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复合地震排列和小极距高密度电法对既有线铁路路基岩溶和洞穴进行探测,可以得到丰富的物探资料,进而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某岩溶隧道涌水预报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提高隧道涌水预报的可靠性和预报工作效率,减少盲目性,为现场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寻找一种较为适宜的地质调查与分析的方法。 研究方法:在勘察设计资料基础上,通过对隧道穿越区域地面及洞内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实地调查,对岩溶发育的规律及隧道涌水进行相关性研究。 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得知深大断裂对深部岩溶洞穴与暗河发育具有控制作用,划分出了隧道穿越区内重点涌水区段;对重点涌水区段,选择与探测目的相适应的中短距离电法物探手段进行详细探测,并预测涌水规模;运用洞内地质编录信息对预报方案及相关技术参数进行修正,实现了预报体系的逐渐优化。 研究结论:深大断裂对岩溶的发育控制作用显著,大型充水溶洞的总体发育方向与断裂走向相同;中短距离的高精度电法物探手段对水的敏感性强于弹性波法物探手段,适宜进行重点涌水区段的详细探测;岩溶区隧道涌水预报工作宜采用多手段协同预报的方法,以提高预报的可靠性及工作效率;预报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桥墩沉降监测数据粗差探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高速铁路沉降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时,对监测数据中的粗差进行探测至关重要。本文介绍粗差探测常用的 t检验法、狄克松判别法,提出一种基于极限误差的粗差探测方法,用这3种方法分别对高速铁路实测沉降监测数据的粗差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对各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极限误差的粗差探测方法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结合瞬变脉冲电磁法探测地下岩溶洞穴实例,充分利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在原有物探基本图形的基础上,实现野外瞬变电磁法测试结果的最佳显示,提高了岩溶预报的解释精度,结束了线状图、面状图描述地球物理三维场的现状.根据杭州留下段立交桥桩基下岩溶的探测实例,分析瞬变电磁法探测岩溶分布的实际效果,该结果已经实际工程验证,达到并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用“极坐标法”测量既有线曲线的外业测量方法和内业计算,并与传统的偏角法测量进行了对比,提出应积极推广“极坐标法”测量既有线曲线来提高测量精度和测量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宁局管内既有铁路多位于岩溶地区的特点及存在各类地质病害隐患的问题,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对铁路路基地质病害进行探测,同时对异常地段采用其它物探方法进行探测验证;并根据探测结果,对路基病害隐患类型进行分类分级,据此提出相应的整治病害建议,以保证线路稳定、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7.
灰岩地区易出现岩溶发育,而岩溶会给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带来地质灾害,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在地质勘察阶段有必要探测地下岩溶发育情况。微动探测技术是一种天然源面波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其可从各种自然振动数据中提取面波频散信息,并推断地下介质速度结构;高密度电法是一种采用阵列式采集系统的直流电法,通过观测不同介质电性信息,分析地下介质电阻率特征。为提高探测精度,本文采用微动探测技术和高密度电法在城市岩溶地质勘察中进行综合探测。结果表明,在城市建筑复制环境条件下,微动探测技术和高密度电法能互相补充与验证,取长补短,可高效探测地下介质中的异常体,很好地揭示岩溶发育规模和分布规律,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有些路基病害段是由于长时间雨水侵蚀导致洞穴顶部塌陷,在塌陷处电阻率与周围电阻率有较大差异,为电阻率法探测提供前提条件。本文应用重庆地质仪器厂的DUK-2A,对某铁路两处路基塌陷,采用高密度电法利用3种装置类型进行了探测工作。对采集的资料利用RES2DINV软件进行编辑和反演。对比分析高密度电法3种装置的探测结果,在判断路基塌陷大小和埋深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铁路既有线测量设计一体化技术的研发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既有线常规测量方式不能重构既有线、提供中线理论坐标,无法满足CPⅢ铺轨的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兼顾轨道平顺性的最小二乘拟合优化法、拟合理论直线边构架既有线理论中线的控制桩法、基于设计要素阀值的曲线整正法、利用法向趋近重合法计算测点中线理论里程、归化里程获取设计接口数据法重构既有线。研制"全站仪数据自动采集系统"以及"既有线勘测设计一体化处理系统",实现提供既有线设计中线理论坐标的目标,形成从外业测量到内业自动化设计的一套完整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经工程验证后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五龙山隧道为背景,采用目前常用的三种隧道超前预报物探方法(TSP-203系统、地质雷达技术、HSP声波反射法),对同一里程段的围岩进行超前探测,对3种方法的探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开挖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