车工业坚持改革开放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加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工业发展道路,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8年汽车产量预计将达到1000万辆,汽车出口量预计将达到100万辆,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省自行车出口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据江苏省自行生协会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江苏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出口不断增长2001年自行车产量为702万辆,出口量为417.95万辆2002年自行车产量为780.69万辆,出口量为479.31万辆,2003年自行车产量为815.25万辆,出口量为489万辆;2004年产量为835.26万辆,出口量为477.83万辆。  相似文献   

16.
<正>自主品牌汽车出口量持续下滑,在"走出去"的道路上面临着众多困难和挑战。自主品牌只有结盟合作,与跨国品牌联合竞争,才能扎根海外市场,建立品牌形象。根据中国汽车协会发布的数据,2015年1—5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31.6万辆,同比下降13%。其中,乘用车出口17.5万辆,同比下降18.8%;商用车出口14.1万辆,同比下降4.6%。其实,自2012年以来,自主品牌出口一直处于下滑通道,2013年出口量为94_8万辆,2014年出口量为94,7万辆。预计2015年出口量86万辆,同比下降9.2%。  相似文献   

17.
《时代汽车》2008,(10):63-63
据新浪网9月4日报道.北汽控股和北汽制造南方生产基地年产20万辆建设项目奠基仪式于9月初在株洲举行。该项目位于株洲高新区栗雨工业园内。项目占地53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将于2010年3月投产.将形成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系列,涵盖轻卡、中卡、皮卡、轻客、SUV和MPV六大品种年产20万辆整车的制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技术》2011,(10):28-28
9月9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月度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摩托车分会秘书长李彬对摩托车行业的产销情况进行了分析,他预计今年国内市场摩托车销量约l600万辆,出口量约1000万辆。  相似文献   

19.
<正>尽管遭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不利因素影响,今年以来中国重汽整车出口逆势上扬,1~10月份出口量达到2.2万辆,超过去年2.1万辆的出口订单数量,同比增长27%,连续11年位居国内重卡行业出口量第一。今年9月,中国重汽在新西兰奥克兰的3S店正式揭牌,标志着稳步打开了新西兰这一新兴市场。2012年以来,达到欧五标准的中国重汽重卡产品已成功进入香港、台湾、巴西  相似文献   

20.
<正>据中汽协数据,2014年9月,商用车生产28.27万辆,环比增长21.13%,同比下降19.29%;销售28.76万辆,环比增长16.25%,同比下降16.01%。1~9月,商用车产销283.97万辆和284.54万辆,同比下降5.72%和6.24%。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8月相比,客车和货车产销均呈较快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产销保持增长,货车继续下降。9月,客车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