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电控喷射汽油机瞬态空燃比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分析和研究了电控喷射汽油机瞬态空燃比的控制策略,包括基于观测器理论的空燃比控制策略以 及基于人工智能的空燃比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电控汽油机燃用高比例甲醇汽油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电控汽油机在燃用高比例甲醇汽油时受空燃比自适应控制限制不能正常运转的问题,设计了能够嵌入电控单元与喷油器之间的喷油脉宽信号处理器,能够按照经过优选设定的增益对电控单元输出的喷油脉宽信号进行扩展,将燃用高比例甲醇汽油时的空燃比维持在理论空燃比附近。与燃用汽油相比,发动机在燃用M85甲醇汽油时的动力性略有降低,排放指标基本相当,能量消耗率则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3.
工况法外排放对车辆实际使用排放有较大的影响。在BN6V87QE电控燃油喷射汽油机的标定过程中,对循环外排放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循环外排放主要产生于冷起动和暖机过程、加速过程、高速大负荷阶段。采取在冷起动阶段不使用过小的空燃比,在加速过程中不使空燃比偏离理论空燃比时间过长,及在高速大负荷阶段空燃比不要过小等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循环外排放。  相似文献   

4.
在使用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发动机上,氧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元件。由于混合气的空燃比一旦偏离理论空燃比,三元催化剂对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氦氧化物(NOx)的净化能力将急剧下降,故在排气管中安装氧传感器,用以检测排气中氧的浓度,并向电控单元发出反馈信号,再由电控单元控制喷油器增减喷油量,从而将混合气空燃比控制在理论值附近。  相似文献   

5.
1氧传感器的作用及原理对于使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车辆,为了降低尾气排放污染,必须精确控制空燃比(始终接近14.7的理论值),从而充分发挥三元催化转化器的作用,降低排气中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合物(NOx)等的含量。氧传感器的作用就是监测尾气中的氧含量并反馈给ECU,ECU根据反馈的信息判断实际空燃比的大小,继而对空燃比进行修正,从而达到精确控制空燃比的目的。氧传感器  相似文献   

6.
电控系统氧传感器自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电控发动机加装的三效催化转化器要达到最佳的排气净化性能,需要利用氧传感器提供的反馈信号,将混合气的空燃比保持在理论空燃比附近。阐述了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故障自诊断,指出了满足OBDⅡ法规将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瞬态过程空燃比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发动机台架上对EQ491i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的加、减载瞬态过程的空燃比进行了测量 ,对引起瞬态过程空燃比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通过试验研究了相应的修正控制项对空燃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以线性表格为基础的修正方式不能完全控制瞬态过程空燃比的偏移 ,初始阶段的空燃比偏移脉冲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8.
基于UEGO传感器的空燃比自学习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传统的开关型氧传感器和宽域氧传感器的物理特性和基本工作原理出发,提出了基于宽域氧传感器的电控增压稀燃CNG发动机的空燃比自学习算法策略,并将所编写的控制代码用于试验发动机上。台架标定试验表明,所设计的算法能够有效补偿发动机出现的磨损、疲劳、老化等状态,可提高实际空燃比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电控天然气发动机的空燃比控制精度,是改善发动机经济性、动力性和降低尾气排放的关键环节。本文将模糊神经网络与PI控制技术相结合构成一种模糊神经解耦混合控制器。新控制器在控制过程中借助模糊神经网络的自学习算法实现控制参数的在线调整。将该算法应用于天然气发动机空燃比控制中,利用宽域空燃比传感技术,通过调整喷射脉宽控制发动机的空燃比,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对空燃比的控制是通过对喷油量(喷油脉宽)的控制来完成的。ECU在控制空燃比时可采用2种方式: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在空燃比开环控制中,ECU先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进气量,按理论空燃比(14.7:1)计算出基本喷油量,然后结合冷却液温度、负荷等发动机实际运行条件对基本喷油量进行适当修正,以使发动机在各种运行条件下均能获得最佳空燃比,这种控制方式不对实际空燃比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1.
气体浓度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汽车电控发动机尾气排放的监测。汽车电控发动机通过氧传感器来监测排气中氧浓度的含量,发动机ECU根据排气中氧浓度的含量不断地对喷油脉宽进行修正,从而使发动机空燃比接近理论空燃比。只有发动机能够正常运作,其才能产生应有的动力,燃油耗及尾气排放才会降低。随着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型传感器已应用于现代先进的发动机尾气浓度监测,如稀薄混合汽传感器、宽域氧传感器等。为了使广大汽车维修人员更好地了解各种气体浓度传感器的结构与原理以及相应的识别与检测,本文将作出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电控单点喷射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的CARIMA模型,设计了广义预测自适应空燃比控制器。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与PID控制算法相比,基于GPC的自适应算法稳态性能优良,能明显改善空燃比瞬态跟随精度,对系统扰动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氧传感器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由于长期使用或环境恶劣等因素将导致其信号失真,为此提出模型算法替代氧传感器实物的思路,根据模型设计理念,设计一种实现空燃比精确控制的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空燃比控制器算法模型,主要包括氧传感器信号计算模块、模式调度模块和PI控制器模块。将由空燃比算法模型所得空燃比输入氧传感器模型,得到氧传感器信号值,将该信号值反馈到PI控制器模块中,进行喷油量修正,使空燃比控制在14.7附近。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在没有使用氧传感器的条件下可将空燃比精确控制在14.31~15.01范围内。与装有氧传感器的电控原机相比,排放性能相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液化石油气汽车发动机电控单元进行了研究与开发。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研制了发动机空燃比与废气再循环电控系统。文中给出了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电控单元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硬件设计原理与软件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5.
车用CNG发动机理论空燃比与稀燃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姚宝峰  张艳 《北京汽车》2007,(3):14-16,39
文中对采用进气道内电控多点顺序喷射燃料供给方式的增压CNG发动机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理论空燃比条件下与稀燃条件下的发动机动力性、热负荷及排放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此外,文中同时给出了节气门开度及点火提前角及负荷对CNG发动机性能影响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6.
排放物与空燃比的关系排放状态与发动机的燃烧直接相关。通常有3种排放物被加以限制,CO,HC或THC,NOX,从图1可看到CO,CO2,HC,NOX及O2与空燃比A/F的关系。概括地讲:·当A/F等于理论空燃比(化学计算值)时,HC最低。这是因为燃油在燃烧过程中基本完全燃烧。偏浓或偏稀的混合气或点火问题均会因燃烧未完成而增加HC。·当A/F接近理论空燃比(化学计算值)时,因有足够的氧,且不易形成积碳,使CO最低。这是由于在理论空燃比处燃烧比较彻底,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混合气将导致CO增加,而较稀的混合气对CO影响较小。·当A/F接近理论空燃比(化学…  相似文献   

17.
氧传感器是将燃烧后的气体情况实时反馈给发动机控制单元的一个关键元件,而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则依据氧传感器提供的信号精确控制混合气浓度。当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比例为14.7:1时,为最佳空燃比(空燃比λ是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此时混合气的燃烧最  相似文献   

18.
运用自行开发设计的稀燃发动机电控系统和催化系统,对稀燃汽油机运用吸附还原催化法在不同的还原过程空燃比条件下降低NOx的排放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还原过程空燃比越小,吸附还原催化器吸附的NOx还原就越彻底,汽油机排出的NOx也越少。但稀燃汽油机的燃油消耗率增加,经济性变差。  相似文献   

19.
图4表示的是全范围平板型空燃比传感器在实际空燃比数值小、浓混合气工况下的工作原理。实际空燃比数值小、浓混合气工况时,由于缺氧造成可燃混合气不能完全燃烧,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未燃烧气体(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实际空燃比数值越小、可燃混合气越浓,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越多。在此实际空燃比数值小、混合气浓的工况下,发动机电脑在两个空燃比传感器铂电极间施加电压,空燃比传感器空气腔内的氧气在空气腔侧铂电极得到电子后被电离变成氧离子,氧离子从空气腔侧铂电极流到尾气侧铂电极。在尾气侧铂电极,它同穿过空燃比传感器扩散阻…  相似文献   

20.
8 氧传感器(O_2传感器) 为了使装配有TWC(三元催化净化器)的发动机获得最佳净化效果,就需要使空燃比保持在接近理论空燃比的狭小范围内。 氧传感器测量空燃比,判断其与理论空燃比相比,是浓还是稀。这个传感器位于排气歧管或前排气管内等处(视发动机型号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