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田春和 《水道港口》2019,(3):326-333
在海上大吨位沉船打捞工程中,利用吊船扳正沉船是一种常见的技术工艺,扳正生根是此工艺当中的关键一环。桩式锚、重力锚、吸力锚是应用较广泛的生根方式,其岩土力学计算评价方法各不相同。桩式锚可看作海上钢桩基础,利用API RP 2A-WSD规范推荐方法来进行应力应变分析计算;重力锚的岩土力学分析可根据静力学平衡方程来解出;吸力锚可看作负压桶形基础,其水平承载力和贯入阻力分析不仅要考虑静力学平衡,还需考虑刚体转动的力矩平衡问题。每种生根方式都有各自适用的地质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海洋岩土勘察结果,选择合理、经济的生根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悬挂状态的霍尔锚在水中移动时的阻力,在船模拖曳水池中进行了模型试验.以拖车运行速度模拟锚移动速度,并采用一套简易装置测试出锚的阻力.试验结果表明,锚阻力大小与移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通过回归分析给出了锚阻力的经验公式,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UG的船舶锚系三维建库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UG为开发平台.通过UFUN提供的交互界面开发工具.开发了锚系标准件参数化图库模块和锚系非标件参数化辅助设计模块。利于对锚系零件的设计、修改、查询和装配图的零件调用.减轻设计强度.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4.
拖曳锚作为新型的系泊基础,尚存诸多关键技术问题需要深入认识和解决。总结拖曳锚实验研究的基本情况及各类实验方法的优缺点,指出拖曳嵌入技术及定位技术研究、多运动参数及运动轨迹测量、重复性及测试精度提高是实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拖曳锚形态设计的演变历程,提出锚板结构组成七大部分的功能特性和优化设计准则,指出良好的嵌入性能及效率、加工性能、稳定性能和承载性能是锚板形态设计力争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不同受力类型土层锚杆的刚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岩土锚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受力类型的锚杆,但对其变形及刚度目前尚无比较全面的分析,本文从土锚受力方式及其变形特性分析入手,结合已有工程实测资料,导出适用于不同类型土锚的刚度计算公式,可供工程设计参考采用。  相似文献   

6.
王刚 《中国水运》2014,(8):312-313
文中对某高边坡的稳定进行分析,通过对比选择最优化的高边坡支护加固方案,并结合场地地质特点,详细设计了高边坡不同位置的喷锚支护结构及喷锚网支护结构。通过后期的施工监测工作,得出喷锚支护及喷锚网支护方式应用中的一些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锚在船舶操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人在引航生涯中,为了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不断探索,对锚的使用有一些新的体会,经过多年使用验证认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船坞工程的锚拉式板桩坞壁结构监测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坞壁位移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期墙前土体的蠕变变形。根据分析研究结果,在#2船坞接长改造工程中,采用了设置临时钢支撑、改进锚碇结构等措施,有效地减少坞壁位移,同时使锚碇施工工序不影响坞室开挖工序,提高了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达到了预期目标。设置临时钢支撑限制坞壁位移的方法在船坞工程中首次使用,为同类工程设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介绍江阴长江公路大桥A标工程塔墩、锚碇、引桥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18000t半潜船模型与实船拉锚试验偏差的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000t半潜船选用大抓力AC14锚,在首楼设备锚穴进行锚的收藏,由于锚模型制作时锚爪的重心与实船有偏差,加上锚穴所处的位置船体线型比较瘦削,造成实船拉锚试验时锚收藏困难。我们在锚穴的上口增加锚眉结构,妥善解决了锚的收藏问题。  相似文献   

11.
蒋江  郭学峰 《船舶》2016,27(6):94-98
传统的船舶通常设置锚台(锚唇)或者锚穴,以便锚与锚穴或锚台(锚唇)很好地贴合,但如能利用船舶首部的结构外飘型线,通过不设置锚台(锚唇)或锚穴,而让锚冠及锚爪直接与外板接触,便能有效降低船舶的建造成本并缩短建造周期。然而这样对于船舶首部的型线设计、锚端链节设计、锚型式的选择、锚冠及锚爪接触处外板强度等要求都不同于传统。文章以国外示例,结合实船效果展示,对无锚台(锚唇)或锚穴的船舶锚系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通过逆向工程分析并充分利用三维仿真设计软件,在满足入级船级社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探索出无锚台(锚唇)或锚穴的船舶锚系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它的地质结构十分复杂,因此,加强护坡工程的监测设计和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防治塌方问题的发生,使水利工程正常运行,我们有必要做好边坡防护工程的监测与设计,合理应用边坡防护技术,在此基础上促进水利工程的稳定发展。本文首先对边坡开挖支护技术进行定义、分类,以及对技术保护措施及实时程序说明,详细了解修理水利水力工程的具体应用,即排水孔工程,芯施工,喷射混凝土施工,锚台施工,锚台工程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常木模拉锚试验采用木材模拟制作出锚唇(或锚穴)及其周围的船体结构,使用麻绳通过铁皮制作的锚链筒连接木锚,实现模拟拉锚试验。由于木模拉锚试验到实船拉锚试验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因素。木模拉锚试验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实船拉锚实验成功。往往在木模拉锚和实船锚的收存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经验,介绍锚收存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析锚泊状态、抛锚和收锚状态、锚存状态和极端状态中锚与锚链的运动情况,确定锚链和锚对锚唇的作用方式,建立锚唇受力的计算公式,根据实际锚泊经验,选取不同船型,分析锚唇受力极值以及锚自身质量、水中锚链长度等因素对锚唇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型绞吸船采用三角宽鳍锚作为横移挖掘的定位锚,针对横移锚在软土地质条件下锚抓力受限的问题,采用土体的极限平衡原理进行横移锚受力分析,建立三角宽鳍横移锚抓地力计算方法。经计算分析,在软土地质条件下,影响横移锚抓地力的主要因素为锚冠入土深度、土楔破坏角和锚杆角度。结果表明,锚冠入土越深,锚抓地力越大;锚杆与水平面夹角越小,锚抓地力越大;随土楔破坏角逐步增加,锚抓地力呈先减小、后变大的趋势;土楔破坏角在20°~25°时,横移锚抓地力最小,锚抓力系数为14左右。  相似文献   

16.
筒型基础和吸力锚筒水上沉桩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两种水上沉桩的新装置。一种是吸力锚筒静载沉桩装置,该装置利用插入到海底泥土中的吸力锚筒提供沉桩力,通过桩帽和连接吸力锚筒的铜缆具将静压力施加于桩顶,该装置不存在噪声污染和对周围建筑物的振动破坏。另一种是筒型基础水上打桩平台,该装置由筒型基础和框架式上部平台组成,筒型基础可插入地基土中提供水平抗力,又可提供气浮力使打桩平台在水上漂浮,在上部平台上安装有可以在水平面上移动和可以调整角度的桩锤导向架和打桩锤,该装置抗风浪和水流能力强,定位和移位方便快捷。这两种水上沉桩装置具有打桩船不具备的一些优点,有一定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际上使用的锚多种多样,有突出锚“冠”作用的锚,有设稳定杆的锚,也有既不突出锚“冠”又不设稳定杆的锚, 等等。本文着重分析这些锚的优缺点,研制了中远(ZY)型锚,已实船使用6~7年,证明设计性能良好。中远(ZY)型锚在研制时,注重锚的稳定性和自洁能力,有四个尾翼,锚爪重心低,收起方便,施工也方便,ZY-4锚已列入交通部1985年部颁标准,在新造船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高源  刘荣忠  马涛 《船舶工程》2020,42(11):1-7
随着船舶制造的大型化,采用大抓力不平衡锚作为边锚的船舶设计越来越多。这对船舶边锚锚系设计、制造及现场安装均提出了较高要求。边锚锚系的放样和现场作业指导是这些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其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的直接影响到锚系系统生命周期。本文基于船厂在锚系施工工作的实践经验,对边锚锚系施工设计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了介绍,基于CATIA软件,对某型船的边锚锚系进行了创成式三维放样,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CATIA的锚系现场作业指导办法,大幅提升了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充分调研、梳理及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力学分析提出了一种较为合理的重力式锚锚抓力计算公式,然后分别研究了锚体与底质间的摩擦系数、锚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等因素对重力式锚锚抓力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对重力式锚锚碇性能提升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关优化建议。本文提出的计算公式及锚碇性能提升建议可应用于浮码头和单点系泊系统的锚体设计。  相似文献   

20.
《船艇》1990,(9)
(三)发明名称;改进的锚申请人:高尔明生海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号:87107171 改进的锚摘要:一种用来锚定船的滑翘锚(glidinganchor),包括具有加重前端中央锚体和与锚体铰链联接的翼。该翼以连杆机构来与锚体连接,后连杆长于前连杆以在锚打开位置时使翼向下倾斜。翼具有一对向上斜的翅在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