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加速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聚集,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桥梁作为城市生命线的重要环节,防灾减灾能力有待提高。通过对中日两国在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日本规范的发展变迁的历程,针对我国城市桥梁抗震方面的特点,找寻提升抗震性能的具体方法。对提高支座的水平承载力,减少滑动支座的使用,构建多道防线的抗震措施,改进墩柱配筋,防止地震时桥梁侧向倾覆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各地城市桥梁进入新的建设高潮,由此引发的城市桥梁工程风险评价相关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首先论述了城市桥梁风险评价的内涵,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出了城市桥梁风险评价给人们带来的若干思考,客观地指出了当前我国城市桥梁风险评价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当今国际桥梁界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城市桥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简要回顾和总结了进入21世纪后的十多年来,我国城市桥梁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诠释了城市桥梁经济、耐久、创新的内涵.对相关案例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城市桥梁在经济、耐久和创新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力图推动我国城市桥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向世界桥梁建设强国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祖国各地城市桥梁建设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呈现出城市桥梁建设新的高潮。该文概要地回顾了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等特大城市桥梁建设的发展历程,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城市桥梁建设的创新技术,客观地指出了城市桥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城市桥梁建设健康、协调和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城市综合发展的视角,剖析了现代城市发展理念对城市道路系统整合设计的要求,结合本人在"东莞市虎门镇长堤路市政工程"工程实践,论述了道路设计中对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生态、环保、景观旅游、减灾防灾等城市系统多重问题的考虑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智慧城市内涵进行诠释,阐述了城市桥梁在建设智慧城市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城市桥梁的建设成就和问题以及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中城市桥梁领域的研究趋势。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力图在建设国家智慧城市和迈向世界桥梁强国的过程中,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早日实现我国由桥梁建设大国成为桥梁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杨卫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6):49-50,54,7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现代城市发展思路的要求下,道路建设不仅仅单纯要解决交通问题,同时,要以道路建设改善城市形象,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结构,整合城市功能,提升沿线用地价值以及城市品位,促进民众生活,实现城市的综合协调发展。该文从工程实践来论述道路设计中对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生态环保、景观、减灾防灾等城市系统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公路建设和城市道路建设一直在突飞猛进。高速公路立交和城市立交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立交桥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象征。根据参加高速公路中互通立交的桥梁和城市互通立交中的桥梁设计和建设的经验与体会,介绍互通立交中的桥梁设计。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桥梁工程领域(包括高性能材料、桥梁作用及分析、桥梁设计理论、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桥梁基础工程、桥梁监测、评估及加固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在总结了中国桥梁工程建设成就的同时对未来桥梁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疏理:高性能材料方面重点分析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CFRP材料,桥梁作用方面分析了车辆荷载和温度,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方面分析了钢桥抗疲劳设计与维护技术和钢-混凝土组合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方面分析了抗震、抗风、抗火、抗爆和船撞及多场、多灾害耦合;最后对无缝桥、桥面铺装、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计算机技术对桥梁工程的冲击进行了剖析,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路学报》2021,(2):F0002-F0002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交通强国、长江三角洲、粤港澳、京津冀、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重点任务。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节点工程,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桥梁结构在全寿命周期内常受到多灾害作用,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多为灾害频发地带,提升桥梁等基础设施工程结构的防灾减灾能力对保障区域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桥梁事故频发,优化结构减隔震技术与抗震韧性,防止结构在多灾害作用下产生极端破坏,提升基础设施系统灾后功能恢复能力,确保桥梁结构服役期间安全性和耐久性,是国内外桥梁结构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天津海河旧桥改造与新建城市桥梁为代表,介绍了现代城市桥梁的主要特征,并论述了在同时满足功能和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桥梁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创新点,最后结合海河城市桥梁建设的经验,对城市桥梁的主要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后对我国结构工程抗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通过前两位作者前后两次赴汶川地震灾区进行考察调研,获取了震害的第一手资料。首先阐述了汶川地震的特点,分析了结构工程特别是桥梁工程震害产生的原因;研究了桥型与抗震性能的关系,提出在不同场地和不同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桥型、高烈度地震区的适宜桥跨结构型式应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桥梁结构的抗震设防标准问题,建议对重要性公路桥梁,采用中震不坏的设计原则;讨论了概念设计与抗震构造措施对桥梁抗震的重要性;提出应重视减隔震耗能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根据国外的经验,建议对桥梁结构的抗震评价与加固技术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探讨了我国在灾害的应急决策机制、防灾减灾政策和技术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目前我国结构抗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在此前提下,“以人为本,环境和谐”的景观设计变得尤为重要。城市大型桥梁从单一的交通通道,逐渐演变为城市的风景。上海市中环线高架桥梁运用了桥梁美学的原则,在桥梁结构、桥梁细部构造上进行了精心的景观设计,该文对此进行了简要地介绍。  相似文献   

15.
试论城市大跨径桥梁设计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城市大跨径桥梁的特点 ,就城市大跨径桥梁设计中的结构选型、桥址的选择、宽桥横断面布置、结构安全储备和施工监控、附属设施的考虑、桥梁美学和有关规范的选用等问题 ,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 ,并对我国城市大跨径桥梁的设计和建设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传统桥梁施工存在的弊病,加快桥梁建设速度,降低桥梁后期维护费用,提高桥梁的施工质量和耐久性,首先分析了快速施工桥梁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阐述了快速施工桥梁的基本组成及构件划分、预制桥面板的主要型式及发展趋势、钢与混凝土桥面板间的连接方式、快速施工预制装配桥梁主梁的3种主要型式及材料组合、节段拼装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预应力体系及主要施工方法、中小跨径混凝土或钢-混组合梁桥的主要截面型式及连接构造,讨论了预制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板、多梁式钢-混凝土组合梁群钉连接的桥梁用于中小跨径快速施工桥梁的优越性,并对近年来在中国大江及海湾桥梁工程应用的整体预制桥墩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同时,重点阐述了快速施工钢-混组合梁桥、预制节段拼装混凝土或钢-混组合箱梁桥、预制拼装预应力束体系、预制节段拼装式桥墩等相关的理论研究与进展,包括群钉抗剪性能、混凝土桥面板间接缝受力特性、组合梁复杂受力行为分析、多梁式荷载横向分布、体外预应力组合梁动力特性、组合梁疲劳耐久性等,指出了当前中国进行快速施工桥梁建造在设计研发、体系机制创新等方面的一些不足,分析制约该领域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对发展中国桥梁工业化、信息化及快速施工技术进行了展望,指出对于梁高受限或桥梁较宽,跨径在25~50 m的数量占比均较多的城市桥梁或公路桥梁,包括北方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的桥梁,开拓快速施工桥梁与市场潜力巨大,并给出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解决的热点问题,以期促进交通行业桥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映汶高速公路位于“5·12”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基于汶川地震灾区桥梁震害调查,结合映汶高速公路的桥梁设计,介绍高烈度地震区如何进行桥位选择、桥型方案的确定,提出新型的防落梁构造、减隔震技术等主要防震减灾措施,并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在同类型高速公路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加剧,对现有城市桥梁进行拼宽改造可极大的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然而,许多城市桥梁由于受到现有结构特殊性、新桥布跨特殊性等限制,使得新老桥之间无法直接进行结构连接。因此,进一步开展新型拼接构造的研究十分必要。该文总结了常规拼桥的拼接方式,并依托实际工程,针对老桥挑臂承载能力不足且加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复杂工况下的桥梁拼宽构造,为相近拼宽桥梁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