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安全和隐私是配置车载网络时所需要的2个重要条件,具有保护隐私功能的认证是实现这2个条件的关键技术.不同于已有的认证方案,文中用群签名来实现车载网络中能保护隐私的车辆认证.为了满足认证的快速性要求,基于目前安全性最强、效率较高和签名较短的ZL 06局部验证者撤销短群签名方案,提出了2个具有隐私保护功能的车载网络中的车辆认证方案.群签名所具有的良好性质保证了所提出的认证方案具有实用性和隐私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铁路物流软硬件建设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在铁路物流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实时在线监控技术为基础的智慧铁路物流系统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课题。针对当前一些铁路智慧物流系统和设计方案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缺乏安全认证和数据完整性保护的缺点,提出了一个基于身份标识的高效短签名方案,进一步以此签名方案为基础,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铁路实时物流跟踪协议。对签名方案进行了协议交互的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签名方案计算量小,效率较高,协议交互次数少,可有效的解决实时物流信息数据完整性保护和可靠性认证问题。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Elgamal签名,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认证方案.该方案能实现双方相互认证,抵抗各种攻击(包括网内攻击).对该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方案是一个安全性高、符合无线通信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无证书签名方案中公钥和公钥持有者之间缺乏认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密钥捆绑的无证书签名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和Inv-CDH困难问题假设下证明了方案的安全性。同时与其他无证书签名方案进行了效率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计算效率上有一定优势,适用计算能力受限的物联网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5.
一种高效的基于身份的代理盲签名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代理签名中,原始签名人能将数字签名的权力委托给代理签名人;而在盲签名方案中,签名者不能看到被签消息的内容。签名被接受者得到后,签名者不能追踪签名,结合代理签名与盲签名的优点,利用基于椭圆曲线上的Weil配对(WeilPair—ing)的双线性映射,构造了一个高效的基于身份的代理盲签名方案.分析表明,该方案不仅满足代理盲签名所要求的所有性质,而且其效率也优于已有同类方案.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RSA的有序多重数字签名方案,该方案能够允许多个用户顺序地对一份文件进行签名,最后形成一个群体签名;并提出一种新的签名验证方案,可以有效地防止成员的欺诈行为,因而更具有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数字签名用来保证原始数据完整性和有效性,一个数字签名方案包括数字签名生成算法和数字签名验证算法.简短地介绍了盲签名、代理签名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性质,并给出如何通过非对称密码算法的思想来实现这些签名方案,提出并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有存根的(免责声明)代理盲签名方案,讨论了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密码学算法的可能攻击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协议实现时的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具有可追查性的抗合谋攻击(t,n)门限签名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王斌和李建华的无可信中心门限签名方案(王-李方案)以及X ie-Yu改进方案安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可追查性的抗合谋攻击(t,n)门限签名方案;对新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与现有方案的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抵抗合谋攻击和伪造签名攻击,而且在保证匿名性的前提下,能够真正实现签名成员身份的可追查性,同时通过构造安全的分布式密钥生成协议保证群私钥的不可知性,因此比现有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此外,新方案的计算量和通信量与王-李方案接近,但优于X ie-Yu方案.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利用离散小波变换提取特征的二级签名认证方法。第一级认证基于签名的坐标曲线,第二级认证基于签名灰度图像的直方图,分别获得有关签名曲线和签名图像的小波特征。严格限制第一级认证的错误率,使得第一级认证成功后不再使用第二级认证;否则,将使用第二级认证。实验结果表明,与每次认证都使用两级的认证模式相比,该模式可以有效地缩短签名认证的平均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一个基于身份的代理签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对的双线性性质和已证明安全的签名体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代理签名方案,该方案克服了已有几种方案中在授权和代理签名密钥生成上的一些安全缺陷,且方案在基于双线性Diffie-Hellman 问题的随机预言模型下是可证明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