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车辆空转和滑行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蠕滑率和黏着之间的特性关系,阐述了校正型和蠕滑率控制型两种防空转和滑行控制策略,并对这两种控制策略适用条件进行了对比,在工程应用中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滑行产生的机理以及列车制动过程中出现滑行的危害,以CRH2动车组为例,阐述高速动车组防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列车制动控制系统对滑行判别的依据和防滑控制的过程,明确防滑控制对列车安全运行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地铁车辆参考速度的选取、防空转防滑行的判断依据等,重点对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防空转/滑行系统的检测及控制原理进行分析说明,通过和其它地铁车辆比较,总结出2号线车辆防空转/滑行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防滑控制技术是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核心技术,有效及可靠的防滑控制策略既可以避免轮对擦伤、保证车辆设备安全,又可以充分利用轮轨粘着力并保证制动距离。从制动力与轮轨粘着力关系的角度,介绍了高速列车滑行的产生机理,结合UIC 541-05标准,提出中国最新型高速动车组的滑行检测方法、防滑控制方法、安全导向控制、车轮不旋转冗余检测、增粘控制方法等控制策略,并通过线路试验验证了防滑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目前主要的机车防空转滑行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转速控制的机车防空转滑行控制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有效的防止发生牵引空转和制动滑行,最大限度的利用黏着力,可实现机车全天候的防空转滑行控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人驾驶地铁列车防空转防滑行问题,充分利用无人驾驶条件下的控车信息与控车方案,从列车底层控制、单列车最佳干预和多列车协同调度3个层面讨论了无人驾驶地铁列车防空转防滑行的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列车底层控制在基于轮轨黏着特性和辨识方法基础上,分析了几种典型防空转防滑行的控制策略,单列车最佳干预提出了基于当前轮轨黏着状态下实现动力再分配的策略,多列车协同调度则利用线路信息和控车策略对全线路列车进行运营策略再调整。通过方案讨论,在基于列车底层控制的基础上,可使单列车获得最佳黏着利用,全线路列车获得最佳运营效能,并为无人驾驶列车的防空转防滑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和谐号动车组制动防滑控制理论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滑控制系统是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制动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列车高速运行时,具有防滑控制功能的列车制动控制系统,既能实现良好的滑行控制,又能充分利用轮轨之间的黏着作用力.主要介绍了和谐号动车组制动防滑系统,包括制动防滑系统的基本原理,硬件组成,滑行检测方法,防滑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策略等.通过防滑试验验证了和谐号动车组制动防滑...  相似文献   

8.
防滑保护是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防滑控制参数和控制逻辑是防滑控制系统的难点和核心.通过对防滑控制理论的深入研究及国内外防滑标准的系统梳理,结合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技术平台的设计和开发经验,设计了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的防滑技术方案,采用了一种基于速度差和减速度的复合判据式防滑控制策略.仿真测试和线路试验的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防滑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实现我国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防滑控制的完全自主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高速列车一般采用空气制动联合再生制动方式进行制动调速或停车,空气制动和再生制动均为粘着制动,受轮轨间粘着系数的影响。随着速度的提高,轮轨间的粘着系数呈降低态势,动车组出现滑行的概率增大,因此动车组的防滑控制也越显重要。本文通过对CRH2型动车组运用问题的梳理及原因分析,提出相对应的防滑控制优化方案,能有效地减少防滑系统故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CRH2型动车组制动系统组成、特点、制动功能,重点分析了动车组发生紧急制动的条件、原理,防滑控制的原理、滑行检测的方式、方法,辅助制动的控制等内容.自2007年第6次提速以来,该制动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动车组滑行并导致擦轮的实际案例及其数据,提出了2种动车组防滑策略的优化方案。最终采用在通信协议中增加一条指令,由BCU发送给TCU,用以在滑行严重时解除电耦合,该方案防滑控制方式制动力损失较小,并且解除电耦合之后,有利于单轴速度的恢复,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2.
通过车轮检验及在线试验,根据轮轨蠕滑理论,研究了HXD1型机车车轮空转滑行对车轮踏面剥离的影响,结果表明HXD1型机车车轮的空转滑行会引起轮轨间较大的摩擦温升,从而加剧车轮踏面剥离,并从机车牵引特性、黏着控制、防滑性能及增黏沙砾特性等角度,分析了抑制车轮空转滑行、减小车轮踏面剥离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成都地铁2号线车辆空气制动防滑保护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动防滑保护作为地铁车辆空气制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对车辆的制动效率发挥以及轮轨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以成都地铁2号线车辆为例,主要介绍空气制动防滑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防滑保护控制策略中的参考速度选取、滑行判断指标和防滑失效控制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并且通过滑行试验验证了列车空气制动防滑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铁车辆传统黏着控制策略只基于速度识别车辆空转/滑行状态时,在传感器信号受到干扰或无效时导致错判、漏判空转/滑行等影响后续黏着控制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的识别车辆空转/滑行状态的黏着控制策略。该策略结合考虑基于速度、三相电流以及转矩指令,进行车辆空转/滑行程度的识别,根据车辆空转/滑行程度限制转矩输出以恢复黏着,并实时监测车辆空转/滑行状态控制电机转矩输出保证车辆的有效牵引性能。本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常州地铁牵引辅助控制系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黏着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实现湿滑轨面条件下的车辆黏着控制。  相似文献   

15.
动车组列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空转、滑行情况时,不影响车载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的正常工作是ATP的技术要求之一.通过分析动车组列车发生空转、滑行的机理,采用轮轴速度传感器与雷达速度传感器相结合的测速模型来检测列车是否发生空转、滑行,并通过列车牵引计算对列车速度、走行距离进行校正.由于本模型以雷达速度传感器来辅助轮轴速度...  相似文献   

16.
机车防空转控制系统是保证机车运用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控制系统。文章针对HXD1C型机车原有的防空转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防空转控制策略、改进撒砂装置设计等措施,提高该型机车在雨天大坡度线路的牵引能力,有效杜绝因机车发生空转造成的故障途停,确保机车运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西安地铁3号线牵引系统过压过流判定逻辑,通过对列车监控系统数据分析,得出列车正线运营时牵引系统检测空转滑行,导致电机相电流过流及直流滤波电压过压,引起牵引系统短暂的保护状态,并断开高速断路器.重点对牵引系统控制策略及空转滑行控制策略进行详细描述,并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试验动车组在干燥轨面、常规低黏着轨面和超低黏着轨面的制动防滑性能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干燥轨面,试验动车组在超低黏着轨面的制动距离过多延长,总风消耗量过大,有一定的安全风险。结合相关黏着控制理论及试验数据,分析试验动车组防滑控制不适应超低黏着轨面的原因,进而研究制订以降低减速度检测灵敏度、缩短滑行检测后阶段排气时间、增加滑行恢复充气控制条件为主要优化措施的防滑控制方案。优化后的防滑控制能有效提高超低黏着条件下的黏着利用水平,初速度160km/h的紧急制动距离缩短56%,总风压力可维持在正常压力范围。试验结果对动车组防滑理论研究、防滑控制设计及其优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高速列车测速定位系统误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空转或滑行、轮径磨损以及速度传感器自身误差3方面误差进行原因分析,利用CRH_2型高速列车的实测数据对3种误差进行量化与验证,证明空转或滑行造成的误差最大,并提出测速定位系统误差的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HXD2型机车在运行中经常发生空转滑行等现象,阐述了HXD2型机车轴速记录、空转诊断预报装置的设计原理、技术参数、功能结构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