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制备了包裹性好、流动性佳、自密实的钢纤维微膨胀混凝土,研究了其抗压、抗折、劈裂抗拉等力学性能;采用自主研制的钢管混凝土限制膨胀率测定仪,研究了在钢纤维与钢管双重约束下微膨胀混凝土的体积变形规律;制作了12根钢管混凝土短柱,测试了钢纤维与膨胀剂复合对其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钢纤维对微膨胀混凝土的劈裂抗拉与抗折强度提高显著,分别为78%与64.7%,对其抗压强度提高不明显;膨胀剂掺量40kg、钢纤维体积掺量不超过1%时,钢纤维微膨胀钢管混凝土可产生稳定的膨胀变形;钢纤维与膨胀剂复合能使钢管混凝土试件的屈服与极限荷载分别提高7%与8%。  相似文献   

2.
白兴蓉  周水兴  李光明  田维风 《公路》2007,(10):199-202
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为结合梁桥,为防止桥面板湿接缝在约束条件下产生裂缝,该桥面板湿接缝要求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徐变。试验通过测试膨胀混凝土掺不同的膨胀剂及同种膨胀剂在不同掺量条件下的限制膨胀率,比选出桥面湿接缝混凝土所要采用的配合比、膨胀剂类型及其掺量。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复合膨胀剂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配合比,获得两种不同复合膨胀剂掺量的自密实混凝土,并以普通混凝土为基准,分别将其拌和物工作性、限制膨胀率、抗压强度、早龄期自收缩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膨胀剂能有效改善拌和物离析性能;基准混凝土成型后均表现为收缩状态,而自密实混凝土的体积先微膨胀后自收缩,且收缩变化并不明显;干燥失水条件下,基准混凝土随着龄期的增加,体积稳定性一直呈收缩变化,而自密实混凝土的体积收缩率呈先涨后缩变化,及时、充分对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膨胀剂与橡胶颗粒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了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种类及不同掺量的膨胀剂和不同比例的橡胶颗粒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弥补了橡胶加入后混凝土强度的部分减少量,其中膨胀剂掺量为10%,橡胶掺量为6%时,两者复掺的性能优于其他掺量的混凝土试件,CSA膨胀剂的掺加对混凝土试件强度的提高要优于CHA膨胀剂。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钢壳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变形及徐变造成的混凝土与钢管壁极易产生严重的脱空、脱黏问题,针对南京长江五桥索塔钢壳混凝土的无收缩、微膨胀要求,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研究,测试了标准混凝土力学强度.分别对20℃条件下C50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自生体积变形进行了测试,系统研究了具有温控效果的抗裂剂对C50混凝土的力学、恒温变形...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填充混凝土的自密实、低收缩和高韧性的特殊要求,以九江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制备C55普通自密实混凝土、微膨胀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和微膨胀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对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弯曲韧性、塑性收缩开裂性能、限制膨胀率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自密实混凝土相比,优选出的微膨胀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不仅满足自密实工作性能的要求,而且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弯拉强度、劈拉强度和弯曲韧性,大幅度提高了抑制塑性收缩开裂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微膨胀特性,能满足钢-混结合段混凝土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7.
结合芷江县舞水大桥钢管混凝土工程,通过对混凝土强度,工作性能和膨胀率等影响因素综合设计,控制钢管混凝土含气量,制备出C50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核心混凝土,结果表明: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核心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黏聚性、匀质性均良好,3 d抗压强度达到43 MPa,28 d钢管密闭条件下膨胀率大于2.1×10-4,28 d弹性模量≥3.8×104MPa,满足了设计施工要求,有效地解决钢管混凝土普遍存在的脱黏现象。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添加膨胀剂混凝土的干缩试验,评价隧道衬砌混凝土的收缩性能,提出综合考虑混凝土强度和干缩性能,提出膨胀剂最佳添加量以8%为宜,为预防隧道二次衬砌裂缝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淑娟  李冠杰 《公路》2021,(2):15-20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快硬硫铝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制备水泥混凝土道路修补砂浆。针对修补砂浆收缩大的弊病,采用固体废弃物硼泥为原料制备微膨胀剂,并辅以消泡剂和PP纤维改善修补材料的收缩性能,同时兼顾修补砂浆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少量自制硼泥微膨胀剂的加入提高了砂浆密实度,从而提高砂浆的抗压强度和降低修补砂浆的收缩率;聚丙烯纤维和消泡剂同样对砂浆不同龄期的收缩率有改善作用。与普通修补砂浆相比,硼泥微膨胀剂、消泡剂和PP纤维降低了修补砂浆在高低温时的变形量,这有利于修补砂浆在严寒地区使用时与基体间的界面黏结耐久性。试验中所制备的修补砂浆抗压强度达到70MPa,抗折强度为16 MPa,收缩率为0.08%,优于《修补砂浆》(JC/T 2381-2016)标准中"普通刚性修补砂浆"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特性以及膨胀剂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在实验室制备了未掺膨胀剂和掺膨胀剂2种超高性能混凝土,依据相关规范进行力学性能、自收缩和干燥收缩性能试验,分析2种超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2种混凝土都具有超高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超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发展迅猛,自初凝时间起的20h内自收缩发展较快,20h后自收缩增长变缓,掺加膨胀剂后自收缩变化趋势相同,但自收缩减小;超高性能混凝土长龄期干燥收缩能较快趋于稳定,且在数值上远小于自收缩,90d的干燥收缩仅为3d自收缩的14.3%,膨胀剂对干燥收缩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寻找适用于自流平修补砂浆的养护方式,文中研究了标准条件下养护、自然养护、涂刷养护剂、覆膜养护,以及涂刷养护剂后覆膜情况下,自流平修补砂浆的失水率、强度和早期体积变形情况。结果显示,与刷涂养护剂相比,采用覆膜养护可以更好地减少水分散失和保证试块强度的发展。在自然养护下,试件经短期膨胀后体积迅速回落,6 d时体积变形表现为收缩。采用覆膜养护可以明显减少砂浆试件的收缩,28 d时体积变形仍表现为膨胀,刷涂养护剂可降低后期的体积回落,当覆膜与养护剂配合使用时,对砂浆收缩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灌浆料中掺入不同外加剂和同种外加剂不同掺量的比较,分析JL-5号复合膨胀荆不同掺量对灌浆料的马氏流动时间、凝结时间、泌水率、抗压强度、钢筋握裹力、体积变化的影响,提出在预应力混凝土灌浆料中掺入适量的JL-5号复合膨胀剂,对提高灌浆料的力学性能及灌浆料与预应力混凝土的粘结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半柔性复合混凝土由于其兼具沥青和水泥路面的优点,被应用于交叉口、长大纵坡等路段中。但是由于半柔性灌浆材料硬化达到要求强度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需要开发早强型半柔性灌浆料。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下称普通水泥)、细砂、矿粉、膨胀剂及外掺剂,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满足要求半柔性灌浆料配比。而后采用快硬水泥替代普通水泥,通过研究确定替代比例为0.15~0.2时,4 h后的半柔性灌浆材料性能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城市道路施工工期短、降雨多以及质量要求高的矛盾,结合长沙智能驾驶测试区公路,重点对高含水率路基回填土快速施工的改良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不同配比的水泥和生石灰对高含水率路基回填土进行处置,并通过三轴剪切试验对处置后的改良土力学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土体中加入水泥和石灰进行处理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峰值增大63.8 kPa以上,最高可达201.3 kPa,且改良土的强度特征与固化剂的配比存在一定关系;生石灰和水泥配比分别为7%和0%,5%和2%,3%和4%的条件下均可使土样达到改良标准强  相似文献   

15.
碱矿渣胶凝材料是具有高强、高耐久性的胶凝材料,但其收缩大,易开裂,是阻碍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通过圆环法研究了MgO膨胀剂、聚丙烯纤维和减缩剂单掺或复掺对碱矿渣胶凝材料开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掺MgO膨胀剂对碱胶凝体系抗裂不利,减缩剂和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能够有效延缓裂缝的形成,减小开裂面积.  相似文献   

16.
以安徽五里河高速公路#13取土场高含水率粉质土为研究对象,采用赤泥、粉煤灰为新型固化剂对其进行固化改良。通过室内试验测试改良土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初步确定固化剂中赤泥与粉煤灰混合比例;通过现场改良土填筑路基试验,测试改良土的含水率、最大干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压实度等指标,综合确定最终固化剂最优掺入比,并确定路基合理碾压次数。结果表明:室内试验测得的固化剂中赤泥与粉煤灰的最优比例关系为1.2∶1;现场试验中,固化改良土在5天内含水率显著降低,固化剂掺入比达6 %后对于原状土含水率降低速率贡献并不明显;随固化剂掺入比的增加,现场试验中的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显著增加,路基碾压成型效果较好,但固化剂掺入比超过6 %后强度提升幅度不大;因此,确定固化剂掺入比6 %为最优,同时确定改良粉质土碾压5次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钢纤维掺量及规格对桥梁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钢纤维掺量(0%、0.5%、1%、1.5%、2%、2.5%、3%、3.5%、4%)和长径比(65、80、90、100)进行对照试验,分别得到试件的扩展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钢纤维长径比为65时,随着掺量的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扩展度呈降低趋势,抗压强度呈增加趋势,抗折强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最大值分别为166.84、43.74 MPa,对应的钢纤维掺量分别4%和3.5%。当钢纤维为2.5%时,随着长径比的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扩展度呈降低趋势,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呈增加趋势,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最大值分别为164.89、42.05 MPa。在满足桥梁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适当提高钢纤维的长径比,较少桥梁结构裂缝的出现,提高耐久性。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钢纤维掺量、长径比及形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室内试验设计并制备了10组不同钢纤维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试件,然后分别对各试件依次进行扩展度、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测试,得出以下结论:①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大,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扩展度逐渐减小,抗压强度则逐渐增大,而抗折强度呈先增后减变化;②随着长径比的增大,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扩张度逐渐减小,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则逐渐增大;③钢纤维形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扩展度、抗折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应用中需根据实际施工需求选择合适的钢纤维掺量、长径比及钢纤维形状。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重金属Pb污染土固化处理室内试验,采用固化稳定技术对不同浓度的硝酸铅人工污染土进行固化,探讨了重金属浓度、固化剂种类、不同CSH/AFt比和龄期对固化重金属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由重金属淋滤试验结果评价其环保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固化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重金属浓度对不同固化剂配比的影响规律不一样;CSH/AFt的生成量对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估计存在一个临界比值“1”;采用试验中的任一固化剂,重金属Pb淋出浓度都能满足RCRA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