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设计实验研究了12 mm厚16Mn DR钢板对接接头不同钝边尺寸条件下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观察分析了不同打底方式下的焊缝微观组织,并测量了不同打底方式下焊缝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能够获得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且与单激光自熔打底焊相比,激光-电弧复合焊硬度梯度小,焊接效率高。与传统弧焊工艺相比,激光-电弧复合焊的线能量降低39%,焊丝消耗量减少了76%,焊接效率提高220%,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对内燃机车主发电机端盖内孔磨损焊接修复工艺进行了分析,重点描述了采用CO_2气体保护立堆焊方法解决主发电机端盖内孔的堆焊修复,确定了恢复设计尺寸所要求的堆焊层厚度。通过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采取合理的焊丝直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及堆焊螺距等堆焊工艺参数,使主发电机端盖内孔堆焊层厚度满足尺寸要求,同时也保证了堆焊层的焊缝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逆变CO2气保焊机的优越性-节能、飞溅少、焊缝成形好、电弧起动特性好,易于实现高速焊接等,针对我厂生产具体情况,提出了引进使用逆变CO2气保焊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目前主流焊接结构的转向架构架焊缝进行了分析,找到了一种典型焊缝,即T型接头单面坡口焊缝。针对这种焊缝形式进行了详细的焊接试验策划,并对焊接接头设计尺寸、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等关键变量进行组合试验,得出了合理优化后的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5.
铁路罐车环形焊缝大多采用埋弧焊接,罐体封头与筒节间及筒节之间在埋弧焊接时产生气孔、局部未熔合及裂纹等焊接缺陷,导致焊缝射线探伤合格率较低,造成大量返修。通过对焊接方向、收弧处理、引弧板切割标准、焊缝背面保护、焊前预热工艺细节的改进,降低焊缝缺陷,从而提高了罐体埋弧焊缝的射线探伤合格率。  相似文献   

6.
铝合金车体长直焊缝的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合金车体侧墙与底架边梁长直焊缝在车体焊缝组成中尤为重要,此处的焊缝采取横焊姿势,极易产生焊接缺陷,又因大部件侧墙采用大型中空挤压型材,需强行拉出挠度,焊接后还要再进行门框组装,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状态,造成侧墙与底架组装时焊缝的根部间隙极不均匀,更对焊接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本文结合铝合金车体焊接试验及现车生产中实际经验对此焊缝的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章设计试验研究了轨道车辆碳钢车体长直结构用激光-MAG复合焊接工艺,观察分析了与传统MAG填丝焊接下的焊缝微观组织,并测量了焊缝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激光-MAG复合焊与传统MAG填丝焊接工艺相比,具有线能量较低,焊丝消耗较少,焊接效率较高,焊接变形较小;焊缝组织相对细小,硬度明显升高,硬度梯度大,更适用于长直焊缝以及装配精度易于控制的产品焊接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将激光和电弧2个热源作用在同一部位实施焊接的混合焊接法是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新方法。为进一步增大铝合金薄板焊接时的容许间隙,开发了附加填充焊丝的混合焊接法。文章介绍了使用激光、电弧为热源的混合焊的FLA焊接工艺的工作原理及焊道的形成。同时,阐述了FLA焊接法在铝合金薄板焊接中的应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层环形焊缝中间不断弧连续焊接的工艺方法,对某转向架横梁组内腔焊缝进行了2层焊缝不停弧连续焊接试验,对比分析焊逢的内部金相、X射线照片和外部焊缝成型,得出管管接头的环形焊缝,采用机械手中间不断弧自动化连续焊接的工艺方法,内部缺陷出现机率低,外部成型较好,并且与单层焊后修磨再焊接第2层相比,焊接变形量无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冲击消除钢结构桥梁焊接残余应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重庆市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各梁段和锚拉板的施工制作工艺,以足尺比例制作3个索梁锚固区域锚拉板与工字型截面主梁的连接试件,进行超声波冲击消除钢结构桥梁焊接残余应力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焊接后,各焊缝存在着相当大的焊接残余应力,很多焊缝平行焊缝长度方向的焊接残余应力在300 MPa(拉应力)以上.实施超声波冲击后,熔透角焊缝X方向的焊接残余应力平均下降50%以上,Y方向平均下降60%以上;丁字型接头焊缝X方向的焊接应力平均下降89.7%,Y方向平均下降96.5%;有些测点的焊接残余应力从拉应力变为压应力.可见,超声波冲击可大幅度削减焊缝的焊接残余应力的峰值(尤其是对高焊接残余应力的焊缝),并能使焊接应力的分布更趋合理化,明显改善锚拉板区域的受力状态,有利于提高焊缝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