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评价4 种常见的不同镇痛方法对子宫切除术后应激反应的抑制程度,以选择较为合理的镇痛方法。方法 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将48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组(Ⅰ组);芬太尼静脉镇痛组(Ⅱ组);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硬膜外镇痛组(Ⅲ组);曲马多静脉镇痛组(Ⅵ组)。观察麻醉前、手术后2、24、48、72 h血糖、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4种镇痛方法均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②在抑制术后高血糖和术后应激方面Ⅰ组和Ⅲ组好于Ⅱ组和Ⅵ组,尤以Ⅲ组为优。结论 硬膜外镇痛可以更有效的降低术后高血糖反应,抑制术后应激反应,以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组为更优。  相似文献   

2.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胃或胃大部切除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单纯全麻组(A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丙泊酚靶控输注静吸复合联合硬膜外麻醉组(C组)各15例。于麻醉前、切皮时、手术60 min时及拔管时采血测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内皮素水平并记录MAP及HR。结果A组患者手术60 min时及拔管时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内皮素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B组、C组患者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内皮素在手术60 min及拔管时明显低于A组(P<0.05)。C组皮质醇及内皮素在手术60 min、拔管时显著低于B组(P<0.05)。C组患者术中MAP、HR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静吸复合联合硬膜外麻醉可很好地调控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应激反应,但应加强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小儿骶管麻醉中几种镇静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小儿骶管麻醉复合不同镇静药物的镇静效果。方法60例择期在骶管麻醉下行会阴部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三组,每组20例。骶管麻醉后分别静脉使用γ-羟丁酸钠(H组)80 mg/kg,咪唑安定(M组)1.5μg/(kg.min),丙泊酚(P组)50μg/(kg.min)维持镇静,记录术中镇静程度、手术时间,麻醉前、麻醉后、切皮时、术中、术后等5个时间点的MAP、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R变化以及苏醒时间、苏醒期状况、术后行为改变等。结果P组与H组和M组相比,镇静程度满意(P<0.05);与H组相比,苏醒时间短(P<0.01);术后躁动发生率低(P<0.05);血流动力学方面,与术前相比,H组的HR在切皮时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P组的HR和MAP在切皮和手术30 min时较麻醉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H组相比,P组的MAP在切皮和手术30 min时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骶管麻醉中复合丙泊酚镇静,具有镇痛完善、镇静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板后阻滞(retrolaminar block, RLB)与局部浸润麻醉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择期行PELD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椎板后阻滞组(RLB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C组),每组20例。RLB组由麻醉医师在超声引导下在脊柱旁矢状位平面内行椎板后阻滞,C组由手术医师根据手术定位逐层局部浸润麻醉,所用药物均为0.5%罗哌卡因20 mL。记录入室(T_0)、切皮(T_1)、穿刺时(T_2)、椎间孔成形(T_3)、神经减压(T_4)、缝合时(T_5)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补救镇痛率和患者满意度,以及术中呼吸抑制、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RLB组T_(2-4)时点VAS评分和补救镇痛率显著低于C组(P<0.05),RLB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C组(P<0.05),术中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椎板后阻滞(RLB)能够为PELD手术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不影响下肢运动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时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罗哌卡因 (ropivacaine)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其结构与布比卡因 (bupivacaine)相似 ,但具有心脏毒性小、感觉与运动明显分离、收缩外周血管和硬膜外腔较易扩散的特点。心率变异性 (heartratevariability ,HRV)是反映心脏交感和迷走神经活动紧张性、均衡性及其对心血管活动影响的指标 ,近年来被逐渐用于监测围手术期患者心血管的稳定性。本文旨在观察 7.5 g·L-1罗哌卡因对HRV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和分组 选择ASAⅠ~Ⅱ级下肢或盆腔手术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 2…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国产和进口两种布比卡因(浓度均为0.5%)进行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共76例,其中国产组43例,进口组33例。对两药显效时间、作用完全时间、一次剂量维持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均无明显差别,加入1∶20万肾上腺素,上述各时间亦大多未见显著延长。两药在0.5%浓度时镇痛、肌松效果均颇满意,未见毒性反应,但麻醉后切皮前血压下降20%以上者比利多卡因增多,提示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更易受布比卡因阻滞。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术后多模式镇痛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组(DF组)和芬太尼组(F组),两组患者均行全凭静脉复合麻醉。两组患者术毕清醒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DF组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30mg加氟比洛芬酯150mg,F组为芬太尼0.01mg/(d·kg),两组均加生理盐水配至100mL。初始负荷剂量4mL,背景剂量2mL/h,单次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术后记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1、3、5d抽血测定患者CD3+、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F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F组(P<0.05)。与麻醉前比,术毕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均下降(P<0.05),术后1d达最低水平(P<0.05)。术后3dDF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已恢复到麻醉前水平,而F组仍明显低于麻醉前和DF组(P<0.05)。术后5d两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与芬太尼比较,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可减轻胃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下降的程度,减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8.
小型猪心内直视手术两种麻醉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型猪心内直视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小型猪36例,随机分为两组:K组18例,诱导插管用氯胺酮3mg/kg和戊巴比妥20mg/kg,全麻维持用氯胺酮5mg/(kg·h)、戊巴比妥8~10mg/(kg·h)和哌库溴铵0.1mg/(kg·h).F组18例,诱导插管用戊巴比妥30mg/kg,全麻维持用芬太尼15~20μg/(kg·h),戊巴比妥8~10mg/(kg·h)和哌库溴铵0.1mg/(kg·h).记录各期用药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和延迟拔管等情况.结果 K组全部存活,F组死亡2例;K组诱导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均少于F组(P<0.01和P<0.001);K组的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较F组平稳(P<0.05);全麻效果评价亦优于F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戊巴比妥麻醉起效快,对呼吸和循环抑制轻微,无延迟拔管,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乙醛脱氢酶1(ALDH1)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妇科经手术及病理切片证实为EMs的患者105例,对照组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育龄期女性10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A125、ALDH1水平。结果研究组术前血清CA125、ALDH1均高于对照组(P<0.05),Ⅰ、Ⅱ期EMs患者血清ALDH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清CA125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CA125≥35U/mL、ALDH1≥2.0pg/mL为阳性临界值,两者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1%、91.6%、84.6%和89.3%。研究组随访发现术后1个月血清CA125、ALDH1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血清CA125、ALDH1下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1例复发,术后2年6例复发,复发患者血清ALDH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血清CA125水平仅2例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CA125、ALDH1联合检测较CA125单独检测能显著提高EMs诊断的敏感性,且血清ALDH1水平在轻度EMs及复发患者中均升高,有望成为早期诊断及监测复发更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对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患者30例,ASA分级Ⅲ-Ⅳ,随机分为山莨菪碱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山莨菪碱组术中使用1 g/L山莨菪碱10 mg/h,对照组使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无肝期前、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和术毕测定血流动力学、组织氧代谢和肾功能指标。结果与无肝期前相比,两组无肝期30 min中心静脉压(CVP)明显降低,新肝期60 min CVP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CV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出血量、总入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山莨菪碱组尿量显著增多(P<0.05),而速尿的用量显著减少(P<0.05);两组肌酐(Cr)和β2-微球蛋白(β2-MG)术中各时点与术前相比及两组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无肝期30 min乳酸盐(LAC)水平明显增高,持续至术毕(P<0.01);与对照组相比,山莨菪碱组在无肝期30 min后各时点LAC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移植术中使用山莨菪碱能改善组织微循环,增加术中尿量,对改善肾功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波动进行计算分析。应用Mexican Hat小波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再利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投资、消费等方面分析引起波动的原因。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经济波动受到政策、投资和消费及重大政治事件的影响。通过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因素及规律的分析,可以提高对经济发展的预见性,促进经济更好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受流问题是制约电气化铁路提速的瓶颈之一,而弓网离线电弧是高速列车受流的关键问题.为了全面的把握弓网离线状态,设计了弓网离线模拟试验平台.实现正弦周期内不同时刻离线及回合过程的电弧放电现象,并采用示波器和数据采集卡实现对离合瞬间电压、电流和光强等波形的同步记录,为弓网离线检测法和列车受流质量的研究及抑制电弧危害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抗压弹性模量的计算及试验方法,同时从几个方面分析影响该指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纳米Ni粉对Cu粉末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添加1%纳米Ni粉中的NiO未被完全还原,而且纳米Ni粉本身还有被CuO氧化成NiO的可能,因而纳米Ni粉在Cu粉末烧结过程中未能起到活化烧结的作用。相反,添加1%纳米Ni粉后还降低了Cu粉末烧结性能。  相似文献   

15.
级配对级配碎石力学性能影响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泓 《北方交通》2008,(5):67-70
通过试验对不同级配的级配碎石强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实际结论,为工程中级配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韩玫 《北方交通》2008,(5):49-51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以其独有的特点,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利用均匀设计法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分析的过程,选取水泥、速凝剂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三个影响因素,对混凝土配比试件的试验数据统计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设定试验条件下,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掺入0.9kg聚丙烯纤维的方案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赵中秋 《北方交通》2008,(5):164-166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交通事业日新越益发展,桥梁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基础,但随之而来的桥梁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梁体的常见病害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一定的维修措施,以便能够减轻同类病害的发生,为今后的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汽车机械式变速系自动控制角度出发,对传统机械式变速系的换档规律、换档 过程以及自动控制模式等进行分析。本文还介绍了变速系自动控制的试验台架组成、 计算机开发与控制系统、硬件配置、步进电机与节气门控制以及执行机构的基本情 况,并对试验取得的有关结果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海沧大桥悬索桥西主塔承台采用有底套箱施工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耐久性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发生机理与影响因素,探讨了提高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